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有個性不代表你可以沒教養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8-11 05: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即使在人人都很焦躁的生活中,也要保持得體而優雅的姿態溝通,這是一種素養。借用米歇爾·奧巴馬前幾天很火的一句演講詞:When they go low,we go high.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LinkedIn

  微信ID:LinkedIn-China

  LinkedIn領英是全球最大的職業社交網站,每個《財富》500強公司均有高管加入。領英中國現已推出專為職場年輕人服務的社交App「赤兔」,年輕、鮮活、有趣、有溫度。

  一向我行我素的陳冠希最近又鬧出了大新聞,在微博上對林志玲開罵,用詞極為不雅。

  至於真相到底如何,雙方各執一詞。作為圍觀的吃瓜群眾,看不清誰對誰錯,卻仍可以從中窺見幾分為人的道理。

  不列出事實,對女星進行人身攻擊,對人不對事。這到底是有個性,還是沒教養?

  我佩服有個性,不在意世俗眼光、堅定做自己的人。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人有權選擇自己的活法。

  但,個性和教養並不衝突。教養是一種待人接物的方式,是顧及他人的感受,懂得顧全大局。

  那怎樣做才叫有教養?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美滋滋,就職於某知名內資律所,主要從事訴訟及公司業務,同時獲得心理學學位。

  1

  為你提供服務的人

  請溫柔以待

  關於教養這件事,父母的言傳身教對我影響非常大。

  每天早上,爸爸會開車把我送到地鐵站,從車庫出來時需要看車的大爺從旁邊的小屋子裡走出來,把進出口攔車的大牌子推到一邊放行。

  兩個大爺,一個歲數很大,感覺得有六十多了;一個年輕一點,但是有殘疾,走路很慢,一跛一跛的。

  我是個會掐點兒上班的人,有時候真的很著急,尤其是在車開到牌子前大爺還沒走出來,心裡難免嗔怪。

  但是爸爸從不會摁喇叭催促,如果對方實在是沒注意到我們,他會選擇用踩油門的轟鳴聲加以提示。

  每天出庫、入庫,爸爸會對看車人招手示意、微笑說「謝謝」,每一天,每一次。

  

  到後來,我幾乎是以享受的心情去看爸爸完成這一系列舉動,感覺好紳士、好優雅、好有魅力、好男神。

  很多人說,一個人對服務生的態度,最能反映他對待另一半的態度。我深以為然。

  我身邊的姐姐和公司里的阿姨相處極好:每天見到阿姨都熱情打招呼,沒事時閑聊家長理短。

  將心比心,阿姨經常像家人一樣噓寒問暖,每次有水果都偏心地偷偷給她送過來,還會以過來人身份指點如何識別男人品性呢。

  而我和每個單位的秘書姐姐都相處融洽,因為感恩她們為我減少了那麼多的工作量,我會特意寫郵件給行政主管表示感激,也希望由此可以讓她們的績效工資有一點點改善。

  2

  多說「您」和「謝謝」

  待人有禮貌

  已經遇到很多很多次,別人跟我說「求求你不要叫我『您』好嗎?」每次我都抱歉地說,「不好意思,已經習慣了,要不您就忍一忍吧」。

  記得我還只有三四歲的時候,爺爺教我接電話時要說,「您好,請問您找誰?」後來,這句話幾乎成了我兒時的標誌,家裡親朋好友每次來我家,都要和爺爺奶奶誇我一次。

  從小爸爸媽媽說,說髒話要擰嘴;爺爺奶奶說,見到長輩要用「您」、「怹」,所以我習慣了這種表達方式。

  一個前輩在認識我很久之後說,「你是一個每句話都用『您』的人,這種教養讓我剛開始就印象深刻」。

  

  後來我遇到了比我還有禮貌的人。

  同事C小姐已經不止一次被我寫在文章里,而當時之所以對她很快產生好感,正是她一個香港人用港譜句句不離「您」、「謝謝」、「那給您添麻煩啦」。

  

  即使後來我知道我比她還小一個月,即使後來我們成為很好的朋友,即使後來我們開始八卦和講悄悄話,她還是一口一個「您」、「謝謝」、「那給您添麻煩啦」。

  所以,當別的Sales都為還沒完成任務抓狂時,她的獎金每季度都在加速增長。

  3

  別浪費別人的時間

  因為那相當於圖財害命

  身邊有那麼一種人:明明別人發了郵件急需反饋,他卻慢條斯理,恨不能快到下班時才回復,還理所當然地認為他的工作當然有priority。

  明明對date對象談不上鍾情,卻又沒有其他更合適的候選人,於是繼續撩,告訴對方自己還沒有想好,需要更深了解才能做決定。直到找到理想人選,才終於抱歉地說,sorry,相處一段時間后我感覺我們不合適。

  對不起,這樣真的是人品問題!

  時間就是生命,兩個人的相處就是以命換命。

  沒有誰的時間可以浪費,沒有誰的青春可以揮霍,沒有任何東西比生命更可貴。

  那些喜歡遲到,喜歡先己後人,喜歡拖沓的人,送你一句金句,「浪費自己的時間是慢性自殺,浪費別人的時間是圖財害命。」

  4

  你的負面情緒

  不讓別人買單

  「愛笑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差」,這句話被我奉為圭臬。

  很執著地愛笑,也很執著地喜歡愛笑的人。

  沒有人會喜歡一身戾氣的人,也沒有人應該為你的負面情緒承擔責任。

  以前我很喜歡抱怨,喜歡第一時間和身邊人「分享」痛苦,喜歡道出一切看不慣的事。

  說來說去,我的痛苦絲毫沒有減少,朋友的勸誡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而當我成為傾聽者時發現,當你的苦口婆心無濟於事時,你想做的只是離開身邊的低氣壓。

  

  經歷過幾段所謂的艱難后,才發現時間真的是治癒一切的良藥。此外,無他。

  於是,當我陷入低谷,都不忘告誡自己,盡量不要在當時當刻向他人表達,咬牙熬過最艱難的日子。

  即使日後你需要和別人描述那段時光,「挺」過來之後的講述也許不但不悲傷,還是一個勵志的好故事。

  關於教養,最近大家都紛紛關注「晶剛」夫婦。

  我並不知道節目里的花樣發糖和節目外的零差評是不是電視台公關的成果。

  但是霍啟剛快跑幾步給郭晶晶開門,對其他戰友禮貌友善,在比賽落後時不急不惱,我相信這一切是不能靠演技的。

  

  兩個前輩不約而同講過類似的話,有一類年薪幾百萬的人,他們仍然每天吃三明治,穿幾十美元的polo衫,不需要愛馬仕或特斯拉,但是他/她一開口,你就知道什麼是內涵和修養。

0

主題

15

帖子

18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8
沙發
杙榕橡 發表於 2016-8-20 05:08 | 只看該作者
只有在西方你才能講個性,在東方所謂的教養是儒家為統治階級制定的,只對下層百姓實用。而上層不按遊戲規則出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2: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