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怎樣評價錢鍾書夫婦?

[複製鏈接]

845

主題

1065

帖子

1953

積分

商務合作夥伴

有房有車(十三級)

積分
19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地一笑 發表於 2016-6-15 23: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許錫良

  隨著最近楊絳女士以105歲高齡去世,再次引發了網路媒體對錢鍾書、楊絳的熱議。其實近十幾年來錢氏夫婦一直被學界熱議著。文學界、學術界熱捧之聲不絕於耳,多少年來事實上已經是被神化、被聖化,決不再是一般文人學者所可比的。這時出現一些批評、質疑之聲是很正常的,既然是被神化、聖化,自然就不能按常人的標準去作要求了。正如龍應台說過的一句話:你可以選擇做凡人,也可以選擇當聖人,但是,你不能要大家像聖人一樣崇拜你,又要大家像凡人一樣原諒你。

  如果作為凡人,錢楊無可非議,沒有人有權逼他人做聖人、做英雄,即使是發現了真理的天才,也不一定就要他去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去捍衛真理,比如,歐洲中世紀時科學家伽利略就招了,但伽俐略仍然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因為宣布地球轉動說,伽利略被審判。他出來時,學生衝過來:老師,你頂住了?伽利略:不,我招了。學生震驚:為什麼?伽利略:因為我怕挨揍。學生憤怒:沒有英雄的國家真不幸!伽利略搖頭:不,需要英雄的國家才不幸……

  理性的國家不需要英雄,只有失常的國家,才將希望寄托在英雄身上。這個故事是感人的,伽俐略的屈服絲毫不會讓伽俐略蒙羞,只會讓他的時代蒙羞,他甚至絲毫不差於為捍衛真理而被燒死於羅馬鮮花廣場上的布魯諾。

  但前提條件是伽俐略在那個時代確實有系列巨大的、劃時代意義的偉大發現,但是不幸的是錢楊並無任何創建與發現,他們連想捍衛的東西都沒有,要逼他們為英雄、聖人都找不到一個依據。如果說那個年代沒有主動害人害己確實還不失為一個好人的話,那麼那個年代沒有主動害人的人也實在不少,不主動害人,這不過是一個平凡的好人應該做到的事情。

  那麼,還是讓錢楊二位先生回歸凡人的本來面目吧,那些光彩耀眼的光環,比如一代宗師、文學大家、國學大師、開創時代的人物之類,還是不要了吧。特別是要取消荒唐的所謂的「錢學」,這個「錢學」實在是學術思想史上的大笑話。嚴格說來,其實錢鍾書先生連知識人都算不上,以他那密密麻麻註釋的學問而言,充其量是個豐富的知道分子。知識人的特徵其實就是具有批判精神與批判能力的人。

  批判精神表現為主動發現問題與揭示問題的精神,主要體現為意向和勇氣。批判能力是他的知識結構、洞察力與創造力的體現。用這個標準,寫《管錐編》的錢鍾書還算不上知識人身份,充其量是個知道分子。他的所謂學識淵博只是給自己找了一個逃避現實的玩意,放棄自己的時代責任和擔當,體現了一種油滑的犬儒人生態度與賣弄淵博的儒家文人心態。

  那種掉書袋式的註釋的學問,如果說在傳統治學方法上還有點價值的話,那麼現在在電腦、互聯網時代連個大點的U盤都不如。余英時先生稱其為一地雞毛,有點價值,但是都不值錢。沒有自己的學術思想體系。還有人評論說他的「《管錐編》不過是中國從漢代開始的注經傳統的墓志銘。

  中國學術史、思想史在百家爭鳴之後,就是一部不斷地把智慧消耗到注經中的歷史,四九年後由注孔子轉為注馬克思主義。從注經的角度講,錢鍾書堪稱一絕,為一桌雞毛蒜皮也要找來五湖四海的洋佐料。他聲稱別人聽不懂,他那個《管錐編》壓根就不想讓你懂,來來回回說些廢話,犄角旮旯地掉書袋子,一弄就一大堆旁徵博引。據說考錢的研究生要會五種外語,我不知道,這是招收研究生還是藉此炫耀賣弄語言天賦。」(王朔:《中國知識分子的媚態》)這個評論雖然有點尖酸刻薄,但是,卻是入木三分的。

