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高考將現"機器人"考生 外媒:人工智慧的試金石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6-5-9 21: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高考將現"機器人"考生 外媒:人工智慧的試金石2016-05-09 09:56:00 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朱方雨

  核心提示:高考機器人其實是人工智慧水平的試金石,技術關鍵在語言理解和知識推理。高考機器人需要通過推理建立知識庫,而不是市面上常見的學習機儲存的題庫。

  參考消息網5月9日報道 外媒稱,2017年的中國高考將出現「機器人」考生。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5月9日援引中新社報道,成都市高新區一家本土人工智慧公司本月4日宣布,該公司所製造的機器人將參加中國高考的高等數學考試,以證明中國在人工智慧方向上的發展水平和高度。

  報道稱,宣布出征高考的機器人來自成都準星雲學,其創始人林輝說:「我們的機器人可以判卷和解題。」

  另據新華社報道,準星數學組別的研發負責人、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博導符紅光說,高考機器人其實是人工智慧水平的試金石,技術關鍵在語言理解和知識推理。高考機器人需要通過推理建立知識庫,而不是市面上常見的學習機儲存的題庫。

  「比如說,當解答雞兔同籠的試題時,高考機器人不僅需要讀題、理解,也需要掌握知識之外的常識,如雞和兔分別有幾條腿。」

  報道稱,機器人參加高考來源於「類人答題機器人項目」的規劃。該項目是中國「十二五」規劃的重大專項,集合了超過30家主要科研院校共同研發,目標是研製出能參加高考並考上重點大學的「類人答題機器人」。

  從2015年科技部立項到2017年參加高考,這款高考機器人僅有兩年的「備戰」時間。在此前進行的測試中,「高考機器人」解答近幾年的高考北京卷,最難的一道壓軸題能在兩分鐘之內解出。

  林輝對「高考機器人」明年數學考上一本很有信心。他說:「普通學生一天做100道題,人工智慧可以一天做幾萬道題。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學習,分析人類看不出來的規律。」

  報道稱,根據計劃,中國的高考機器人計劃在2020年考上北大、清華。

  林輝也介紹說,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核心是將老師的教學智慧和經驗轉化為機器認知。

  他說,機器人能精準採集學生書寫的原始筆跡,對筆跡進行自動識別,利用構建的知識庫,及時對學生答案正誤、錯誤知識點、錯誤原因進行智能判定,將前後答題步驟進行邏輯推理證明,實現一題多解下的判定和評測,甚至是對初等數學主客觀題的自動評測。

  為不給考生造成困擾和保障考試的真實性,在考試期間,考試機器人並不會進入真正的考場,而是在一個特定、封閉的空間,在公證人員、工作人員等見證下,與學生們同步進行答題。

  報道稱,今年3月初,世界將目光聚焦在一場圍棋比賽上。谷歌人工智慧「阿爾法圍棋」與人類圍棋頂級高手李世石之間上演了人機大戰,結果李世石落敗,一時間,關於人工智慧的話題成為熱點。

  「人工智慧在運算、推理、存貯等方面具備超強的能力,特別是具備了自我深度學習、自我優化能力。」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不管是體力競賽還是智力競賽,人工智慧總能與人類的頂級高手較量一番,且屢創佳績。

  據數據產品服務商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慧領域有近百家創業公司,約65家獲得投資,共計29.1億元。艾瑞諮詢預測,人工智慧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到2020年全球人工智慧市場規模約1190億元,中國市場約91億元。

  報道稱,高考機器人其實是人工智慧水平的試金石,技術關鍵在語言理解和知識推理。高考機器人需要通過推理建立知識庫,而不是市面上常見的學習機儲存的題庫。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機器人(圖源於網路)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沙發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6-5-9 21:46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報告預測中國傳媒:機器人新聞報道佔比將越來越大

  中新網北京5月6日電(記者 馬學玲)6日發布的《傳媒藍皮書》在預測中國傳媒產業未來整體格局時認為,未來幾年,新聞寫作機器人將被國內各大新聞媒體機構中普遍應用,機器人新聞報道在整個新聞報道中所佔的比例將越來越大。

