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同行質疑,調查缺位,韓春雨事件離科學共識還有多遠?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新鮮人 發表於 2016-11-17 23: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科學人mp2016-11-17 16:39:42

  河北科技大學科學家韓春雨發表的「NgAgo DNA基因編輯技術」的「諾獎級」成果被質疑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雖然質疑聲不斷,事情仍然沒有明晰的結果。

  11月11日,南通大學劉東團隊在《細胞研究》上發表致編輯信,表示NgAgo系統無法用於編輯斑馬魚基因組。5天後,11月16日,《蛋白質與細胞》(Protein& Cell)期刊又在線發表了題為《有關NgAgo的問題》(Questions about NgAgo)的讀者來信。該信作者為包括北京大學魏文勝研究員在內的20位中國科學家,他們在信中反映各自所在的研究組均無法重現韓春雨在NgAgo論文中述及的結果。20位研究者呼籲原始論文的作者澄清NgAgo的不確定性,並為重複出重要結果提供所有必要的細節。

  韓春雨「事件」也引發了科學傳播學界的廣泛關注。筆者在一個以科學傳播學者為主的微信群中,偶遇一張power point圖片,聲稱韓春雨的研究遭到了科學家的質疑,但這並不代表科學共同體的共識。

  於是我們需要思考,究竟什麼是科學共同體的共識?上述的兩項發表在知名期刊上的研究是否代表科學共同體的共識?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並不容易回答。想當然地認為科學共識代表科學界成員的一致意見似乎難以在現實中實現。

  事實上,通過以韓春雨等案例為背景來考察科技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y)學者們對科學共識形成過程的研究,我們發現,科學共識的形成與體制性科學力量的作用密切相關。所謂體制性科學,譯自institutionalized science,在中國,根據其重要性降冪排序,可以依次包括科研管理部門、中科院和大學、科學權威以及科技期刊。後者不僅是落實科學共識的機構,而且更是科學共識形成過程中的決定因素之一。

  1

  NgAgo DNA基因編輯的科學爭議

  要以韓春雨基因編輯研究的爭議為案例對科學共識進行討論,我們就有必要重溫整個過程。從2016年5月2日論文在世界頂級學術刊物《自然·生物技術》發表到6月中旬,中間經歷了饒毅等大科學家的肯定,我們看到不論是學界還是媒體,似乎都達成了韓春雨作為科學界小人物逆襲成功這一共識。

  但經歷了一個月懷疑其無法複製的內部意見的持續發酵后,7月初, 開始有多國科學家宣布未能重複韓春雨NgAgo實驗結果。7月29日,隨著一度支持韓春雨研究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科學家Gaetan Burgio在推特上發布長文《我的NgAgo經歷》,否認了自己7月15日之前可以部分重複韓春雨實驗結果的結論后,對這一研究可信性的質疑驟然升級。隨後美國和西班牙科學家等多位科學家也公開表示無法重複韓春雨的實驗結果。隨後科普作家方舟子甚至聲稱韓春雨的博士論文有作假的嫌疑。

  在此後,事件進一步發展,學術界公開的懷疑開始與官方的沉默甚至是袒護形成鮮明對照。在饒毅公開其給河北科技大學校領導的致函和浙江大學王立明等13位青年新銳科學家公開聲明無法複製韓春雨基因編輯研究后,韓春雨此前的很多說辭看似不再有效。其後,終於有了前述的正式發表的對韓春雨的NgAgo DNA基因編輯技術評議的期刊文章。

  2

  檢討韓春雨事件中的科學共識

  那麼結合前述的有關科學共識的討論再來檢討這一爭議過程,我們會得到哪些啟發呢?我們又該如何看待本文開頭中提到的 「韓春雨的研究遭到了科學家質疑,但這並不代表科學共同體的共識」這一提法呢?

  我們發現,首先,所謂科學共識是階段性的,不同階段會呈現不同的特點,但各個階段的共識都需要體制性的科學來為共識的可靠性打包票。在第一階段,《自然·生物技術》的發表和饒毅作為大科學家的推薦就成為了韓春雨研究具有突破性這一「共識」 的基礎。需要提及的是,在事件所涉及的不同階段,「包票」的「強度」似乎也不一樣。在論文剛發表的一個月,名刊發表就提供了形成共識的基礎,而饒毅等的推薦,不在於強化韓春雨研究科學上的可靠性,而只是增加了其「逆襲」的戲劇性特點。對於絕大多數沒有爭議的研究,共識的形成過程到此為止。

  其次,科學結論的形成過程首先源出於科學界自身的需求。具體而言,就是科學家們急於驗證一項突破性的技術成果,是否能用於自己的研究。在這一基礎上,科學結論的形成、公布乃至表述都涉及到各方商議甚至博弈,但這些商議並非科學家之間單純出於利益而毫無原則的討價還價;討論要基於實驗數據,但最終,有代表性的觀點能「脫穎而出」,既是因為相關見解已經過一段時間發酵,也在一定程度上要藉助於權威。

  於是我們看到,從6月份開始,有關韓春雨研究無法複製的小道消息一直在流傳,但始終沒有超出BBS等網路交換信息這一非正式途徑,直到澳大利亞科學家Gaetan Burgio公開發布長文,以及國際轉基因技術協會原主席Montoliu公開發表的對韓春雨基因編輯技術的質疑。

  以及隨後的對韓春雨新的基因編輯技術進行了調查(140個回復中,只有一個回答有效,73個無效,63個在驗證 。)然而,從這一階段開始,究竟何為共識也變得面目模糊起來。為什麼會如此呢?

