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這個被清朝割讓出去的地方,至今仍用漢字講漢語,東西只用中國造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6-8-7 22:22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載:今日頭條

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個地方,它90%的人為漢族,很多人自稱是皇室後裔,整個地區通行的語言文字是中文,甚至連貨幣用的都是人民幣。這個地方就是緬甸撣邦果敢自治區。

1.果敢怎麼來的?
果敢這個地方,自古就是中國領土,東漢隸屬於永昌郡。明朝時國力強盛,當地少數民族部落紛紛稱臣納貢,明朝在這裡設置宣撫司、宣慰司負責管轄。1658年,南明被清軍擊敗,永曆皇帝退入緬甸。1662年,吳三桂率10萬清軍攻入緬甸,緬王迫於壓力,將永曆帝后等人交與清軍,南明徹底覆滅。

但此時,永曆帝的數千隨從和百姓卻逃到緬北地區,與當地少數民族融合。清王朝雖然也效仿明朝設立宣慰司,劃歸雲南省管轄,但由於鞭長莫及,實際上並未有效統治。

1690年,一些不堪忍受清王朝統治的雲貴百姓也紛紛遷移到果敢開荒謀生。隨著漢族人口的增加,漢人逐漸成為果敢地區的第一大族群。清朝中期,楊姓家族正式受封「世襲果敢縣令」,標誌著漢族取代傣族成為果敢合法的管理者。
果敢雖然是「化外之邦」,但卻始終以中國古代王朝的官僚體系來進行治理,與緬甸保持著獨立性。1886年,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此後,英軍繼續滲透,希望將緬北果敢也納入管轄範圍,但未能如願。

1894年,清王朝與英國簽訂的《中英續議滇緬界務商務條款》明確規定,果敢屬於中國。但英國借口清王朝將雲南的勐烏和烏德兩地划給法國屬於違約行為,要求重新簽訂邊境條約。1897年,清廷與英國簽訂了了《中緬條約附款》,正式將果敢割讓給了英屬緬甸。
抗日戰爭時期,一些入緬作戰的遠征軍也流落在果敢地區,進一步加強了當地的漢族軍事力量。二戰結束后,緬甸獲得獨立,果敢屬於緬甸這一既成事實也被寫入緬甸憲法。

2、果敢的現狀

果敢雖然被划入了緬甸,但果敢地區卻始終堅持自己的獨立性。上世紀60年代,果敢進入最動蕩的時期。永曆皇帝副將的後裔—羅氏家族、果敢漢族土司後裔—楊氏家族以及新崛起的彭氏家族針對果敢的未來歸屬問題,發生火併。直到80年代,彭家聲上台,才維持了一段時間的和平。1983年,緬甸正式將這些用漢字、講中文的漢人定名為「果敢族」。

90年代初,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果敢彭楊兩家再次發生內訌,緬軍趁機進入。此後,果敢地區所轄範圍進一步縮小,目前轄區面積2700平方公里,人口25萬。

目前,果敢雖然名義上歸順緬甸政府,但無論在文化上還是法律制度、稅收方面都有很大的獨立性。在果敢,不僅可以收看中央電視台,還能看到雲南衛視、湖南衛視、山東衛視等20多個電視節目。在果敢的130多所各類學校中,95%的老師從中國招聘,教材則使用雲南省九年義務教育制教材。

走在果敢的大街上,你很難看出這裡是國外。因為在這裡,不僅中文、人民幣通行,連手機都是中國移動號碼,電力由雲南供應,甚至區號都是雲南區號,日常生活用品也清一色的是中國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9: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