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內外循環怎麼用 汽車空調使用技巧解析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2-19 22: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現在每一輛出廠的乘用車都配備了空調系統,以滿足炎熱和寒冷環境下的用車/乘車舒適性,而為了滿足不同環境溫度、空氣質量的需求,空調系統都提供了內循環和外循環兩種工作模式。其中外循環的作用是補充新鮮空氣,內循環的作用是及時有效地阻止外部的灰塵和有害氣體進入車內,比如行駛中通過煙霧、揚塵、異味區域或車輛密集緊湊行駛時,阻擋前車排出的有害尾氣。

  

  汽車空調組成結構

  汽車空調和普通家用空調結構相類似,也包括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膨脹閥、乾燥儲液器及管路等組成,當用戶開啟A/C開關時,發動機帶動壓縮機開始工作,驅使製冷劑在密封的空調系統中循環流動,壓縮機將氣態製冷劑壓縮成高溫高壓的製冷劑氣體後排出壓縮機。

  

  高溫高壓製冷劑氣體經管路流入冷凝器后,在冷凝器內散熱、降溫,冷凝成高溫高壓的液態製冷劑流出。高溫高壓液態製冷劑經管路進入乾燥儲液器內,經過乾燥、過濾后流進膨脹閥。高溫高壓液態製冷劑經膨脹閥節流,狀態發生急劇變化,變成低溫低壓的液態製冷劑。

  

  低溫低壓液態製冷劑立即進入蒸發器內,在蒸發器內吸收流經蒸發器的空氣熱量,使空氣溫度降低,吹出冷風,產生製冷效果,製冷劑本身因吸收了熱量而蒸發成低溫低壓的氣態製冷劑。低溫低壓的氣態製冷劑經管路被壓縮機吸入,進行壓縮,進入下一個循環,只要壓縮機連續工作,製冷劑就在空調系統中連續循環,產生製冷效果;壓縮機停止工作,空調系統內製冷劑隨之停止流動,不產生製冷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空調不提供加熱模式,冬季車內溫度較低時,可以打開暖風開關,經由發動機冷卻液冷排加熱的空氣就可以進入到車廂內,為車廂加熱。

  內外循環工作原理

  內外循環通過轉換開關控制,現在的汽車支持自動、內循環、外循環三種模式設定,其中自動模式以內循環為主,通過空調感測器適時轉換開關控制啟用外循環,確保車內空氣質量不至於出現空氣質量下降(氧氣含量下降、污染加劇)等狀況。

  

  內外循顧名思義就是汽車空調系統以車廂內的空氣進行冷卻循環,這和時候鼓風機進風口關閉,同時車廂尾部的排風口也會關閉,由於與外界隔離,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會隨著車廂內人員的呼吸逐漸降低,所以汽車內循環不可以長時間開啟,如果選擇的是手動模式,就需要定期開啟外循環更新車廂內的空氣質量。

  

  外循環就是汽車空調通過鼓風機將外界的空氣經過製冷進入到車廂內,再經由車廂尾部的排風口排出,很顯然外循環一直要以最大功率將外界空氣製冷,這樣會耗費發動機不少的功率,另外一點雖然汽車空調裝有濾芯,但是諸如車廂外界汽車尾氣、有毒氣體等並不能被空調濾芯過濾,所以在這些情況下就需要啟用內循環,保證車廂內空氣質量。

  可見無論是外循環還是內循環,在適當的時候都可以改善車廂內空氣質量,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內外循環使用技巧

  1. 汽車空調使用要定期清潔/更換空調濾芯,有條件的還可以順便清理下空調風道,另外針對目前PM2.5污染嚴重,用戶還可以使用PM2.5高效空氣過濾器提升用車環境。

  

  2. 及時檢查進風口是否堵塞,落葉、購物袋等通常掉的到處都是,如果恰巧落在空調外部進風口處那麼就有可能被吸進空調外部進氣道中。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清理的話,落葉就會腐爛變質,從而污染空調濾清器併產生異味。

  

  3. 汽車空調開啟需要一定的溫度條件,製冷系統必須確保外界溫度不要低於10℃,不然空調系統無法工作,當然外界溫度低於10℃時,車廂內確實也基本不需要使用冷氣來製冷。

  4. 不要一直將空調設置為內循環,雖然內循環有助於節約燃油,但是時間長了,車廂內空氣會因此而變得混濁,甚至缺氧。

  5. 無論是內外循環時,車內都不要吸煙,如果一定要吸煙,需要將靠窗的玻璃開一定的空襲,讓煙霧從中擴散走。

  6. 盡量不要停車時開空調休息,停車時由於汽缸中的汽油燃燒不完全,產生高濃度的一氧化碳,從而發生中毒,甚至死亡。而汽車在行駛過程時,由於空氣通過空調設備而產生對流,所以行車中開空調車內一氧化碳濃度很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9: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