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安倍:沒有美國參與,TPP將「毫無意義」

[複製鏈接]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1-22 23: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對於由TPP其他11個成員國繼續推進該協議的提議,安倍的言論算是潑了瓢冷水,也為中國在亞太區打造替代貿易協議掃清了障礙。

  

  英國《金融時報》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表示,沒有美國的參與,《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將「毫無意義」。與此同時,對於美國新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周一做出的美國將退出TPP的承諾,TPP各成員國以擔憂和沮喪的情緒做出了回應。

  對於由TPP其他11個成員國在美國缺席情況下繼續推進該協議的提議,安倍上述言論算是潑了瓢冷水,這也為中國在亞太區打造替代貿易協議掃清了障礙。

  不過,在安倍及澳大利亞總理馬爾科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等其他TPP成員國領導人的言談中,要麼認為特朗普此舉是一種談判策略,要麼希望他隨著時間的演變會改變主意。這些言論意味著他們仍未放棄TPP。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安倍宣稱再磋商出一個只包括11個成員國的TPP是不可能的。他聲稱,美國的缺席「破壞了(該協議)基本的獲益平衡」。

  不過他還表示:「在TPP成員國領導人的會議上,所有參與國家再次分享了克服這一挑戰的決心。」在特朗普發表聲明之前,12個TPP成員國的領導人已在秘魯的亞太峰會上見過面。

  特朗普在一段視頻中簡要描述了他1月20日上任后將採取的措施。這位新當選美國總統表示:「該協議可能會成為我們國家的一大災難。我會就我們打算退出TPP的意願發出通知。相反,我們將開展磋商的,是能夠讓工作崗位和產業重新登陸美國的、公平的雙邊貿易協議。」

  特恩布爾曾表示,他希望特朗普會改變主意。安倍上周曾與特朗普會晤,不過目前仍不清楚兩人是否曾討論過這一貿易協議。

  紐西蘭總理約翰•基(John Key)表示,考慮到TPP在美國大選期間遭遇的深切反對,他對特朗普的決定雖感到失望,卻並不意外。

  他說:「美國並不是個小島,它不能往那一坐就說不會和世界其他地方貿易了。總有一刻,美國會想要考慮如何進入亞洲那些增長非常迅速的市場,以及它希望在亞洲扮演什麼角色。」

  紐西蘭和澳大利亞都是與美國、英國及加拿大並稱為「五眼」(five eye)情報同盟的成員國,兩個國家都是TPP的強烈支持者。不過,它們已釋放信號稱,它們可能會支持中國主導的對手協議——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

  周一,紐西蘭政府和中國政府宣布,它們或在2017年啟動有關升級現有貿易協議的磋商。2008年,紐西蘭成為與中國簽訂貿易協議的首個西方國家,該協議為該國乳品產業創造了極大機遇。

  TPP協議是一個涵蓋全球經濟40%的大面積貿易協議,該協議的磋商用了差不多十年。協議的成員國包括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秘魯、新加坡、美國和越南。特朗普曾在整個競選期間抨擊該協議。

  TPP被廣泛視為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轉向亞洲」(pivot to Asia)戰略的里程碑,它原本旨在為亞太區制定遊戲規則,向其他國家施加壓力,迫使它們遵照美國的規則辦事。與此相反,中國正在推進一個名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對手協議。

  香港滙豐銀行(HSBC)亞洲經濟研究部門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表示:「中國是最大贏家。退出TPP,美國不僅會失去在亞洲的經濟抓手,還會失去政治上的抓手。如今,中國可以把巨大的國內市場作為籌碼,讓其他經濟體靠攏其軌道。」

  「這是個分水嶺,不過它對全球貿易不一定是好事。它意味著這些經濟體變得更加地區化。美國企業會遭遇損失,它們會發現它們可進入的市場減少了。」他說,「越南、馬來西亞和日本會成為TPP失敗的輸家。」

  日本商界領袖一直指望TPP能提振日本疲軟的經濟。蘋果(Apple)供應商日本顯示器公司(Japan Display)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本間充(Mitsuru Homma)表達了對TPP失敗的擔憂。他說:「我認為全球市場必須實行自由貿易。」

  他還表示進口國家提高關稅會提高商品跨越國境的成本,並指出美國企業將許多部件和產品外包給了中國。「這是業內多數人擔憂之處。即便中國也是如此,並不僅僅是我自己這麼說。」

50

主題

247

帖子

688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8
青青子衿悠我心 發表於 2016-11-23 09:32 | 顯示全部樓層
一開始奧巴馬還指望希拉里接手他的什麼TPP、醫改啥的政治遺產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6 16: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