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南海仲裁以來,"愛國"這把火越燒越烈,從日本車轉而燒到了菲律賓香蕉還有蘋果手機肯德基,就連很多留學生也背上了"出國"的原罪。
某地「愛國人士」拉橫幅圍堵肯德基
其實,除了"愛國賊""愛國腦殘",還有一種人需要警惕,就是"愛國流氓"。
魯迅先生曾對其進行過生動形象的描述:"聽說拳匪亂(按:指義和團運動)后,天津的青皮,就是所謂無賴者很跋扈,譬如給人搬一件行李,他就要兩元,對他說這行李小,他說要兩元,對他說道路近,他說要兩元,對他說不要搬了,他說也仍然要兩元。"
除此之外流氓還具有以下兩種屬性:1,沒有擔當,不願意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承擔任何損失。因此,流氓行事往往會比較理智考慮後果,通常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幹壞事,一般只出現在偏僻的小衚衕或人煙稀少的小樹林中。2,為滿足自身各種說不出口的私慾,行事無任何道德底線,只要無需承擔責任,什麼壞事都乾的出來,因此殺傷破壞力極強,斷斷不容小覷。
在社會風氣良好,法制嚴明的環境中,流氓通常不太敢暴露自己,怕遭受懲罰。但凡有了任何風吹草動,其流氓的劣根性就會暴露無遺:比如趁機泄私憤、假公濟私,甚至巴不得越亂越好,殺人打架強姦不償命不坐牢不罰款何樂而不為?保不準就有人會為自己的卑劣行徑找一面堂而皇之的大旗,比如"革命"或"愛國"。
張藝謀的電影《歸來》從側面描寫了一個從未出場的角色"方師傅",從女主角"馮婉瑜"神志不清時反覆念叨著"方師傅你不要過來!"可以看出"方師傅"都干過什麼齷齪的事情。沒有比在亂世之下欺負孤兒寡母更安全更容易的邪惡了,這等好事一般都逃不過流氓的手掌心。而之前此人不過就是一個掌勺的大師傅,與普通人並無差異。所以說亂世不僅僅出英雄,還出流氓。
早在1989年,班上有個成績特別差,打架抽煙喝酒曠課無所不能,同學們見了都避之唯恐不及的男生,突然就變得異常興奮特別"激進":頭上綁了白布條,自己做了捐款箱,跑到火車站自發為絕食的學生募捐,至於籌到的錢最後都用到了哪裡,估計只有他自己知道。本來他就不好好上課,由衷地巴望這場"運動"持續的時間越長越好,這樣就可以永遠不考試,永遠不上課。
與此同時,當地一所大學的遊行隊伍,走著走著,途徑本校食堂,突然有人不知怎麼就喊出了一句非常"與眾不同"的口號:"咱們學校食堂的飯實在太難吃了!"頓時一呼百應開始砸學校食堂的玻璃……這真的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沒多大關係,也許還不算流氓行徑,只體現了青春期那無處發泄的衝動,應該歸為"腦殘"之列。但當時砸玻璃的學生們也一定清楚遊行時的所作所為無需承擔法律責任及金錢損失,正所謂法不責眾。
也許有些人自己尚未意識到:在談論"愛國"兩個字時,其實同"愛國"兩個字並沒啥關係,不過是從心底滋生的流氓習性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