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豈有文章傾社稷,從來奸佞覆乾坤

[複製鏈接]

984

主題

1084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治國之難,在於治吏;吏治之難,在於治腐。物慾無法根除,但腐敗

Rank: 5Rank: 5

積分
12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作者:吳鴻昌
傑出的批評家是社會的良知,是一個民族的希望。視批評家為仇敵,公然興師動眾討伐批評家,這才是不折不扣的抹黑中國。
良知是社會的明燈,禁絕批評,就是最後熄滅良知的明燈,社會還能不黑?
首先說明一下,此題原是廖沫沙先生《挽鄧拓詩》
豈有文章傾社稷, 從來佞幸覆乾坤。
巫咸遍地逢冤獄, 上帝遙天不忍聞。
海瑞罷官成慘劇, 燕山吐鳳發悲音。
毛錐三管遭橫禍, 我欲招魂何處尋。
本文取其一用,望廖沫沙先生在天之靈諒解。
廖沫沙先生是「文化大革命」的第一批受害者。他堅強地活了下來,一直等到江青和張春橋、姚文元進去了,他才出來了。上面這兩句詩,是廖沫沙先生對「文化大革命」大批判的反批判,精彩之極。
而今,新一輪大批判已經開始,目標之一是「抹黑中國」。
先要弄清楚思維邏輯。
沒有邏輯的思維很可能是奸佞的伎倆。
中國是一個國家。國家的含義,首先是土地,其次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國民,然後才是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這些東西都是客觀存在,既抹不黑,也刷不白。
所謂的抹黑,其實是指抹黑現在的社會體制,說得更直截了當,就是抹黑現政權。所以,所謂「抹黑中國」的說辭,概念混淆,不合邏輯。
要說到抹黑一個社會體制,全世界最大的抹黑大師,當數美國作家德萊賽。這位同志寫了一部小說,叫做《美國的悲劇》,主題是:美國是一個腐朽的國家,在這個國家,依靠誠實勞動永遠不可能獲得幸福,只有卑鄙無恥,才能成功。
德萊賽的筆下,美國黑得不能再黑了吧?
中國現在有德萊賽這樣的抹黑大師嗎?
後來,德萊賽訪問蘇聯,又寫了一部政論《悲劇的美國》,主題與《美國的悲劇》完全一致。
一個體制,黑還是白,既要靠實踐來檢驗,歷史來證明,也要靠本國國民和全世界來判斷。現在,全世界每年有上百萬人移民美國。為什麼?最近,一位以反美著稱的中國名人,悄然移民美國,中國社會一片嘩然,又是為什麼?
和德萊賽抹黑美國截然相反,美國詩人惠特曼就大力讚美美國人民的豁達大度,富有激情和創造力……請注意,惠特曼同志讚美的是美國人民,而不是美國政府或某個政治人物。
德萊賽的批判有助於美國正視社會缺陷,努力改進,不斷進步。
惠特曼同志的讚美,鼓舞美國人民奮發有為,更上一層樓。
什麼叫多元文化?德萊賽與惠特曼齊飛,批判共讚美一色,大概就是精髓吧。
握有權力的人,恐懼別人抹黑,奧秘在他們有江山,日日夜夜憂慮有朝一日突然失去。江山是有紅利的,誰都知道,不需要多啰嗦。
握有權力的人應該明白,歷史不會到此為止,生活還要向前。最好的辦法,是多展現高貴的靈魂和偉大的才能。只要如此,成千上萬的德萊賽也不可能抹黑光輝,國民即使再愚拙,也不至於看不到偉大。
傑出的批評家是社會的良知,是一個民族的希望。視批評家為仇敵,公然興師動眾討伐批評家,這才是不折不扣的抹黑中國。
良知是社會的明燈,禁絕批評,就是最後熄滅良知的明燈,社會還能不黑?
蘇聯,在它存在的幾十年間,就是禁絕批評的國家。斯大林發表講話,會場上動不動就是全體起立,暴風雨般的掌聲。可是,他死了以後,只過了3年,蘇聯共產黨第20次代表大會就指責他是暴君、獨裁者。
蘇聯不是沒有批評家,科學家薩哈羅夫、作家索爾仁尼琴…..都明確無誤指出蘇聯社會的弊端,但是,當權者不但不承認他們的高貴睿智,相反,認為他們是別有用心。
毋庸諱言,一個國家,總是有人為社會的進步而嘔心瀝血,也有人為功名利祿而不顧廉恥。
人人都有選擇的自由,但歷史將審判這一切並作出公正的評判。
「豈有文章傾社稷,從來奸佞覆乾坤」,廖沫沙20多年前的呼籲於今又何如?願廖先生在天安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8: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