  有人責問我說:錢鍾書有《圍城》、有《管錐編》、有《談藝錄》,你有什麼?我說我有的東西錢鍾書也沒有,我的文字雖然淺陋,但是有我的生命在場,有我的生命氣息,有我生命的真實體驗――這些文字表明我來過、我活過、我愛過恨過,痛苦過、快樂過,在我的文字里可以看到我及我所處的時代,但錢鍾書的文字完全沒有這些,這就是我敢批評他的底氣。我批評錢鍾書,我只是想聞到一朵有生命氣息的真實花香,而不是一朵塑料花加了點香水,僅此而已。

  我常常想錢鍾書為什麼會遭受批評?我的感覺他其實就是儒家治學觀的體現者與實踐者。儒家治學標榜:「一事不知,儒者之恥」,所以錢鍾書為自己準備了一個知識的天羅地網,儘力展示自己的超人記憶,閱盡天下經卷,給人一種特別淵博的錯覺。然而這種筆記註釋體的散亂知識有什麼價值呢?其知識範圍主要是中國古籍,而中國古籍本身就是語錄體、筆記體與註釋體,缺乏本體論和方法論,特別缺乏問題意識,錢鍾書做這種學問註定是用麻袋包了一袋土豆,陷入炫耀記憶的死穴。

  不可能會有維特根斯坦思想的簡潔與方法論上的突破,也不會有蘇格拉底式的追問,更不可能會有牛頓、愛因斯坦式的偉大發現,那麼這些學問究竟歸宿何在呢?錢式學術忘記了知識是用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是用來創造與發現的,而不是用來像土財主的錢庫用來儲藏與炫耀的因此蘇格拉底敢宣稱自己唯一知道的就是知道自己的無知,維特根斯坦要求自己:凡不能說的就保持沉默。愛因斯坦則坦言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重要,想象力比知識重要。

  有對比才有鑒別,不是接觸世界一流思想家,還真是容易被錢鍾書的淵博炫暈了頭腦。被錢氏學術壓抑著,中國年輕人的思想與大腦就別指望自由飛翔。

  最後要說明的是,錢氏學術的悲哀,其實還在中國文化環境的悲哀。中國歷史悠久的以註釋為特徵的學術研究方式,其實是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邏輯結果。

  因為,古人所作就是好的,後人當然沒有必要再作,因此,只能夠複述與註釋前人的東西,即使自己有點想法,也必然借用先人的話語來表達。還有就是千年的思想罪與文字獄直接導致了錢氏學術研究之路,其實之前的乾嘉學派的「義理、考據與辭章」,那麼多的讀書人,皓首窮經,去向古人的故紙堆里討生活,要說法,也是現實的殘酷與無奈逼的。那些遠離現實生活的純粹只是玩弄文字的所謂學術,其實只是為了避開禍害的無奈選擇。實在是不值得稱道。

  總之,讓錢氏夫婦回歸凡人的本來面目,自然讓批評的人們心平氣和了。其實明明就是一個不算壞的文人學者,卻被不切實際地捧上了聖壇,這才是引發爭論的內在因素。

  2016年6月7日星期二

說的好啊!我在倍可親論壇打滾這麼多年,所謂閱人無數,就算沒有見過豬走路,也總明白豬肉是啥味道的。一看到樓主的氣勢,我就覺得樓主同在社區里灌水的那幫小混蛋有著本質的差別,那憂鬱的語調,..........

22

主題

466

帖子

2100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2100
沙發
xu3331 發表於 2016-7-27 04:51 | 只看該作者
「。。。其實明明就是一個不算壞的文人學者。。。「

我看這兩人不是好人。
因為一個動蕩大時代,不要求他們挺身而出如林昭、張志新等,但目睹黎民受苦,毫無思想、言語、行動,恐怕自私透頂,而且此時的 」不作為「,也是一種犯罪。
獨裁之所以能苟延,甚至夢想萬歲,這類人有功。這不,楊骨灰去了八寶山。
樂天知命, 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7 19: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