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霧滿攔江:為什麼中國人沒教養?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8-12 02: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01

去見一位老前輩,年紀很大了,腿腳不便,但精神很好。我們幾個人,很小心的扶老人上車,這時候後面急吼吼駛來輛車,嘟嘟嘟鳴笛。

匆匆上車離開,但心裡極不愉快。後來說起這事。一個朋友說:後面的車,不應該在這種情況下鳴笛的。我在俄羅斯呆了幾年,遇到這種情況,都是耐心的等一下,俄羅斯人很從容的,不象中國人這樣急。更何況你後面的車再怎麼催,我們也得扶老人上車吧?對老人多一點忍讓,這很難嗎?

另一個女孩贊同的說:我也喜歡俄羅斯,在俄羅斯時,走路或是上電梯,男人都面帶微笑給你讓路,女士優先,讓你有種受到尊重的感覺。可回到國內,看到的男人眼中,充滿了不友善。

另一個女孩說:許多中國男人,完全沒有尊重女性的概念。我遇到過好幾次了,明明我正對著電梯門等,後面來幾個男人,電梯門一開就用力把我擠開,你推我搡衝進電梯,進去就迅速按上升鍵。好像那是他家的專屬電梯,恨不能就他一個人上去,總是抑制不住把別人關在外面的衝動。

又一個朋友說:這事,陳丹青早就抱怨過了。陳丹青說,他母親沒有為美國增加過一分錢的財富,可是她享受美國的福利制度,她在美國每月可拿700多美金的養老金。陳丹青給老太太在上海買了房子,想讓老太太回來愛國。可老太太回來沒幾天,說什麼要回美國。陳丹青問她為什麼。老太太說:中國這地方,太野蠻了,我走路上電梯、上車或是去醫院,後面總有人用力推我。而我在美國生活了二十年,只被人推了兩次,回頭一看,都是中國人推的!

中國人,你為什麼這麼著急的推搡別人?

02

再說超車這件小事兒。華商報曾經報道,梁曉聲訪問法國,他跟兩個老作家一同坐車到郊區。那天刮著風,不時有雨滴飄落。前面有一輛旅行車,車上坐著兩個漂亮的法國女孩,不停地從後窗看他們的車。前車車輪碾起的塵土撲向他們的車窗,加上雨滴,車窗被弄得很臟。

梁曉聲想超車。就問司機:「能超車嗎?」

司機的回答是:「在這樣的路上超車是不禮貌的。」

正說著,前面的車停了下來,下來一位先生,先對後車的司機說了點什麼,然後讓自己的車靠邊,讓他們先過。梁曉聲問司機:「他剛才跟你說什麼了?」司機轉述了那位先生的話:「一路上,我們的車始終在前面,這不公平!車上還有我的兩個女兒,我不能讓她們感覺這是理所當然的。」

梁曉聲說,這句話讓他羞愧了好幾天。

梁曉聲為什麼羞愧?只因為他來自所謂的禮儀之邦,卻久已習慣了路上鳴笛催促老人的車輛,習慣了跟女人爭搶電梯座位的情景。此時忽然見到教養,心裡頓時產生巨大的失落。

教養,在西方被寫為「manner 」,指的是禮貌、規矩、態度、生活方式,習慣,風度……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教養這個詞,所表徵的是一種貴族精神的殘餘——簡述之,就是友善與真誠、悲憫與同情、榮譽與尊嚴、面對任何困難決不輕言放棄、即使遭受挫折仍以微笑面對人生的淡泊從容。

這些品質,都不是老師在課堂上沖你念書本能念出來的,你必須要潛心砥勵,自我磨練,才能夠自然而然的形成。這些無法靠外界灌輸的內在氣質,就稱為教養。

03

茅於軾老先生去美國,坐公交車回華爾街,不知道該坐哪趟車,見有車來到,就先上去再說。

上了車才知道,這趟車不收現錢,只能事先買好票。茅老先生無票上車,感覺很尷尬,但司機吩咐他坐好,車到終點時,乘客們下車,茅老先生也想跟著下去。司機吩咐他不要動,一直把車開到地鐵入口處,告訴老先生可以下車了,換地鐵就能到達。

茅於軾先生說:這件事讓我感受很深,這是一個紐約公交車司機,對待一位不是故意無票乘客的方式。

然後茅於軾到了波士頓,又稀哩糊塗的迷路了。看見位老人出來倒垃圾,他急忙過去,可是老人已經倒完垃圾回去了。茅於軾硬著頭皮,敲人家的門,老人開門,問他找誰,茅於軾問:請問Avola街在什麼地方?

