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戶外遇見熊,最好別裝死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1-10 07: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諾婭 窮游網

  

  也許是在人類世界呆得太久,許多人都失去了面對野生世界的警惕性,於是我們頻繁看到人類被野生動物襲擊的新聞。

  除了參觀野生動物園或參加野生動物遊獵活動外,旅行者最可能遇見的大型野生動物就是熊。萬一戶外遠足時,或在郊區遇見熊怎麼辦?裝死?逃跑?可能都不靠譜,讓金犀牛-最佳背包客獎獲得者張諾婭來告訴你原因。

  諾婭常常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朋友外出背包徒步、露營之前,往往問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遇到熊了怎麼辦?」

  熊的存在確實是小夥伴們在戶外生存的一個必須要考慮的因素。諾婭也經常聽到「好怕怕,去科羅拉多會不會被熊吃了」的問題,不過遙想我自己當年也因為在黃石的營地把所有食物都放在餐桌上沒有收走而被罰款80美金,也許對熊的過分恐懼和過分無知都會造成戶外的不愉快體驗。謹此為由,向北美熱愛戶外的小夥伴們獻上一篇關於熊熊的二三事,也許能澄清不少關於這種大型哺乳動物的疑雲。

  諾婭的「熊孩子」資質:野外徒步中總共遇到過9隻熊,離黑熊最近2米;晚上10點走夜路遇到過一隻熊仔;目前沒有被熊光顧過帳篷(敲木頭 dong dong dong)。

  

  北美有哪些熊?

  北美有三種熊:黑熊,灰熊(又叫棕熊),北極熊。

  北極熊太少見了,這裡我們重點介紹黑熊和灰熊。

  黑熊君,就是傳說中的「狗熊」。黑熊不一定是黑的!黑熊不一定是黑的!黑熊不一定是黑的!它的皮毛可能是棕色、淺灰色、紅褐色、深棕色等等。

  

  灰熊君,某些地方較它「棕熊」,是黑熊君的升級版(還記得指環王里的灰色甘道夫嗎?)這是陸地上體型最龐大、奔跑速度最快、最為兇殘的哺乳動物之一,此處預警:你們人類在灰熊君面前就不再是食物鏈的最頂端了!另外灰熊君的毛色也不一定是灰色的,乳黃色至深棕色都有可能。灰熊君是美國漁業和野生動物署的保護動物,在很多區域不能狩獵,數量有上升趨勢。

  

  為什麼要區分黑熊和灰熊?因為這兩種熊在發起攻擊時的特點不一樣,應對方式也就不一樣。

  千萬不要被名字誤導,而靠顏色分辨,因為兩種熊的顏色相近。區分黑熊灰熊,要靠一系列特徵:

  黑熊君的長相比較像狗,面部扁平(像被熨斗燙過一樣),耳朵豎直,爪子小而黑,最重要的是背部比較平坦,沒有鼓起來的「駝峰」;灰熊和黑熊的最大區別是背上拱起來的「駝峰」。

  

  

  兩張圖教你辨別黑熊 (Black Bear)和灰熊(Grizzly Bear):

  看臉!黑熊臉是平直的,灰熊臉部中間有凹陷。

  看背!灰熊後背雙肩之中有隆起的「駝峰」。

  看爪子!黑熊趾根連線呈弧形,趾甲較短,灰熊趾根連線比較平直趾甲較長。

  去哪兒旅行要提防「熊孩子」?

  黑熊最常見於:

  – 西海岸三州(加州、俄勒岡、華盛頓);

  – 東部(新澤西、紐約、賓夕法尼亞);

  – 藍嶺山脈沿線(從大煙山至弗吉尼亞/西弗吉尼亞);

  – 新英格蘭各州(康州、麻省、弗爾蒙特、新罕布希、緬因);

  – 亞利桑那/猶他/新墨西哥/得克薩斯西南部;

  – 五大湖地區;

  – 加拿大諸省;

  – 阿拉斯加;

  – 最常見的國家公園:優勝美地、巨杉/國王谷、黃石、仙乃度(弗吉尼亞)、大煙山(田納西/北卡羅萊納)等等;

  以下是黑熊在北美範圍的分布圖。黑熊密度最高的區域往往也是美國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比如新澤西/紐約一帶。

  

  灰熊在北美範圍的聚居區就比黑熊要小很多,見下圖:

  

