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她是比林徽因更有大智慧的女人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1-9 07: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李筱懿

  來源:靈魂有香氣的女子(ID:lixiaoyilhyxqdnz)

  配圖:梁啟超及他的子女們照片

  編輯:慈懷讀書會(ID:cihuai_dushuhui)

  

  事業女性VS全職太太,誰更有能耐?

  當下用「林徽因的婆婆」稱呼李蕙仙,恐怕比「梁啟超的夫人」更具吸引力。

  尤其對文藝女青年,李蕙仙可能想不到,她的兒媳隔了一個世紀依舊是全民女神。

  因為李蕙仙完全不是女文青,女文青回形針一樣曲折綿密的心路歷程她get不到點。

  她是一個劍膽琴心、直來直去、利落潑辣的女人。

  她出身名門,父親李朝儀在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為官,最高做到順天府尹,相當於今天的北京市長。

  她是父親極其寵愛的女兒,在京城最優越的環境養尊處優當大小姐,受到最好的教育。

  然,讀書多可不等於矯情,教育從來都讓女人更洒脫,而不是蹩在自己的心靈花園裡出不來。

  李蕙仙識文解字卻一丁點都不矯情。

  1889年,廣東鄉試,她的堂哥李端棻擔任主考官,17歲的梁啟超是眾多參考的舉子之一,發榜后他名列第八,成為當時耀眼的新星。

  李端棻馬上想到了堂妹,此時李蕙仙21歲,待字閨中,就由堂兄做主和梁啟超訂婚,兩年後完婚。

  婚後,首都姑娘李蕙仙在廣東新會縣茶坑村開始了新生活。

  梁家家境貧苦,父輩教書為生,半耕半讀,家裡只有幾間房子,南方炎熱潮濕的天氣和北方差異巨大,甚至南北語言都不通。

  可是,大家閨秀真正的可貴在於忍耐和眼力,李蕙仙毫無怨言。

  她學粵語,挑水,做農活,侍候只比她大兩歲的梁啟超的繼母,婆媳關係特別融洽。

  她做什麼都很有興頭,勤儉持家,但從嫁妝里拿錢給丈夫買書從不手軟,還接濟了一大幫子梁家和李家的孩子。

  鼎盛時期,梁家午餐就像流水席,每天十幾個人吃飯,誰吃完誰先走,不夠再回來繼續吃。

  

  戊戌變法失敗后,梁啟超隻身逃亡日本。

  李蕙仙帶著全家避難澳門,她很清楚自己的精氣神影響一家老小的情緒,從不表露半點困難。

  大事化小,化繁為簡,舉重若輕,儘力不讓瑣事干擾梁啟超的事業。

  其實,她才是梁家真正的頂樑柱,非常有分量的家庭主婦。

  家庭主婦和職業女性哪個更有能耐?

  看看李蕙仙和林徽因就知道。

  林徽因是典型事業女性,冰雪聰明,專業技能突出,但骨子裡有點懼怕家庭瑣事,尤其梁家七大姑八大姨特別多。

  可是,不喜歡不等於不用心和做不好,職業女性林徽因拿出做學問的勁頭處理家事。

  即便在李庄逃難,也能用建築知識布置家庭,空間利用得體,裝飾擺放美觀,讓兒女覺得一花一草都好看。

  李蕙仙是模範全職太太,大氣智慧,溝通能力出色,掌管全家人財物,合理分配發放。

  既能張羅20口人吃飯,也能陪伴老公孩子闊談,上得廳堂入得廚房,怎麼會不辛苦?

  但她有擔當。

  優秀的女人,在哪兒都出挑,無論家裡還是家外。

  甚至,優秀是一種習慣和修養,大多數出色的職業女性,真讓她們退回家當全職太太,也能做得不錯。

  而那些能幹的全職太太,放她們出來拼職場,也差不到哪裡。

  最怕的是,什麼都做不好,什麼都拎不起來,還什麼都抱怨。

  

  

  愛你就是不允許你愛別人

  通常,智商極高的天才,情商都略有點弱。

  天才們憑著智商就能縱橫世界,用不著情商增粉,不用就會退化。

  所以情商常常在不太高的水平徘徊。

  梁啟超不幸躺槍。

  一個愛上別的女人的男人,居然給老婆寫了這麼一封真誠的信:

  余歸寓后,愈益思念惠珍,由敬重之心生出愛戀之念來,幾不能自持。

  明知待人家閨秀,不應起如是念頭,然不能制也。

  酒闌人散,終久不能寐,心頭小鹿,忽上忽落,自顧生平二十八年,未有如此可笑之事者。

  不知蕙仙聞此事將笑我乎,抑或惱我乎?