老人回答:不知道。

茅老先生正沮喪,老人卻讓他稍等一下。回去找了地圖出來,在上面找到Avola街,然後問茅老先生:你是開車來的,還是走路來的?

茅老先生說是走路來的。

老人就說:OK,那我開車送你過去。

然後老人送茅老先生去Avola街,這個Avola街不好找,感覺老人也是個路痴,結果車在路上兜來繞去,費好大勁才找到準確地方。

下車時,茅於軾老先生心裡,感慨萬分。

他想,這個美國老人,他花這麼大力氣,幫助一個外國人,這是什麼精神?圖的又是什麼?這是友善、這是真誠,這就是教養。美國當然也有歧視,甚至連酷刑也不缺,但在美國的普通百姓之間,主流的感受仍然是友善與真誠。

04

人民網12月13日電:

美國阿拉巴馬州有個47歲的女子沒有工作,靠政府救濟來養活自己、兩個女兒、一個侄女和兩個孫女。上周六,她因為救濟支票被郵局給寄丟了,結果手頭就剩下了1.25美元,這點錢連買幾個雞蛋都不夠。

萬般無奈之下,這位名叫約翰遜的母親在超市偷了5個雞蛋,並將它們放在外衣兜里。由於是「第一次做賊」,沒經驗。雞蛋全部打碎,並順著衣服流到地上,她也因此被商店老闆抓住並交給警察處理。

負責處理本案的警官,叫斯塔斯。他的處理方式是:先為約翰遜支付了5個碎雞蛋的費用,並另外替她購買了一盒雞蛋。

斯塔斯警官表示,他去過這位女子一貧如洗的家,並知道她偷雞蛋的做法實屬無奈所致,因此不會拘捕這位可憐的母親。

在雙方告別時,約翰遜問警官如何歸還雞蛋錢。警官搖搖頭說道,只要你以後不要再偷東西就成。

感動之餘,約翰遜擁抱了這位好心的警官。

更令約翰遜沒有想到的是,幾天後,這位警官和同事開著兩輛小卡車為她送來大量足夠全家人快樂過節的食品。警察們還設立專門賬戶來幫約翰遜全家徵集捐款。

當然,美國警察也不是天天開車,到處找人送食物。中國警察也不是毫無悲憫之心。但讓這種人類共有的悲憫與同情,成為一種特定的生活方式,成為中國人固有的教養,顯然還需要時間。

05

我有個朋友,旅居莫斯科時,買了些傢具,由廠家派人上門安裝。到了時間,門鈴響起,打開門,就看到三個西裝革履、一塵不染,皮鞋擦得鋥亮、頭髮梳理的整潔光滑,手裡還拿著黑色的公文包的年輕男子。

當時他心裡就犯起滴咕,這幾個公務員打扮的人,莫非是走錯門了?就問道:找誰?

三名男子回答:我們是來給你安裝傢具的。

安裝傢具?這幾人的衣裝,比中國的大老闆都筆挺,這模樣怎麼安裝傢具?心裡狐疑,就讓男人進來。

三人進來后就問:請問洗手間在哪裡?

他拿手一指,三人魚貫而入洗手間,稍傾出來,已經換上了工裝褲,鞋子也換過了。然後立即乾脆利索的幹活,很快傢具組裝好,三男子詳細的向主人叮囑過相關事宜,再魚貫而入洗手間,出來時個個衣衫光鮮,手臉乾淨,告辭而去。

朋友說:俄羅斯人,很拿自己當回事。他在俄羅斯,極少看到有人玩手機,都是看書,而俄羅斯人的書價極昂貴,一個油漆工,會坐在陰涼地認真的讀哲學。有的普通工人家裡,藏有幾千冊圖書,比中國許多大學教授家裡的書都多。

