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正:一個原本可以改變三國歷史的人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8-31 04: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智者傳|法正:一個原本可以改變三國歷史的人

  ▼

  小編先有事沒事說兩句:

  依然工作非常忙碌,小編在工作,說三國,照顧寶寶中不斷調整著平衡。好累的呢~不過還是非常感謝大家繼續支持著我堅持每天的更新。希望大家看到喜歡的文章多多點贊哦。

  還有,順便一提《放開那三國》這款手游,小編現在也只能在上下班的地鐵上才有時間玩了。不過依然還是求抱大腿哦~哈哈~~下載鏈接就在底部的閱讀原文,想玩的粉絲們可以去下載玩一下呢。

  下面是正文:

  因為劉封、孟達不發救兵,關羽被東吳擒殺。劉備聽從諸葛亮之計,欲擒故縱,先調劉封守綿陽;孟達機警,與申耽、申儀商議:「我與法孝直同有功於漢中王;今孝直已死,而漢中王忘我前功,乃欲見害,為之奈何?」在申氏兄弟的唆使下,孟達反水,將上庸獻予曹魏,並禍及並導致劉封被殺。諸葛亮的這一計策加大了西蜀在失去了關羽和荊州以後的損失。法正若在這一切是否還會發生?

  

  法正,字孝直,扶風郿縣(今陝西眉縣東)人,名門之後。其祖父法真號「玄德先生」,是東漢末的名士;其父法衍是東漢末的司徒椽、廷尉左監。東漢末民不聊生,刀兵四起,富饒閉塞的西川成了躲避戰火的避難所。法正和好友孟達入蜀投靠劉璋(難怪孟達有此一說),但劉璋昏庸不識才。僅委任法正為縣令,法正的缺點是品行不怎麼樣,所以劉璋以後乾脆不予任命。法正這段時間很不得志。後來法正和益州別駕張松成了好友,在張松的極力舉薦下,法正才獲劉璋委派出使劉備的工作。法正正是利用這次出使的機會結識一代梟雄劉備。

  法正和張松決心共同幫助劉備入主西川,後來孟達也加入進來,於是就有了《三國演義》中有名的「張松獻地圖」的故事。法、張一直苦於沒有機會,直到建安十六年(211),曹操欲取漢中,劉璋為防範曹操大軍禍害益州,再次派遣法正為使者去見劉備。法正暗中向劉備獻計,鼓動遊說劉備奪取西川以成就王霸大業。而收取兩川以做為圖取王霸的根據地正是當年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為劉備設計好,可以說是不謀而合,劉備即率步兵數萬人由水道入蜀﹐留諸葛亮﹑關羽駐守荊州。

  

  當劉備圍攻雒城將近一年的時間不能下時,法正曾寫一封長信給劉璋勸降,雖然劉璋沒有立即接受法正的建議,但是雒城被攻破,劉備進軍包圍成都,只有幾十天,城中尚有精兵三萬,谷幣還可以支持一年,吏民均願意死戰的情況下,劉璋卻開城投降了,這不能不說劉璋是考慮了法正的勸降信作出的選擇。劉備於十九年奪取益州。從此擺脫困境﹐奠定了鼎峙的基礎。

  法正任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外統都畿,內為謀主。法正最大功績是在獻計取漢中。當時曹操擊敗張魯佔領了漢中,法正目光敏銳地看到漢中對於蜀漢的重要性暨奪取漢中的可能性。

  他分析指出曹操降伏張魯后,沒有趁勝奪取巴蜀,而是留夏侯淵、張郃二將守漢中,曹操自己北還是迫不得已,可見取漢中機不可失;另外曹操留守的夏侯淵、張郃的才能難堪鎮守漢中的大任。

  夏侯淵、張郃是有勇無謀的煞將,曹操手下能獨擋一面的大將有張遼、曹仁、于禁、曹休、司馬懿、曹彰等,可見曹操在用人方面的不當,利用這麼難得的機會,主公親統大軍前往征討,一定能擊敗曹軍。

  

  而且奪取漢中有三點好處:①能擊敗曹軍,得到東漢王室的褒獎和歡心。②佔領漢中后可以蠶食雍州、涼州,開疆拓土。③佔領漢中可以鞏固益州,是立國的根本。

  正是在法正極力主張下,建安二十二年,劉備拒絕謀士周群等勸阻,毅然進兵漢中。在具體的指揮戰鬥中,法正的出謀劃策又起了重要作用,法正協助老黃忠斬夏侯淵的故事更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法正的計謀擊破夏侯淵軍,使他的對手曹操都為之嘆服,諸葛亮也常常為法正的智慧和計謀所折服。劉備奪取漢中,其興漢的大業才真正達到了頂峰。

  劉備即位漢中王時,就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可惜法正命薄,年僅四十五歲就死了。劉備為法正的死累日痛哭。劉備任命劉巴接任尚書令,後來追封法正為翼侯,賜爵於其子孫。

  《三國志》記載,為了替關羽報仇,奪回荊州,劉備不聽諸葛亮及群臣的勸諫,一意孤行,起兵東征東吳。彝陵慘敗后,諸葛亮慨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東行也;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這段話反映了歷史上法正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才幹要遠勝過諸葛亮,一代妖相諸葛孔明心比天高,曾自比管仲樂毅,放眼天下,大有高手寂寞之感。可也不得不嘆息法正不在的遺憾。

  

  三國志里還有一個相關的故事:有一次,劉備和曹操作戰,形勢非常不利,後退是最佳的選擇,但劉備大怒不肯後退,沒有誰敢勸說。這時候,箭若飛蝗。法正於是站到劉備的前面,劉備說:「孝直避箭。」法正說:「明公親當矢石,況小人乎!」劉備只得說「孝直,我和你一起走。」於是撤退了。蜀郡太守許靖原本不為劉備所喜愛,在法正的勸說下,劉備厚待許靖,封許靖為太傅。可見,劉備對法正的意見是相當尊重的。

  陳壽對法正的評價是法正堪比曹操麾下最優秀的謀士程昱、郭嘉。法正的早逝給蜀漢帶來的損失是不可估量。法正若在,孟達就不用擔心劉備會加害自己而反叛,上庸這麼一個重要的戰略基地就不會落到曹魏手裡,也就不存在劉備甚怒之下斬掉虎將劉封;法正若在,也許他真能阻止劉備的東征,即使東征,以法正的才華,是不會讓劉備犯下在彝陵那樣的低級錯誤,而導致慘敗;三國鼎立最終局面會是怎樣呢?法正若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9: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