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重金屬中毒后如何排毒?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6-11-6 20: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導語:現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重金屬,一種足以危害我們健康的毒素。重金屬並不是僅僅從日常飲食中入侵人體,它甚至能從肌膚外深入體內,破壞體內的系統。肝臟是人類的排毒器,但基於我們所接觸的重金屬實在是太多,已經超過肝臟能負荷的水平了。漸漸的,人體的健康受到嚴重的傷害,導致種種健康問題就會一一浮現。


重金屬從哪兒來?

     重金屬存在於我們的周遭,無論是空氣、泥土,甚至食水都含有重金屬,如引起衰老的自由基、對肌膚有傷害的微粒、空氣中的塵埃、汽車排氣等,甚至您日常洗澡的自來水都對肌膚帶來重金屬,甚至有些護膚品如潤膚乳等的一些重金屬原料如鎘,也是其中之一。現代人對於食品的安全性極為重視,所以現在的食品通常都會進行檢驗,以確保殘留的重金屬不足以危害人體。而殘留在我們肌膚上的重金屬,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去除它呢?
 

重金屬對於肌膚的傷害有多深?
    如發現肌膚黯淡無光;變得敏感;常會有不知原因地起疹子情況並感覺搔癢;出現色素斑等等,都極可能是受到重金屬侵害的種種癥狀。但因每個人對於重金屬侵害的反應都不一樣,就算您並沒有經歷以上的癥狀,不代表您沒有受到重金屬的侵害。重金屬會逐漸累積在肌膚上,再慢慢滲入體內,使體內的系統受到傷害。在我們提倡體內環保的當時,我們也不可忽視肌膚環保的重要性。

   重金屬指比重大於4或5的金屬,約有45種,如銅、鉛、鋅、鐵、鈷、鎳、錳、鎘、汞、鎢、鉬、金、銀等。儘管錳、銅、鋅等重金屬是生命活動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屬如汞、鉛、鎘等並非生命活動所必須,而且所有重金屬超過一定濃度都對人體有毒。

    如汞中毒的臨床表現有,全身癥狀為頭痛、頭昏、乏力、發熱。口腔及消化道癥狀表現為齒齦紅腫酸痛、糜爛出血、牙齒鬆動、齦槽溢膿,口腔有臭味,並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痛、腹瀉。皮膚接觸可出現紅色斑丘疹,以四肢及頭面部分佈較多。少數患者可有腎損害,個別嚴重者可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難、紺紫等急性間質性肺炎的表現。


3大重金屬毒素

    水銀Mercury從哪來?

    被污染的魚貝類、飲用水、防腐劑、修補蛀牙的汞劑...等。

    攝取過量會導致什麼後果?

    導致血液循環不良,造成手腳冰冷肩頸酸痛、牙齦發炎、視力減退、四肢無力、性格變化等癥狀,也會造成嚴重的過敏性皮膚炎。

    如何排毒?

    1.多補充維他命A、B、C、胡蘿蔔素...等,可強化免疫、神經系統。

    2.選擇有機農作物,多吃豆類、洋蔥、蒜頭、甘藍以補充硫化物,幫助排除汞害。

    鉛Lead從哪來?

    被污染的魚貝類、殘留農藥、香煙、自來水管、汽車排放廢氣...等。

    攝取過量會導致什麼後果?

    對腦神經造成不好的影響,出現頭暈目眩、焦躁不安、歇斯底里、情緒不穩定的情形。現代人記憶力減退也是因為體內太多鉛毒所導致。

    如何排毒?

    1.補充鈣、鎂可阻止鉛毒在體內堆積。

    2.海帶、苜蓿芽可有效去除鉛毒。

    3.維他命C及生物異黃酮可中和鉛毒,使毒素濃度降低。

    鎘Cadmium從哪來?

    米類等穀物中殘留農藥、被污染的魚貝類、香煙、合成樹脂製品、排放廢氣...等。

    攝取過量會導致什麼後果?

    導致神經系統、腎臟機能、嗅覺喪失功能,還會出現流鼻水、嘔吐、腹痛、腰痛...等癥狀。

    如何排毒?

    1.葉綠素可清除體內鎘金屬,並排出體外。

    2.維他命K可有效排除鎘金屬。

    3.鋅、銅可防止鎘濃度提高。


  出現重金屬急、慢性中毒,或者只是體內重金屬含量偏高,除了根據醫生要求服用排毒藥物,很多天然食物都具有一定的驅鉛、驅汞功能,市民在家不妨嘗試一下。

  1、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質可與鉛、汞結合形成不溶物,所含的鈣可阻止重金屬的吸收。對於急性鉛、汞中毒有一定急救作用。

  2、茶葉中的鞣酸可與鉛形成可溶性複合物隨尿排出。

  3、海帶中的碘質和海藻酸能促進鉛的排出。

  4、大蒜和洋蔥頭中的硫化物能化解鉛的毒性作用。

  5、多食用水果蔬菜。水果中含豐富維生素C,可阻止鉛吸收、降低鉛毒性,沙棘和獼猴桃含維C較高。一些無機陰離子或酸根如碘離子、磷酸根離子、鉬酸根離子等都能與鉛結合,促使其從大便中排出。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3: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