  第三,我們也發現,科學共識需要大多數科學家達成一致意見,或者如果這種共識在特定議題上仍然懸而未決時,各方必須有公開的(往往只在科學界內部)和可信的證據。但即便大多數科學家達成一致意見,在爭議性議題上最終作為結論的共識仍然需要體制性科學來完成。而諸多體現體制性科學的組織,包括科技管理機構、僱主和學術期刊,在承擔這一角色時,本身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博弈。畢竟,承擔這樣的職責要付出成本甚至是代價。

  這三個觀察結論對我們現在的討論極為關鍵。它讓我們看到體制性科學既可以促成在科學家一致意見基礎上形成健康有效的共識,又能阻礙這種共識的達成。首爾大學對韓國黃禹錫造假和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對小保方晴子的作弊的調查都可以被認為是主管部門在科學界相關成員漸趨一致的意見基礎上促進了共識的達成。但也有不少相反的情況。在這種相反的情況下,不論相關科學家的意見一致到什麼程度,科學的體制性力量仍然可以阻礙這種共同的意見成為共識。其結果,就是我們開篇提到的認為其他科學家對韓春雨的質疑還算不上科學共識。

  指出這一點的重要性在於讓我們認識到,並非要在科學界達成共識的基礎上我們才能要求有關部門採取行動,因為這個「有關部門」本身就是達成共識的必要條件。當然,這裡探討的共識的形成絕不僅限於一項研究成果受到質疑這種情況。本文探討科學共識的形成為而不是如何懲治科學不端,雖然懲治科學不端是促成科學共識形成的重要方面。

  思考上述問題,讓我們得出第四個觀察結論:經得起檢驗的有價值的科學共識,不論是確認創新性研究的偉大,還是揭露作弊與不端行為,其形成過程都應該是科學共同體成員積極的行動與科學的體制性力量良性互動的結果。這種互動並非一定意味著科技期刊或科研機構要主動「站出來說話」(如牽頭對涉嫌不端的科學家進行調查)。在很多情況下,尤其是在常規性科技成果上,這種共識恰恰是在代表科學體制的科研管理機構或知名科技期刊主動「退隱」的情況下完成的。也就是說,把達成共識的權力交給了科學家自己。而在涉及爭議時,科研管理部門的舉措則應該與爭議中的主要意見保持一致。

  3

  科學共識如何實現

  雖然代表科學體制的機構或權威期刊可以在科學家們達成一致后「退席」,但絕不能「缺席」,尤其是在涉及科學界成員之間強烈爭議的情況下。然而,我們發現,在韓春雨事件的發生過程中,代表科學體制的機構(包括河北科技大學,也包括了各級科技部門)在早期沒有「退席」,而是在「席面上」不斷拔高韓春雨的科研意義及其科研能力;而在爭議最為激烈時又主動「缺席」,迄今沒有任何一方表明自己將開展獨立的調查。

  其結果,就是當我們回到本文開頭中提到的 「韓春雨的研究遭到了科學家質疑,但這並不代表科學共同體的共識」這一提法時,我們發現,由於代表科學體制的機構的缺失,我們的確不能斷言科學界已經就韓研究可複製性與否達成了共識。

  當然,科技期刊也可以部分上承擔起體制性科學的職能。然而,雖然上述的斑馬魚和NgAgo DNA基因編輯技術可複製性的研究發表在正式的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和《蛋白質與細胞》上,但一來這畢竟是間接證據,二來期刊的能力畢竟有限。近年來由期刊牽頭主導調查並最終做出撤稿安排的,往往是那些在極廣泛的科技群體中「呼聲極大」的研究。即便是最初發表韓春雨研究的《自然·生物技術》,其本身也很難具有足夠的資源對韓春雨的研究進行獨立調查。

  毫無疑問,這並不是我們期待中的有關韓春雨事件的科學共識的狀況,這也不是我們所期待的中國針對創新性研究應有的態度和舉措。在韓春雨事件中,不論其最後的結果如何,我們都已經欣慰地看到,科學界成員出於切身需求達成幾乎一致的意見,這是科學共識形成的基礎。現在所需要的,是科研機構,尤其是韓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學積極地行動來落實這種共識。

  這種行動並非意味著斷然宣布韓春雨研究造假。不論是本文還是大部分科學界的公開言論,都沒有做出這種指控。「涉韓」的絕大多數陳述都指向了這一研究因為無法複製而不正常,需要給出合理化的解釋。而不論是韓春雨本人或者河北科技大學顯然都沒有給出合理的說法。

  在這種情況下,與做出各種意見陳述的科學家積極溝通,並積極引入第三方力量來評估韓的研究就是合情合理的做法。它並不僅僅是督促韓春雨及其團隊早日公布最終確定性的結果,還應該包括組成獨立的評估機構與各方、尤其是韓春雨課題組深入溝通,細緻探討實驗細節,研究實驗結果可重複的各種方式。

  惟其如此,科學界才能在與大多數科學家的意見保持一致的基礎上形成科學共識。而如果相關方面以機構利益為考量拒絕與越來越趨於一致的眾多科學家的意見互動與溝通,拒絕引入第三方力量對相關研究進行推敲與驗證,它影響的不僅僅是韓春雨研究的個案,還會威脅到科學共識的良性形成機制。其結果,則是對整個國家科技創新事業的損害。

  (編輯:吳歐 排版:Sol_陽陽)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23: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