  5月6日,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主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新聞史學會傳媒經濟與管理學會合辦的「第七屆傳媒發展論壇暨《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2016)》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今次發布的《傳媒藍皮書: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2016)》認為,從市場、技術和資本三個不同層面來看,移動互聯市場經歷了前期的爆髮式增長后,將逐步進入調整和細分階段;人工智慧、虛擬現實、自動駕駛等新技術在2015年開始初露端倪,或將影響未來傳媒產業的發展趨勢。而2015年網際網路企業的強大資本優勢不斷凸顯,或將最終影響中國媒介產業未來的整體格局。

  關於傳媒市場細分

  ——「人格化」與「社群化」的細分模式將逐步開啟

  藍皮書指出,近年來,傳媒企業在大眾化媒介產品的市場競爭中,市場格局都已經明朗。

  譬如,在網路新聞閱讀市場中,傳統網際網路的四大新聞門戶網站格局已經多年未發生變化,移動網際網路市場中騰訊新聞、今日頭條、網易新聞為代表的第一梯隊優勢也較為明顯。

  在垂直化、專業化的細分領域,很多企業經過了多年深耕,也積累了大量資源與優勢。其中不乏汽車之家、易車網這樣的汽車領域龍頭企業,攜程、去哪兒、途牛、藝龍這類專業的旅遊資訊服務類企業,以及58同城這樣的分類信息服務企業。

  藍皮書認為,未來傳媒市場繼續細分發展的趨勢將同過去有所不同,在垂直化與專業化的基礎上,「人格化」與「社群化」的細分模式將逐步開啟。

  「也就是說,受眾選擇媒介產品的依據將不僅是其功能性與專業性,還有包括產品中所蘊含的『人格屬性』,未來的商業模式也將從渠道為王、產品為王、內容為王過渡到人格為王,而『社群化』則是這類細分媒介在傳播過程中形成的受眾組織形態。」藍皮書稱。

  關於企業競爭

  ——生態圈之間競爭將成決定企業生存的重要因素

  藍皮書認為,未來的企業競爭將不再是傳統的價格競爭、品牌競爭或銷售渠道競爭等,網際網路時代生態圈之間的競爭將成為決定企業生存的重要因素。

  「在網際網路時代,平台的提供商是最關鍵的生態圈搭建者。」藍皮書舉例稱,蘋果公司建立了iOS平台,就形成了一個生態圈,所有企業都可以進入這個生態圈,蘋果同時指定規則來保證生態圈持續健康發展。

  藍皮書解釋稱,生態圈的核心是提供一個平台,使各個成員都能通過這個平台獲益,從而吸引更多成員加入,形成生態循環。生態圈對各個成員形成了一種黏性,讓各個成員難以離開,難以找到替代品。生態圈的各成員之間有競爭,更有依賴,成員必須共同創造價值,才能實現彼此的利益最大化。

  藍皮書指出,目前,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都在積極發展自己的生態圈,阿里巴巴深耕Yunos系統長達五年,樂視系統也從電視拓展到手機領域,小米的生態系統更是從網際網路產業直接拓展到生產製造業。

  「在所有的生態圈中,傳媒產業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而傳媒企業對於對生態圈的選擇和生態圈中傳媒產業的布局,都將成為影響未來傳媒產業發展格局的重要因素。」藍皮書稱。

  關於媒介融合

  ——「倒融合」開始逐漸成為趨勢

  藍皮書注意到,媒介融合一般情況下被認為是傳統媒體與網路新興媒體之間的融合,融合的過程是傳統媒體將其傳統優勢資源向新興媒體市場轉移。但在2015年之後,一種由網際網路企業發起的針對傳統媒體進行收購兼并的「倒融合」開始逐漸成為趨勢。

  藍皮書舉例稱,國內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巴巴近年來不斷在傳媒領域進行拓展,據媒體報道統計,近兩年間阿里巴巴已經入股或者收購25家媒體,其中包括《京華時報》《北京青年報》《第一財經日報》《第一財經周刊》《博客天下》《財經天下》《商業評論》《南華早報》等。

