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脹氣,6個中西醫解決方案

[複製鏈接]

75

主題

102

帖子

899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脹氣,好像肚子里有個氣球,鼓鼓的,卻怎麼也不肯出來。肚子脹、胃疼、渾身憋得難受……看似普通的脹氣,發作起來讓人全身受罪。讓我們和專家一起對付脹氣。

採訪專家
王國瑋(北京中醫醫院副院長,脾胃病科主任醫師)
楊立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朝陽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

女主角故事
有兩年了,小君經常脹氣。開始是偶爾的,吃了涼的就腹脹。後來越來越嚴重,不僅飯後脹氣,吃飯前也脹,常常是別人在吃飯,她肚子里有氣吃不下。晚上該睡覺了,她在屋裡來回溜達,一個接一個的打嗝,直到排完氣才能上床。吃不好飯睡不好覺,時間久了,身體越來越差。

Step1:脹氣是哪裡出了問題?

中醫說:脹氣涉及到三個臟器:肝、脾、胃。脾主運化,胃主收納,胃是接受食物的,脾是消化食物的。如果脹氣表現是食慾不好、什麼都不想吃,這是胃出了問題。如果很想吃、但吃完脹氣,就是脾出了問題。還有一種情況是肝的問題,肝主情志疏泄,肝有問題的人情緒容易波動大。中醫認為,不順的肝氣可以橫逆犯胃或者犯脾,影響消化,引起脹氣。

西醫說:脹氣可能是胃、腸道疾病的一個癥狀,要區分位置在哪裡。胃脹氣有可能是炎症,引起胃動力不足,胃蠕動減緩,造成食物蓄積。腹脹一般是腸道問題,例如腸道菌群失調、腸道炎症。還有,生活壓力、情緒緊張、食物過敏等,均可能引起脹氣。另外,一些生活習慣,例如張嘴咀嚼、邊吃邊說話、狼吞虎咽,張嘴同時吸入大量空氣,也會引起脹氣。

脹氣有可能是你吃進去的
大腸中的氣體約 90% 經口吞入,當你邊吃飯邊說話、嚼口香糖、咽口水、吃東西速度太快時,或者患有鼻炎、鼻子過敏的人,不自覺地用嘴呼吸時,空氣就順嘴溜了進去。空氣的主要成分為氧和氮,氧氣到小腸會被吸收,氮氣則跑到大腸成為脹氣的主要成分。

Step2: 一定要做胃鏡嗎?

胃脹

做 B 超,查查肝膽系統,除外脂肪肝、膽囊炎等疾病引發的脹氣。

查幽門螺桿菌,感染這種致病菌會造成胃炎、潰瘍病等,引起脹氣。

如果是胃病高危人群,例如胃脹很長時間,年齡比較大,平時有煙酒嗜好,需要做胃鏡檢查,排除潰瘍病、食道癌、胃癌等重大疾病。

腹脹
做便常規、便潛血、腸道腫瘤標誌物檢查。

如果便潛血陽性,需要做腸鏡檢查。

Step3:益生菌能解決脹氣嗎?

脹氣有多種原因,治療方法也要因人而異,肯定不能一種葯解決所有問題。

如果是胃腸動力不足,蠕動功能減緩,可以服用增加動力的藥物,例如嗎丁啉、莫沙必利、六味安消散。

如果是腸道菌群失調,可以服用益生菌藥物平衡腸道菌群,或者食用一些含益生菌的保健品或食品。

如果是炎症、潰瘍、胃癌,要在醫生指導下對症治療。

脹氣看中醫還是看西醫?

其實,看中醫或西醫都可以。西醫可以選擇消化內科。不過,通過檢查沒有任何異常的脹氣,可能只是暫時性的功能紊亂,更適合選擇中醫調理。中醫認為,這種情況很可能是情緒緊張、壓力等導致的肝氣鬱結,影響到消化系統帶來的脹氣。通過中醫疏肝、解郁的治療,更有針對性。

Step4:愛脹氣的人這樣做

早晨第一件事:輕身。夜間是我們身體各器官排放廢物的時間,到了早晨廢物收集齊全,都匯總到腸道。所以我們最好在清晨先排空腸道,再洗漱,開始一天的活動。

三餐要規律,每餐七八分飽。食物不要過辣、過涼、過油膩、過酸,以免刺激腸胃。

用餐時,不要總談論工作,營造一個心平氣和、愉悅的用餐氣氛。吃飯要細嚼慢咽,我們的建議是起碼要咀嚼 20 下以上才能咽下食物。

晚餐。晚餐時間不要過晚,要吃的比中午少一些,而且至少在睡前 3 小時。每晚 9 點以後,盡量不再吃東西。因為睡眠時腸胃蠕動減慢,如果還有沒消化的食物,就容易造成腸胃的負擔,產生腹脹。

每天運動。運動可以促進脾胃增加蠕動,幫助消化,改善脹氣癥狀。

避免受寒。寒邪容易造成脾胃虛寒,消化功能減弱,造成脹氣。

脹氣時,少吃這些產氣食物

我們在此要特別說明一下,下面大多數產氣食物都很有營養,它們出現在這裡不是說吃了會脹氣,對身體有害,而是建議大家要搭配食用,經常脹氣的人要少吃。

五穀:玉米、芋頭、白薯、馬鈴薯、糯米、糙米

蔬菜:洋蔥、韭菜、捲心菜、蘿蔔、茄子、甘藍菜、扁豆、酸菜

水果:蘋果、西瓜、香瓜、哈蜜瓜

豆類:豆乾、豆腐、紅豆、綠豆、黃豆、花生、豌豆

乳類:牛奶、乳製品

飲料:汽水、豆漿、可樂、咖啡、濃茶

內容來自微信公眾號「讀酷健康文摘」,精選健康好文,每天為大家提供專業全面的養生、飲食、運動等健康知識,對全家健康都有幫助哦~歡迎搜索加關注,去公眾號閱讀電子雜誌版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3: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