俄羅斯人極重儀錶。路上的人,莫不是穿扮得體,背直腰挺,單看外表,你根本無法區別他們的身份,只知道他們都是極富個人榮譽感的人。

06

中國人沒教養,已經轟動世界了。近日,媒體稱有中國乘客,在飛機上把開水澆到空姐身上,這種行為,明顯是……不妥當。可在譴責他們之時,你可曾想過自己?你開車禮讓過路人嗎?你是不是能夠禮貌的超車,而非不耐煩的鳴笛催促?教養的缺失,不是某一個或兩個人的事兒,太多的中國人,都需要補上這一課。

中國人之所以疏離了教養,一個原因是我們尚未走出殘酷鬥爭的歷史陰霾。網路之上,到處是一片打殺聲,辱罵與威脅隨處可見。這種潛伏於內心深處的暴戾,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餘——那個時代,恰恰是親鄰互斗、同事相殘為特徵的。是以公然的人身羞辱為特徵的。讓還未走出這種時代的人,表現出足夠的善良、寬容、友愛與真誠,真的有點難為他們了。

教養這種東西,不是靠語言說教,就能夠形成的。它源自於人內心中的強大精神力量。要想讓中國人有教養,第一要充分發展個人的才能,第二必須造就中國人獨立的人格。

一個人若是能充分發展個人才能,必然是個有成就的人、真誠的人、富榮譽感的人,有自尊的人——有本事的人,不需要撒謊連篇。有才能的人,自然會獲得榮譽與尊嚴。本事才能俱無,就會極度自卑,對自己評價極低,為了謀取生存資本,難免不擇手段。這類人再依附於權力,缺少教養就會成為常態。

只有獨立的人格,才有獨立的思考。只有獨立的思考,才能夠步向智慧之路,也才能夠明了事物發展的隱密規律,才有可能不畏艱險不懼挑戰,百折不撓步步向前。沒有獨立人格的人,只會趨炎附勢,媚上奉承。依於強者必凌弱。沒有自我尊嚴、內心虛弱的人,只能靠欺凌弱者以滿足虛弱的內心。

07

古中國千年以來,始終是個權力帝國。權力最憎惡的就是獨立思考獨立人格。獨立的人格就意味著尊嚴,就意味著對奴性意識的強烈排斥。如果中國人獲得了尊嚴意識,權力就玩不下去了。

近代中國,盛行的是集體主義,集體是個宏大的觀念,客觀要求個體意識的泯滅與順從。個體意識越是微弱,越是易於被群體接納,越是容易淪為無思維的存在。一個人,連基本的思維能力都匱乏,又怎麼可能會對教養感興趣?

所以中國的經濟發展到今天,許多人兜里有了錢,但是人格卻很扭曲渺小。他們身處繁華的現代化都市,但腦子卻仍停留在蠻荒幼稚狀態。除了權力能夠讓他恐懼,對於無傷害能力的女人孩子,他們心中只有原始物種的凌弱本能。所以他們才會在行走時推搡別人,毫無風度的跟女性爭搶電梯,在路上鳴笛恐嚇老人——要想讓這些人有教養,那麼首先,必須要喚醒他們心中沉睡的獨立人格,讓他們從尊重自己開始。

1

主題

84

帖子

1593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93
沙發
對牛彈琴 發表於 2016-8-13 03:54 | 只看該作者
這些品質,都不是老師在課堂上沖你念書本能念出來的,你必須要潛心砥勵,自我磨練,才能夠自然而然的形成。這些無法靠外界灌輸的內在氣質,就稱為教養。
----同意!現在能對很多人指出這一點,不論他有多高的學歷,也不論他能賺多少錢。一舉手、一投足、一句話就能看出一個人有沒有教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4

帖子

52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1
3
東方朔風 發表於 2016-8-13 08:20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深有同感。值得所有中國人反省。  樓主當心,別驚訝某些中國的未來一代和網上司空見慣的,嘴上掛著他們母親的生殖器來問候,並證明樓主所言不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7

帖子

62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4
4
aamamamia 發表於 2016-8-13 09:11 | 只看該作者
這一個題目,沒教養就扣到全體中國人頭上了,就筆者有教養筆者全家都有教養都高大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7

帖子

62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4
5
aamamamia 發表於 2016-8-13 09:15 | 只看該作者
發表些中國人怎麼怎麼樣的言論你們爽到了么,這是自認有素質不是中國人吶,還是覺得自己是中國人所以沒素質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26