  「『倒融合』之所以成為媒介融合的一種新現象,本質是因為網際網路企業已經今非昔比。」藍皮書分析稱,經過多年的發展,阿里巴巴、騰訊、百度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巨無霸」,無論從資金層面、用戶層面、技術層面,抑或是市場數據資源層面,網際網路企業都已經掌握了融合的主動權,傳統媒體所能做的無非是儘力配合,成為網際網路巨頭們的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員。

  關於傳媒產業市場格局

  ——城鎮化與老齡化是兩個基礎性變數

  藍皮書認為,城鎮化與老齡化是未來傳媒產業市場格局變化的兩個基礎性的變數。

  其中,城鎮化意味著以城市為中心的媒介還有市場增長的空間和潛力,而老齡化則意味著媒介受眾的年齡結構將在未來十到二十年中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中國快速發展的城鎮化對媒介產業的發展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人口不斷向城市流入,也意味著媒介產業基礎設施的建設仍然有市場空間和潛力。」藍皮書稱。

  關於人工智慧

  ——新聞寫作機器人將被普遍應用

  藍皮書認為,在未來幾年,新聞寫作機器人將被國內各大新聞媒體機構中普遍應用,機器人新聞報道在整個新聞報道中所佔的比例將越來越大。

  目前,新聞寫作機器人主要應用於財經報道和體育報道領域,完成的報道也主要是那些標準化程度較高的消息、快訊等新聞題材,顯然人工智慧在目前還沒有辦法取代人類的創造力和思辨能力。但人工智慧對於數據的處理能力和處理速度上的優勢是傳統記者所無法比擬的,物聯網時代的海量感測器可能使媒體面臨更多的大數據挖掘報道,這將使機器新聞的優勢持續擴大。

  同時,機器新聞可以用來滿足受眾的個性化閱讀需求,人工智慧也以輕鬆地對每個用戶的閱讀習慣進行分析,進而生產定製化的新聞產品。

  關於虛擬現實

  ——2016年將迎來VR產業「黃金元年」

  2015年,VR虛擬現實技術開始走向大眾消費市場,有近百家企業正在從事VR設備的研發和生產工作,市場上銷售的VR頭盔、眼鏡等設備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十萬元不等。

  「雖然VR行業目前看似一片繁榮,但實質上還處於初期的野蠻生長階段,成熟的產品並不多。」藍皮書認為,即便如此,VR技術在未來幾年成為新媒體領域的中流砥柱似乎已成定局。

  藍皮書援引中金公司研究報告指出,VR產業市場規模有望在3~5年內突破萬億元大關,硬體設備、娛樂內容、跨界服務三大投資機會將不斷顯現。隨著硬體技術的日益成熟及內容資源的豐富,2016年將迎來VR產業的「黃金元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00億美元。(完)

  (2016-05-06 12:50:01)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3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6-5-9 21:47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港媒:中國開發機器人警察 將在學校銀行等區域巡邏

  參考消息網5月8日報道 港媒稱,中國開發了機器人警察,將在銀行、機場和學校等公共區域巡邏。這種機器人警察可以嗅出炸彈,用機械鉗抓獲犯罪嫌疑人,還能電擊。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該項目背後的軍方研究人員說,這些警察將開始在公共場所巡邏。

  報道稱,這個叫「AnBot」的機器人在湖南長沙的國防科技大學進行研製,其原型上月在重慶舉辦的一個高科技博覽會上最終公之於眾。

  公安部下屬的貿易團體中國保安協會的一名高級官員說:「我們對AnBot非常感興趣。」

  「在早期階段,我們很難估計警察機器人市場的規模,但根據我所掌握的情況,這個市場超過100億元規模。」這位官員說,AnBot的價格還不清楚,但如果製造商可以控制在10萬元以下,「銷量就會很大」。

  國防科技大學開發團隊的領導肖湘江說,AnBot在長沙的一個軍營、機場和博物館進行了測試,取得了「非常積極」的用戶反饋。這種通過輪子移動的機器人可以連續不停巡邏八個小時,最大行進速度每小時18公里。它的攝像頭可以識別和跟蹤面部,配備了可偵測爆炸物、毒品和武器的感測器,也可以通過遠程遙控,通過機械鉗發出電擊,制服目標。

