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974年毛澤東為何將香港問題留給鄧小平處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8-5 23: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74年,英國保守黨領袖愛德華·希思第一次訪問中國。5月24日晚,希思的飛機抵達首都機場。按照日程,這位剛剛卸任的英國前首相將在中國停留三天。因此,他一下飛機就向周恩來提出會見毛澤東。

  毛澤東欣然同意了希思的請求。5月25日下午,毛澤東在中南海游泳池住處的書房會見了希思。陪同會見的有周恩來、王洪文、鄧小平、王海容(一說是喬冠華)。「歡迎你。」一見面,毛澤東就熱情地握著希思的手。這個舉動打消了希思的疑慮和拘束。

  

  毛澤東與希思在討論了中蘇關係、美歐關係、中日關係、中國國內問題等話題后,終於談到香港問題了。

  毛澤東說:「剩下一個香港問題。我們現在也不談。到時候怎麼辦,我們再商量吧。是年輕一代人的事情了。」他回頭問身邊的周恩來:「還有多少時間?」周恩來回答說:「是1898年租給他們的,租期99年,到1997年期滿,到現在還有24年。」

  「到時候怎麼辦,我們再商量吧。」毛澤東重複著他的主張,又指著坐在不遠處的鄧小平說:「是他們的事情了。」

  實際上,毛澤東從1946年就開始關注香港問題了。1946年12月9日,毛澤東在與哈默、羅德里克、陳依范等三名西方記者會談時,專門談到了香港問題。當哈默問道:「在香港問題上中共的態度如何?」毛澤東回答:「我們現在不提出立即歸還的要求,中國那麼大,許多地方都沒有管理好,先急於要這塊小地方幹嗎?將來可按協商辦法解決。」

  1949年初,毛澤東與斯大林派來的代表米高揚舉行會談時談到香港問題,表示急於解決香港、澳門的問題意義不大。相反,正確利用這兩地特別是香港原來的地位,對新中國發展海外關係、進出口貿易倒是更為有利。因此,當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后,香港近在咫尺。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兵團揮師南下直抵香港北部邊界后一直按兵不動,沒有像外界預計的那樣繼續南進解放香港。

  1959年,毛澤東針對中國共產黨內少數人在香港問題上的急躁情緒,耐心地解釋:「香港還是暫時不收回來好,我們不急,目前對我還有用處。「其後,他在同來訪的英國蒙哥馬利元帥的談話中又說:「我們現在不談香港問題。」

  中方的善意得到了英方的積極評價,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50年,香港成為朝鮮戰爭中向中國供應石油、化學品、橡膠、汽車和機械儲備的基地。而當朝鮮戰爭導致聯合國和美國對中國實行貿易禁運時,香港和澳門的同胞為中國提供了躲避制裁的主要通道。

  到了1974年,中國方面並沒有認為已到了解決香港問題的最佳時機。因此,毛澤東寧願將這個事情交給鄧小平等年輕一代去解決。

  毫無疑問,毛澤東在說出那番話的時候,對鄧小平寄語了厚望。鄧小平不負眾望。1982年9月,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正式拉開了中英香港問題談判的序幕。經過艱難漫長的談判,中方最終於1997年成功將香港回收到祖國的懷抱。

  鄧小平成功地完成了毛澤東託付的任務。

何仁勇 勇哥讀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5: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