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南海文工團為何只有短短四年壽命?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7-5 22: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初次籌建文工團被擱置

  組建中南海文工團一事醞釀於1953年夏季,這和中南海的舞會有些關係。當舞會已經是例行的程式后,每次舉辦前臨時從各部隊文藝團體抽調人的辦法,就顯得既不方便,也不利於安全保衛了。

  因為各文藝團體都有自己的演出安排,有時要調的樂隊和演員調不出來。進中南海同最高領袖接觸的演員要經過審查,每個人的情況並不是一下就能查得很清楚的,如果人員有變化,就增加了審查的負擔;另外即使是同一個人,隨時間推移可能發生的變異也難於掌握,萬一出了紕漏,誰都擔待不起。

  考慮到臨時抽調演員不是個長遠之計,有關方面經負責中共中央領袖安全保衛的羅瑞卿同意,以公安部的名義,致電中國人民解放軍各兵種和大軍區,抽調文工團員。7月,電文經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副主任肖華批准發出。

  後來,此事被軍委副主席彭德懷聞知,認為這個電報不該發。11月2日,肖華在給毛澤東寫報告檢討處理電報的錯誤時,也將此事列入其中。

  肖華在檢討報告中說:7月9日批發公安部為中央警衛團抽調文工團隊員的電報,當時只注意到保證中央領導同志的安全問題,而未考慮到電報可能發生的政治影響,后經彭德懷副主席指出,才發覺錯誤。

  毛澤東在肖華的這份報告上做了批示:

  劉(少奇)、朱(德)、彭(德懷)、羅瑞卿、周(恩來)閱,(楊)尚昆處理。

  根本不應設此文工團,三反后又發生此事是不應該的。肖華只負批發電報的錯誤,根本的錯誤在公安機關。

  毛澤東1953年11月5日

  在毛澤東做了批示后,籌建中南海文工團一事,遂被擱置。因為有這麼一段插曲,就有了有流傳的彭德懷反對組建中南海文工團的傳說。

  

  毛澤東在跳舞

  

  周恩來 跳舞

  中南海舞會

  半年後,組建中南海文工團的事再度被提出來,理由還是安全問題,提議的人還是負責領袖保衛工作的羅瑞卿。顯然,除此還沒有什麼更妥當的辦法,此次是怎樣經過批准組團的,的確沒聽到誰說全詳情。

  反正是命令下達到全軍各個文藝團體的主管部門,抽調合格演員,到北京中南海報到。由於調來的人都是部隊的文藝工作者,所以中央警衛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王化宇,受命分管此事。

  這又牽扯到了文工團的名稱問題,到警衛團報到,由警衛團分管,就應稱作警衛團文工團了。可這個文工團又不是主要為警衛團服務的,業務和演出方面的事,警衛團並不怎麼管。無論是中南海文工團還是警衛團文工團,都不曾正式命名過,所以有人還稱之為「文藝小分隊」或「宣傳隊」。這裡就從俗,叫中南海文工團吧。

  陸續來報到的演員,主要來自華北軍區文工團、華東軍區文工團、總政治部文工團、志願軍文工團、空軍文工團、海軍文工團這麼6個單位。到五六月份,已經有40人左右,文工團就算成立了。以後陸續又有調進調出的,最多的時候達七八十人。

  當時這些演員的條件和素質,無論從政治方面看還是從業務方面看,都是相當不錯的。在文工團存在的4年間,所有成員表現都很好。王化宇對文工團做了如是評價。

  文工團內主要分兩個部分:一個是器樂隊,樂隊的水平挺高的,他們把一些領導人很熟悉的中國傳統的樂曲,中國民歌,一些根據地傳唱的老歌,改編成舞曲,聽著很親切,很舒服,一下子就把領袖們、首長們的情緒調動起來了,氣氛一下子就高漲了起來;一個是演出隊,包括聲樂、舞蹈、自編自演些小節目,同時還陪領袖們跳舞。

  組團時宗旨很明確,為豐富中南海內娛樂活動,主要是春耦齋,以毛澤東、劉少奇、朱德這邊為重點。但文工團成立以後,由於水平較高,演出的效果非常好,很受歡迎,結果中南海里各個單位舉辦舞會時都來邀請。國務院機關在紫光閣舉辦舞會,軍委在居仁堂舉辦舞會,也來邀請。

  一般邀請了,文工團就去,但如果和春耦齋這邊發生衝突,其他地方就給春耦齋讓路。由於舞會不可能在任意一個時間裡辦,大都是安排在周末,這就難免發生衝突。幾次一衝突,別的單位也就不好意思老來邀請了。軍委臨搬出中南海前,軍委辦公廳主任肖向榮特意找王化宇,說請你們再支援我們一次,下不為例。

  文工團因何被解散?