  倡議在安保情況下使用機器人的著名科學家史忠植教授表示,機器人的職責範圍可能會受到限制:「他們只能在特定的環境針對特定對象實施特定的執法職責。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人類的指引,它們將無法正常工作。」

  他說:「許多士兵和安全人員在超出常人想象的艱苦環境中工作,安全機器人將結束這種痛苦。」(編譯/塗頎)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AnBot(圖片來源於網路)

  (2016-05-08 00:10:01)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4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6-5-9 21:48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AlphaGo打敗李世石 港媒:人工智慧不應凌駕人類

  參考消息網3月17日報道 港媒稱,谷歌人工智慧系統AlphaGo在圍棋大戰中打敗韓國籍的世界冠軍棋手李世石。這個賽果難免再度引起大眾疑問:人工智慧在未來將擔起什麼角色?工程師及科學家過去十年來不斷研究,這次人機之間的圍棋對決對他們來說是一次重大考驗。

  據香港《南華早報》3月17日報道,目前似乎沒有什麼棋類遊戲能夠難倒人工智慧系統。另外,雖然電腦在這次比賽中並非一面倒取勝,但有些人仍然認為,這次賽果是另一個里程碑,標誌著人類將進入一個新時代:電腦的智能和技巧將與人類平起平坐。但科技的意義不應在於取代或擊敗人類,而是人類如何利用科技改善及提升生活水平。

  人工智慧上一次展現實力是在1997年,當時前世界西洋棋冠軍卡斯帕羅夫成為IBM電腦「深藍"的手下敗將。但AlphaGo的策略招數卻多得多,使外界認為其勝利標誌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已提升到另一個階段。比賽所用的軟體參照人腦運作方式,懂得從錯誤中學習;這是新發展方向的指標。

  長久以來,科幻小說一直探討機器擁有人類智慧的可能性。 《黑客帝國》、《終結者》等好萊塢電影都講述機器如何掌控世界,令人觸目驚心。同樣,多年來發展出的新科技也令人擔心民生和就業將受影響;工業革命和及后的新發明都改變了人們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令外界對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產生了某程度的負面情緒。

  但科技並非令人擔心或排斥的事物。機器人可以進行粗重或危險的任務,也可以負責重複和沉悶的工作。它們既能陪伴長者,也能監察我們的周邊環境。有人擔心機器人會取代一些職位、演演演算法交易員會摧毀經濟、黑客會令電網癱瘓,這些都是合理的憂慮。為此,人工智慧必須以惠及人類為目的,機器人的設計也需要以改善人類生活為本。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韓國圍棋大師李世石(右)與谷歌AlphaGo進行首輪對決。(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網站)

  (2016-03-17 09:25:00)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5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6-5-9 21:49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英媒揭秘AlphaGo背後的人腦:目標是讓機器變聰明

  參考消息網3月15日報道 英媒稱,李世石是圍棋世界冠軍。圍棋這種古老的中國棋盤遊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棋類遊戲。上周,這位韓國棋手與谷歌旗下的英國公司DeepMind研發的人工智慧計算機程序AlphaGo展開對弈。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3月15日報道稱,在這場於首爾舉行的五局對弈中,AlphaGo目前以3:1領先。

  AlphaGo背後的人類策劃者是DeepMind的共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傑米斯•哈薩比斯。他把李世石形容為「圍棋界的羅傑•費德勒」,因此對一些人來說,AlphaGo的成就類似於一台機器人站上了溫布爾登的草坪並戰勝了這位網球傳奇冠軍。

  「我認為這是一個大事件,但是,最終還是要留給歷史來評判,」哈薩比斯在首爾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稱,「很多人之前預言至少還需要10年才能實現這一成就,所以我們對於達到這一里程碑感到很興奮。」39歲的哈薩比斯長久以來一直夢想著這場勝利。但是他的雄心已經不僅限於圍棋的棋盤。他的目標是「讓機器變聰明」。