  一言蔽之:美國黑熊到處都有,東西部最多;灰熊少見,北部最多;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兩種熊很常見,尤其是阿拉斯加南部海岸線。另外,「熊孩子」們也不一定只在山林里出沒,城市與野外之間的近郊(例如度假村、公眾營地、礦區、較為偏僻的房舍、野外小木屋等等)也是黑熊時常覓食的地方,許多黑熊傷人的事件發生在這裡。

  讓我們看看過往案例

  總體而言,被熊襲擊是概率非常低的事件。從公開資料顯示的人熊衝突致死數據看來,在1980-2009這30年間,美國總共有33人死於黑熊之爪(

  

  然而,往往只有熊殺了人才會見於各大媒體,而其他的人熊衝突很少被記載下來。所以致死案件少,不代表人熊衝突事件少,不代表我們可以掉以輕心。

  諾婭統計了從1990年至今的71起熊襲擊致人死亡的案例,發現襲擊的原因並非沒有規律:

  - 人類「驚擾」了熊,熊發動攻擊;

  - 帳篷/背包/身上有食物,熊因此攻擊;

  - 人類誤入了熊的領地;

  - 人的移動速度過快(山地車、越野跑、逃跑),被熊誤認為是獵物,進而攻擊(人是跑不過熊的)。

  - 最可怕的一種原因,就是熊是為了捕食人類而攻擊。這是熊的天性。

  重點來了,遇見「熊孩子」怎麼辦?

  通過對過往案例的分析,我們可以大概總結出在野外防熊的注意事項。諾婭把這些措施分為兩種–與人類食物無關的,和與食物相關的。

  「與食物無關」,指的是這類交集與人類所攜帶的食物(包括營地食品、餐具、有各種氣味的衛生用品、垃圾等等)沒有必然聯繫;換句話說,這是人與熊的「偶遇」,而不是因為熊被人的食物氣味所吸引而接近人類。一般而言,這類交集可能更具有危險性:既然熊不是沖著人的食物來的,就有可能是沖著人來的;更壞的情況是人直接被熊當成食物。

  提前準備:出發之前研究好該地區是否是灰熊或是黑熊的聚居地;搜索資料、聯繫ranger, 看看該地區最近是否有熊的活動,是否有trail因此被關閉,向遊客中心了解該地區是否有野生的藍莓、黑莓、huckleberry等等熊愛吃的物種,避免這些區域;

  減少氣味:不要在身上噴刺鼻的東西,包括香水、防蚊液等等;食物要包裝密封好;宗旨:不要把自己包裝成一隻120磅的香噴噴的草莓;

  提示熊自己的存在:走路時盡量發出聲響,可以與人談話、使用登山杖等等;盡量不要一個人單獨行走;越野跑或山地車等移動速度較快的運動,最好隨身佩戴熊鈴,這樣可以一直發出聲音,向熊警示自己的存在;

  在山道上遇見熊:發現熊之後不要快速離開或者快速接近;說話、唱歌、吼叫,讓熊注意到你的存在;舉起登山杖或是背包,讓自己看上去顯得比較高大;千萬不要走到母熊和小熊中間;折斷棍子、敲鐵器;向熊慢慢走進,如果熊沒有退卻的意思,面對著熊,慢慢退到一旁;在熊看不到人之後繞道而行,或儘快離開該區域;

  如果黑熊發動攻擊,千萬不要裝死!黑熊的攻擊以致人死地為目的,這時候一定要勇猛地與黑熊搏鬥,用盡你的洪荒之力;

  如果灰熊發動攻擊,深蹲,雙腳張開,用手抱住頭,讓它抓你的背包,發泄憤怒;不要動,直到它停止攻擊(灰熊的攻擊性比黑熊大很多,但它們的攻擊很多時候只是防禦和憤怒的表徵)。也有一種說法是直接裝死,不過諾婭無法在資料中證實其靠譜性;

  不論是黑熊還是灰熊,防熊噴霧都是有效的,前提是:你能在關鍵時刻把它拿出來。藏在背包壓箱底的防熊噴霧 = 恐怖襲擊的時候放在你家柜子里的槍 = 完全沒用。

  千萬不要逃跑,熊比你跑得快(黑熊的奔跑速度是30英里/小時,灰熊是45英里/小時),而且他們在森林裡跑起來肯定不會被絆倒,而你奔跑起來會誘發他們捕食獵物的天性。

  

