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安邦智庫:中國民企財團將成「走出去」主流

[複製鏈接]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0-25 23: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國企業「走出去」規模不斷增大。中國商務部統計顯示,中國公司在2008-2014年間的對外直接投資複合年均增長率達14%。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達到1180億美元,連續五年居世界前三名。2016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總額已達1210億美元,超過2015年全年投資總額。

  在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中,民營企業的投資勢頭很猛,在很多領域反超大型國企。2015年民營企業投資達到207宗,國有企業雖數額較大,但數量僅為80宗。民企的投資意願很強烈。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表示:「不要以為我們全球化已經走的很好,其實我們剛剛開始。雖然我們每年1000多億美元的投資很多了,增長速度也很快,但總量來看其實不算大。我們的GNP還不算高。」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稱,「從經濟活動本身發展規律來講,中國企業對於海外的投資收購,確實是剛剛開始,但是從引起的反響來講卻是超乎想象。」「就(中國企業)海外投資規模和領域講,實際上與我國是全球第二經濟大國的地位是不匹配的。『中國企業買斷全世界』完全是誇張,並且誇張得離譜。」

  看似「兇猛」的民企對外投資,其實都有著民營企業家們的謹慎思考,因為民營企業對外投資,花的都是自己的錢。郭廣昌表示:「以往中國的全球化更多的是被動的,現在是積極的,正向的,主動的全球化。這幾年我們看到,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有生猛的,也有謹慎的,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不太好的,無論如何,中國企業正在一步一步向海外邁進。」三一重工在海外有過不少投資收購,向文波表示:「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買買買的,有錢也不一定能買下全世界。」

  據波士頓諮詢公司的研究,中國買家海外併購交易的完成率僅67%,與發達市場買家相差甚遠,併購戰略不清以及盡職調查欠完善是導致交易落空的主要原因。對於有多年海外收購經驗的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表示:「不要將國內投資時的慣性思維套用到海外收購中。在國內收購時,可能更多地考慮勞動生產率等問題,但在境外,法律、勞資關係和環保情況等都得納入收購成本考慮當中。這是很大的不同」。他強調,「不要怕,這就是真正的市場」,「按照國外的規則,不要有任何怨憤的心態。弱者選擇抱怨,企業家選擇戰鬥!」

  據普華永道在2016中國企業併購市場展望報告中的預判,2016年中國大陸企業海外併購將繼續保持超過20%的增長,財務投資的數量將持續增長,科技領域將繼續火熱,一些投資者將以業務地域多樣化為目的進行海外投資,真正的跨國企業將隨之出現。

  安邦智庫(ANBOUND)對中國企業「走出去」有過多年研究,跟蹤了中國企業從貿易類投資到資源類投資、從綠地投資到資本併購、從工業投資到消費投資和服務業投資的整個發展過程,也目睹了許多中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對外投資的風險案例。在我們看來,當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進入真正市場化的成熟階段時,由民營企業構成的民企財團機構,將成為中國企業投資的主角,而財大氣粗的國有企業在對外投資中的角色將會減退。

  民企財團在對外投資中的崛起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民企投資拿的是自己的錢(借錢也是拿自己的資產和信用做的抵押),而國有企業拿的是國家的錢(實際上是全民的錢),這種所有者差別會在根本上決定投資責任的不同。二是民營企業以單一生產廠商角色進入國際市場的風險越來越大,如果以民企財團的方式進入國際市場,則會顯著減少對外投資的風險。國內一些有實力的民企開始有了財團雛形(如復星集團),今後財團模式在民企中將會越來越多。三是根據中國市場的發展邏輯,以及日、韓、美等國財團的發展經驗,財團模式是比較適合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成為中國經濟中的關鍵影響力的發展方式。

  我們還要強調的是,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的現在,大力發展財團經濟是挖掘中國的經濟資源、凝聚社會資本的力量、扭轉中國經濟下行勢頭、助推中國市場化改革的重要策略方向,也是當前中國體制機制下現實可行的發展路徑。可以預先透露的是,安邦智庫正對中國的財團經濟發展進行系列研究,今後將會有成果陸續發布。

  中國的對外投資是一個觀察窗口,能看到中國宏觀經濟的實力和微觀企業的活力。中國企業「走出去」將會成為國際市場的持續亮點,而民企財團將會成為其中不斷發展壯大的最主要角色!

  ■來源:安邦智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2: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