  他甚至有把握地說,如果他提出結婚,惠珍並不在乎名分。

  嗯,李蕙仙接到這樣的皮球,確實不知道該鬧還是惱,至少,她絕對不會笑。

  讓梁啟超欲罷不能的女子叫何惠珍,是檀香山保皇派會員的女兒,中英文和粵語俱佳。

  梁啟超做演講,經常引經據典縱論古今,她都能準確貼切地翻譯,即使不懂漢語的美國人,也聽得津津有味,讓梁啟超刮目相看。

  不僅如此,何惠珍熟讀梁啟超經典,對時局政治也有自己的看法。

  她一點都不矯揉造作,英文報紙上有批判梁啟超的文章,她也能論說透闢地回應,確實是朵解語花。

  當然,也是李蕙仙愛情中強有力的競爭者。

  李蕙仙淡淡地回了一封信,大意是:

  當下並沒有限定一夫一妻,以你的地位身份,三妻四妾很正常,如果你真喜歡這女子,我告訴公公做主給你娶回來便是。

  如果你並不真想娶她,就別把自己弄得神魂顛倒,保重身體要緊。

  這封信,口氣淡然,態度堅定,策略得當。

  

  第一,梁啟超作為一夫一妻的倡導者,怎麼好意思帶頭納妾?

  第二,納妾一定讓李蕙仙不悅,而她在梁家地位卓著,深得公婆依賴,公公必定不準,而公公是梁啟超最敬怕的長輩。

  第三,梁啟超重視事業,全家也全力支持他的工作,為了其他女人丟魂失魄影響事業,連他自己都不能接受。

  愛情,最是架不住理性地分析,一招一式拆解開來,愛情早已不是還魂丹,而是生活的零部件,總得有地方安放。

  這封信,讓梁啟超無處安放的激情逐漸熄火。

  李蕙仙很清楚,愛情里沒有大度,愛你就是不允許你愛別人,就是非此即彼。

  幫你娶個情投意合的妾,讓自己生活在寂寞和嫉妒的苦果里,算什麼賢惠呢?

  她毫不猶豫地捍衛了自己的愛情領地和主權。

  但是,在那個年代,她也很明白,種子總會發芽,動了一次心就會動第二次,與其找個對手,不如請個幫手。

  她拒絕梁啟超娶何惠珍之後不久,就把自己的陪嫁丫鬟「來喜」,後來取名王桂荃,送給梁啟超做妾。

  來喜與何惠珍有天壤之別。

  何惠珍和梁啟超情投意合,身份般配,是李蕙仙愛情中的對手。

  來喜性格溫厚,原本就協助李蕙仙管家,與梁啟超身份地位懸殊,情愛無論如何僭越不過自己。

  李蕙仙沒有看錯,「來喜」與她共同照顧梁家上下,為了顧及她的情緒,在她有生之年「來喜」極少出現在公開場合。

  她去世后,「來喜」替她照料兒孫,這份隱忍和厚道,一般女人遠遠不及。

  而生活的本事,也在於不主動把麻煩領進門,不僅有成人之美的賢惠,更有圓融周到的智慧。

  

  

  我有不老的趣味和真實的情懷

  李蕙仙到老都活得興緻勃勃。

  她年過半百要孩子們教她英文和西方生活方式,每天在自己房間吃早餐,一般四小塊麵包,去掉周圍的皮,喝杯牛奶,早餐休息一會兒后開始念英文。

  她非常認真地高聲朗讀中西女中的英文課本,兒孫輩回憶,發音雖然帶點貴州調調,但還能聽出來是英語,多少也能聽懂是什麼內容。

  英文流利的兒子、女兒、准媳婦在一旁聽了總想笑,但是拚命強忍著。

  不知念著貴州腔英語的李蕙仙,是否會想起多年前她教梁啟超「普通話」的情景。

  梁啟超是廣東人,說不好普通話常常吃虧。

  最大的一個虧是戊戌變法后,他名鎮京城,光緒特別想重用他。

  但是,在有限的召見時間裡,他的粵語光緒完全不懂,光緒的官話,他也模稜兩可。

  兩個彼此想靠近的人都被對方燙到了,皇帝漸漸心煩,勉強賞了他一個六品小官。

  梁啟超懊惱極了,大事將成卻敗在方言這樣的小節上。

  京城長大的李蕙仙立刻收了這個徒弟,每天專職家教耐心陪練,沒多久,徒弟就能用普通話和別人交流。

  這難道不是最美好的夫妻共同語言?

  天地之內,晨昏之間,清風之中,明月之下,生活都成了秀恩愛的背景板。

  李蕙仙陪伴梁啟超33年,55歲乳腺癌去世。

  梁啟超悲慟不已,寫下多篇悼念文章。在《祭梁夫人文》中他說:

  「我德有闕,君實匡之;我生多難,君扶將之;我有疑事,君榷君商;今我失君,隻影彷徨。」

  他寫了《亡妻李夫人藏畢告墓文》,自詡一生才情凝聚的文章,命梁思成林徽因熟讀背誦。

  

  好妻子,往往身兼多職:亦妻、亦友、亦師、亦姐、亦母、亦女。

  一輩子,女人有多種情緒:愛戀、彷徨、寂寞、堅強、嫉妒、平和、惱怒、大度。

  李蕙仙的難得在於,這些複雜的切換,她全都HOLD住了。

  既有上得了檯面的智慧,也有生活細微處的心機。

  

  *作者:李筱懿,女性主義作者、媒體人。著有《先謀生,再謀愛》、《美女都是狠角色》、《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公共號「靈魂有香氣的女子」(ID:lixiaoyilhyxqdnz)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0: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