  而有時候,「熊孩子」們犯事兒,只是為了一個單純的原因——吃。每年在優勝美地等國家公園都有人熊衝突的案例,主要是因為人沒有合理地儲存食物、處理垃圾。

  對付這類沖著食物去的饞嘴熊,一定不要手軟。我們的目的是讓熊害怕我們、討厭我們,在建立了基本的條件反射之後,進而習得對人類的恐懼感。

  熊熊在「犯事」之後,輕則被轉移根據地,重則被管理員槍斃。所以保護自己的食物,也就是保護了熊。

  ※ 宗旨:自己聞起來不像食物、帳篷和背包里沒有食物的氣味、避免把刺鼻的食物(如孜然牛肉乾)帶到野外;什麼,你用草莓味香水?

  ※ 如果棧道口有儲存食物的熊盒子(Bear Box),便不要把任何食物留在車內(包括冰櫃、罐頭、密封袋等等)。熊盒子的存在代表此地的熊有可能毀壞車輛而獲取食物;

  ※ 熊盒子/熊罐頭內要放置所有有味道的物品:防晒霜、香皂、牙刷、急救包、風油精、萬金油、垃圾、等等;

  ※ 如果黑熊到營地來「搶食」,可以朝它扔石頭、大吼 ,與黑熊保持距離,不要試圖跟它爭搶食物;不要接近有熊娃的母熊;

  ※ 背包里的每一樣食物都要在露營時拿出來,合理儲存(如放入熊罐/熊盒子中);

  攜帶所有垃圾離開營地;

  ※ 如果熊攻擊了你營地附近的車輛、帳篷、垃圾桶等,要向公園巡邏隊(ranger)報告,同時自己負責清理殘留的食物。

  一些常見問題

  Q 熊會被顏色鮮亮的帳篷吸引嗎?

  A 灰熊可以分辨顏色。根據2000年在阿拉斯加的實驗,灰熊最容易被藍色/黃色帳篷所吸引,而最不容易被迷彩帳篷吸引。相比之下,在空曠草甸上的帳篷比在林子里的帳篷更容易吸引灰熊。灰熊天性好奇,環境中的任何「不規則物」都有可能讓他們上前探究竟,所以就勸大家不要把亮黃色帳篷扎在空曠草甸上啦,看上去很像一隻很好吃的東西哦。

  Q 在野外來大姨媽了,熊會被血的味道吸引嗎?

  A 目前沒有證據指出熊會被人類的血液味道吸引進而發動進攻。

  Q 在帳篷周圍撒泡尿,畫個地盤,管用嗎?

  A 記住–熊會被任何刺鼻的味道所吸引。至於什麼對於熊鼻子而言是「刺鼻」的,就不確定了。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尿臊味說不定會吸引熊,還是謹慎一些為妙。

  Q 在背包里放樟腦丸管用嗎?

  A 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得出的結論是:1. 熊會被樟腦丸刺鼻的味道所吸引;2. 熊在上前一探究竟了之後,發現自己不喜歡樟腦丸的味道,揚長離開。所以樟腦丸能做的事情主要是把熊吸引過來溜達一圈。當然,如果在熊溜達的時候聞到了你口袋裡的奧利奧的味道,那麼事情可能就沒那麼簡單了。

  Q 在營地生火可以驅熊嗎?

  A不能,而且說不定熊熊也想來營地坐坐喝杯啤酒呢。

  Q 騎山地車會吸引熊嗎?

  A很有可能,最好的做法是組隊騎、一邊騎一邊大吼大叫。

  Q 對熊開槍管用嗎?

  A 槍很有可能無法射穿熊的頭顱,而且還有可能激怒熊。已經有人因為用步槍朝著熊腦袋開了兩槍而被熊拍死了。

  Q 防熊噴霧是什麼神器?管用嗎?

  A 防熊噴霧/辣椒水的確是護身法寶。使用時注意兩點:隨時把噴霧放在3秒鐘之內能拿到的地方;在熊距離人的位置較近(2-3米)再對熊臉狂噴。晚上睡覺可以直接把噴霧放在手邊。噴霧在某些州是買不到的(例如紐約),建議小夥伴提前查詢,畢竟這也是防狼神器哦。最好先參照視頻,自己練練。

  最後祝大家在野外都能平平安安,看到熊了別忘拍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04: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