  哈薩比斯出生於倫敦,母親是新加坡華人,父親有希臘裔塞普勒斯人血統。他是現代版的通才博學家,既是國際象棋神童、大師級的計算機程序員,還是視頻遊戲設計師和神經學家。

  這些經歷使得他在2010年與穆斯塔法•蘇萊曼和謝恩•列格一起創建了DeepMind。蘇萊曼是一位技術專家、哈薩比斯的童年好友,而列格是哈薩比斯在倫敦大學學院讀神經學研究生時的同學。2014年,谷歌以4億英鎊的價格收購了這家人工智慧公司。

  「讓傑米斯更加與眾不同的是,天才往往很難相處,」計算機科學家和企業家赫爾曼•豪澤稱,「但是他很開朗、大度又謙遜,一點都不傲慢。」

  哈薩比斯本科在劍橋大學學習計算機科學時接觸到了人工智慧。當時大學講師堅持傳授有關「弱」人工智慧的知識,即程序員為數據添加「標籤」讓計算機理解信息。

  哈薩比斯對這種方式並不滿意。他希望打造「強」人工智慧系統,後者能夠利用來自周圍環境的「非結構化」信息獨立決策並作出預判。

  在DeepMind,計算機工程師在模擬人類大腦的神經網路的基礎上創建程序。這類系統會犯錯誤,但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習和提高。可以對它們進行設定,讓它們玩其他遊戲和完成其他任務,因此這種人工智慧是通用而非專用的,會像人類一樣「思考」。

  遊戲是測試此類人工智慧程序的理想方式,讓研究人員能夠將程序在遊戲中的表現與設定目標相比較。而哈薩比斯非常適合訓練計算機。作為一名13歲就獲得國際象棋大師稱號並參加了智力奧運會(Mind Sports Olympiad)的選手,他因在賽場間奔跑、同時與不同選手對弈而被人銘記。組織者認為他「或許是史上最佳選手」。

  哈薩比斯喜歡玩人性隨機性強的遊戲。他贏過撲克錦標賽,並表示他喜歡這種遊戲是因為選手們可能每步都正確,但仍會輸掉比賽。他喜歡玩《外交》(Diplomacy)這款有著鬆散規則卻精彩紛呈的遊戲,在這款遊戲中,選手們為了稱霸世界,需要討價還價、締結聯盟、互相背後捅刀子。

  圍棋是人工智慧的「聖杯」。圍棋在2500年前起源於中國,如今全世界有4000萬人下圍棋,有1000名專業選手。

  哈薩比斯表示:「我的圍棋水平足以讓我欣賞它的美。但圍棋不是我的強項,因此我沒有親自與AlphaGo對弈過,因為幾乎從一開始我就不是對手。」

  計算機早就「解決了」諸如步步高和跳棋之類的其他遊戲。1997年,IBM的「深藍」(Deep Blue)超級計算機擊敗了當時的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加里•卡斯帕羅夫(Garry Kasparov)。程序員用深藍打造了一個試圖分析每一種可能走法的所有結果的系統。但圍棋要遠比國際象棋複雜得多。圍棋的棋局變數比宇宙中的原子數量還要多。即便是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也無法處理這麼多的信息。擊敗最強的人類選手需要史無前例的技術突破。

  突破的時刻在3月9日來臨——在3個半小時的對弈之後,李世石向AlphaGo認輸。這位人類冠軍棋手在輸棋之後感到「震驚」。第二天AlphaGo再次獲勝。儘管對這一成績感到驚嘆,但哈薩比斯警告稱,機器人技術等其他領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他說:「我們在人工智慧領域取得的重大進展的一個古怪之處在於,看起來我們有了一個名叫AlphaGo的世界冠軍,但我們還沒有一台能夠在實體棋盤上落子的計算機。」費德勒目前還不會面臨類似的挑戰。

  對哈薩比斯來說,創造在遊戲中擊敗人類的機器只是個試驗,是為了以後利用DeepMind的技術,「解決讓智能手機助手更智能等真實世界的挑戰,並在將來,利用這種技術幫助科學家們在醫療和其他領域解決一些最為緊迫的社會問題」。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13日,終於戰勝「阿爾法圍棋」的李世石九段喜笑顏開。(韓聯社)

  (2016-03-15 11:13:00)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4 11: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