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寫給高考的孩子:即使你平凡,父母也不會失望

[複製鏈接]

845

主題

1065

帖子

1953

積分

商務合作夥伴

有房有車(十三級)

積分
19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地一笑 發表於 2016-6-7 05: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又是一年高考時。孩子的緊張和焦慮,父母比誰都理解。心底的關懷和鼓勵,在電話和微信里,三言兩語是說不清的。何不提筆寫一封信,將這份愛親手寫下,送到孩子的身旁?

  當年許多為人父母的名士,也是用書信,承載對孩子的一番愛:

  

  1、 高考不是評判價值的唯一標準

  


  

  為人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心愿,也不是非要他們考上最好的大學、取得很大的成就,而是希望他們過得開開心心、身體健康。

  

  2、學習不必太求猛進!

  


  

  女兒梁思庄考大學時沒考好,梁啟超及時安慰的話。

  梁啟超反對填鴨式的教育,他在書信中說得最多的是安慰、勸解的話,很少給孩子們提出什麼具體的學習目標。

  

  3、求學問不是求文憑

  


  

  當女兒梁思庄剛到國外學習,一時無法適應,在學習上有些跟不上時,感到非常沮喪和痛苦。梁啟超這樣安慰她,考試是檢驗學業成果的一個方法,萬一遇到了挫折,只須再接再厲即可,無須因此全盤否定自己的價值。

  

  4、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梁思成在國外的學習中感到進入「瓶頸期」, 不知道該如何前行時,父親言:「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在很多人眼裡,高考是一件絕對的唯結果論的事,這句話意在說明,這句話實在教育孩子專註當下,不能只想著回報、酬勞,更要想著把事情做好,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會有好的結果。

  

  5、父母永遠是你堅強的後盾

  


  

  傅聰在給父親的信中訴說學習的苦悶,傅雷說,人一輩子都在高潮和低潮中沉浮,這很正常,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所以,向父母傾訴並沒什麼可羞恥的,孩子不向父母撒嬌,還能向誰撒嬌呢?唯有父母,才是無條件關心、包容他們的港灣。

  

  6、讀書不是為了被迫謀生

  


  

  用功讀書的真正意義,是為自己多爭取一份選擇人生的權利。分數本身不代表什麼,而為了取得進步所付出的那些汗水,才是壘起未來的基礎。

  有句話說:「付出之後一定會有收穫,但也許這種收穫會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到來。」用功讀書不一定帶來好分數,但是它會給予你能力、見識,讓你在余后的人生中足以有資格去選擇,而不是被選擇。

  

說的好啊!我在倍可親論壇打滾這麼多年,所謂閱人無數,就算沒有見過豬走路,也總明白豬肉是啥味道的。一看到樓主的氣勢,我就覺得樓主同在社區里灌水的那幫小混蛋有著本質的差別,那憂鬱的語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6 17: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