帖子

59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1
6
紫牛創造 發表於 2016-8-14 19:08 | 只看該作者
誰還敢相信中國人?中國人努力2000年比不上西方人近現代300年對人類的貢獻,中國人世界第一勤奮卻還填不飽肚子.這是因為中國人在相互欺騙上具有悠久的傳統,儒家鼓吹2000年的大同世界,獨尊儒術后沒有實現過一分鐘,現在還在把孔孟 當聖賢,假話說了兩千年成為真理,社會上怎能能不假冒偽劣橫行,所以這都是儒家封建思想、傳統遺毒侵害的結果。
對中國人來說,真相從來就不重要。他們被騙過太多次,不在乎再多這一次。生活在謊言中,人們早已麻木。不要說什麼歷史真相,歷史沒有真相;一切都是假的,只有錢是真的。他們相信「成王敗寇」的古訓:成功者創造歷史,「勝利者不受譴責」。
中國人不愛讀書也是好事,因為很多書有害甚至有毒,比如說儒家書,宣揚的都是封建思想、傳統的遺毒。
儒家式教育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培養更多的阿Q,更多的范進,更多的孔乙己,更多的閏土,更多的楊二嫂,更多的假洋鬼子,更多的腦     … 殘,更多的侏 … 儒,更多的抑 郁 症 患者,更多的冷…血…動物,更多的葯 ……家… 鑫式的暴   徒……培養出來這麼多相互殘害的貨色,對人民百害無一利,對封建統治者最好,這一些貨色不會造…反!

說來說去都是老問題,儒毒不除,國難不己,中國歷史上的任何一個王朝,為什麼只要一旦陷入到「尊孔反孔」的這個周期律中,必然 也就要陷入到興衰更替時間極短的另一個周期律中。這其中的原因,就是由於儒家學說的本質才造成的。  

  孔子儘管被儒家傳人尊為是鼻祖,是儒家學說的開創者,又被後世的許多人美譽為是平民教育的首創者,但是儒家學說的源 頭與核心內容卻是周公所制定的《周禮》,而《周禮》的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維護王朝統治的綱常制度。所以,不管孔子為 其增添了「成仁」,孟子為其增添了「取義」,還是後世那些名儒、耆宿為之增添了多少諸如「為 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內容,然而儒家學說都始終沒有跳出為統治階級效命的範疇,其根本的性質仍然是一種依附於皇權加官權的文化,所宣揚的仍然是一種極端的實用主義加 機會主義的人生哲學。  

任何依附於皇權加官權的文化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全心全意地為皇權加官權服務。在階級社會裡,文化為皇權加官權服務的根本途徑,就只能 是愚昧和麻醉被統治者,通過對被統治者進行思想麻醉和精神控制以及性格上的弱化,以達到接受、甚至是順從地接受統治者的統治的目的。  
儒家就是儒犬,是為了皇帝服務的虛偽君子的代名詞!滿嘴滿篇仁義道德,全心全意吃喝嫖賭,天天呼喚禮義廉恥,時時不忘坑蒙拐騙

一 兩句 說不清楚,詳 情可baidu,go ogle 文有第一 4個字
http://***/s/blog_61cf4c430102e0yx.html

透過虛偽看本質,儒家能代表先進文化嗎 ?儒家能給中華民族帶來富裕繁榮嗎?儒家能在世界文明的競賽中成功、勝利嗎?縱觀歷史 ,答案都是否定的。
     儒家思想的精華在於用「禮」來模糊人權,糟蹋人權。將社會分成嚴密的有利於封建專制的等級奴隸式思想制度。 將法律的社會地位逐漸降低乃至邊緣化,讓生存在等級社會中 最底層的人淪為「禮教的奴隸」。
儒家禮法治理下的社會,法律性同虛設,司法依附行政,平靜的外表下隱藏著巨大的腐朽和無序,動亂一觸即發,可萬曆十五年,一切都顯得盛世 安詳,絲毫意識不到三十年後即將發生的一切。開朝的篳路藍縷勵精圖治總是不可避免地走向陳 腐沒落積重難返,如何避開這個被詛咒的歷史怪圈?只在於我們是否有嘗試的信念。只在於今天的我們是否還有嘗試 的勇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8: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