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克強大力助推:中國製造正進行一場品質革命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oshiyu 發表於 2016-8-30 10: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8月2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核心只一個議題:部署促進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增加「中國製造」有效供給滿足消費升級需求。可見此事分量之重。
  促進「中國製造」完 成一場「品質革命」,與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和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可謂一脈傳承,李克強總理一直念茲在茲。此前,4月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決定實施《裝備製造 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引領「中國製造」升級。確定的重點領域是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農業機械、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其中邏輯可理解為「順勢」, 即從裝備入手,解決好「用什麼造」的問題。
  此次常務會的邏輯則 可理解為「倒逼」,即從終端的消費品入手,解決好「為什麼造」的問題。為什麼造?消費品當然從根本上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造。中國發展到今天這個階 段,出現一個數量可觀的中等收入群體,其消費需求已從過去簡單的溫飽階段,提升到目前追求品質的階段。要製造出大批消費者願意購買、樂於接受的產品,勢必 要求整個製造業的相應跟進,此之謂「倒逼」——以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倒逼製造業轉型升級。
  「順勢」與「倒逼」,都意味著「中國製造」需要完成一場「品質革命」。「中國製造」或曰「Made in China」,不能再只是中低端和廉價的代名詞。「中國製造」從來就不排斥、不放棄「高大上」。
  從歷史語境看,上世 紀80年代改革開放之初,大量外國消費品進入中國市場,從手錶、家電直到汽車等。正是在這樣「睜眼看世界」中,國貨經過艱苦歷練,逐漸實現了進口替代,占 據了大部分國內市場,並開始行銷全球。然而正如前述,目前中國正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有了更高需求,而許多國貨品質卻並未及時跟上。 與此同時,在產品創新上,國貨也多乏善可陳。因此,大量的消費品進口,乃至一年多達1.5萬億元的居民境外消費,也就不足為怪。
  顯然,不對消費品標準和質量進行全面提升,一方面會降低消費者信任度,直接影響國內消費市場;另一方面也會削弱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影響到出口貿易。總理甚至用了「刻不容緩」來形容目前的情形。
  為此,總理把推動 「中國製造」完成一場「品質革命」,作為一條主線,幾乎貫穿到經濟工作的方方面面。此次常務會只安排這樣一個議題:即緊密圍繞消費需求旺盛、與群眾日常生 活息息相關的食品、家用電器、消費類電子、裝飾裝修、服裝服飾、化妝品和日用化學品、婦幼老年及殘疾人用品、文教體育休閑用品等一般消費品領域,實現品質 提升。結合4月6日那次常務會,既有高精尖的裝備製造,又有貼近民生的日用消費品,「中國製造」的拼圖至此也就更加完整了。正如總理此前所指出的,「中國 製造2025」一定不能只搞裝備,而必須是全產業鏈的升級。
  最後,完成「中國製造」這場「品質革命」,歸根到底依託什麼?毫無疑問,那便是李克強總理一而再、再而三強調的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有前者,才有制度的不斷創新;有後者,才有產品的精益求精。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8: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