  「這麼受歡迎,為什麼解散了呢?一些文章和書籍傳布的說法是:彭德懷對在中南海組建文工團很有意見,在他的堅決反對下,中南海文工團被解散。實際情況是這樣嗎?」筆者問。

  王化宇說:「根本沒有這回事!組建中南海文工團是經中央軍委同意的,當時主持中央軍委工作的,就是彭德懷。沒有他的同意,總政治部也不可能發出從各部隊調人的命令,這個文工團就根本無法組建。」

  「當然」,王化宇又接著說:「在組建的過程中,彭德懷確實提出過意見,但不是對組團有意見,而是對組團報告中個別條文中的個別文字,提出了修改意見。例如在演員要求上有一條是要『相貌端正』,他不贊成,給去掉了。」

  「那麼,中南海文工團最終被撤銷,究竟是出於什麼原因呢?」筆者又問。

  「中南海文工團撤銷是在1958年,正是我們的軍隊實行大精簡的時候。在抗美援朝期間,我們的軍隊最多時,達到了五六百萬人。1958年,志願軍全部從朝鮮撤回,我軍即開始大精簡,要減到兩三百萬之間。精簡中有一條規定,就是軍和軍以下單位,不得保留文藝團體的建制,只有大軍區以上的單位,才能保留文工團。這條杠杠一劃,警衛團無論如何也沒有理由繼續保留文工團建制了,那就得嚴格遵循規定,撤銷文工團。」

  中南海文工團撤銷於1958年七八月間,原文工團員大多數去了北大荒農墾建設兵團;部分留在北京,有到總政文工團的,北京軍區文工團的,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還有些去了甘肅、湖南、浙江、福建等地方。

  畢竟在中南海呆了四年,1958年中南海文工團散夥時,毛澤東主席還親自送別即將來北大荒的中南海警衛團文工團員併合影留念。

  

  中南海文工團

  網上流傳的彭德懷罵肖華「選妃」是怎麼回事?

  網上曾有傳說,彭德懷罵肖華上將為毛澤東「選妃」的事,彭總拍著桌子對肖華大吼,「我警告你,不要再把文工團的女孩子往主席那裡送!不要再干這種選妃的事!」

  還說,彭德懷對毛的「宮廷」生活十分反感,曾經多次公開批評毛澤東,並大罵羅瑞卿、汪東興「不幹好事」,肖華是「公公」,專幹缺德事。

  情況是怎樣的呢?

  文工團的事情,這件事最早起於朝鮮停戰期間,根據彭德懷同志辦公室主任王焰、上將李志民回憶,這件事起因經過是這樣的:

  1953年夏,彭德懷在朝鮮停戰協定簽字期間,志願軍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向他說,最近中央有個電報,中南海要調文工團員,條件要求太高不好選。彭德懷即要來電報看,上面提出三個條件:一是政治上可靠;二是有一定的文化和技術水平;三是容貌端正。

  彭德懷當面向李志民講,這個電報不是中央寫的,毛主席和劉少奇同志不會知道。並說,你們能選就選,不能選就等我回國查明再告訴你們。返京后,在軍委例會上談到這件事,肖華說這個電報是他簽發的。彭德懷指責說,不應該以中央名義去向下面調文工團員,特別是第三條,使人覺得像選妃子似的。

  後來,「選妃子」這句話,在廬山會議和接著召開的軍委擴大會議上,有幾個同志就說這是誣衊毛主席是皇帝,是攻擊毛主席。

  彭德懷後來解釋說,他當時對於調文工團員這件事的想法是,事情雖小,如果被下面誤認是中央這樣做的(其實中央並不知道),日久天長沿襲成風,事情就不小了。我們黨是執政黨,在這方面應該十分注意。這是為了維護黨和毛澤東的威信。他特別聲明說:「至於這種想法對不對,我自己負責。我絕沒有攻擊和誣衊毛主席的意思。」

  至此我恍然大悟,原來所謂的「事實」是從這裡引發來的,把彭德懷在軍委例會上批評肖華選文工團員所說「像選妃似的」,歪曲成彭德懷罵肖華為毛澤東「選妃」。

來源:非常歷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0: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