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話里的「地位平等」,法語原文為égalité des conditions,又譯作「身份平等」,由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一書中首次提出,托克維爾在基督教歐洲的整個歷史中,觀察到「身份平等」一個世紀接著一個世紀地向前推進,一切都顯得它是一場無法抗拒的甚至是符合神意的運動。在「身份平等」的歷史進程中,只要人們進行社會交往,同質化運動就無可阻擋,於是,一個又一個新的社會階層參與到公共事務中來,也就是進入政治生活。不過,當「統治藝術」跟不上「身份平等」推進的歷史進程時,新的社會階層已經在公共空間浮現,卻又不能被有效統治,就必然顛覆先前的政治秩序,帶來政治動蕩。因此,「統治藝術」與「身份平等」的不匹配,在亨廷頓看來,是戰後所有政治動蕩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