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腎虛和腎虧的區別是什麼?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6-4-5 09: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kylelong 於 2016-4-6 23:56 編輯

一般來說腎虧是腎虛、腎氣虛的俗稱。腎虛指腎臟精氣陰陽不足。腎藏精,腎虛以腎精不足為主要癥狀。一般癥狀有精神疲乏、頭昏、耳鳴、健忘、腰 、遺精、陽痿等。腎虛癥狀主要有面色發白,出虛汗,消化系統不好,心血管系統不好,氣短而喘。腎虛還表現為夜尿多、尿急或尿少水腫,這些狀況都是引人而異的。腎虛的種類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腎陰虛,腎陽虛。

具體的差異:

腎虛的癥狀:腎陽虛的癥狀為腰酸、四肢發冷、畏寒,甚至還有水腫,為「寒」的癥狀,性功能不好也會導致腎陽虛;腎陰虛的癥狀為「熱」,主要有腰酸、燥熱、盜汗、虛汗、頭暈、耳鳴等。現代科學證明,當人發生腎虛時,無論腎陰虛還是腎陽虛,都會導致人的免疫能力的降低,有更多的證據表明,腎虛發生時,腎臟的免疫能力降低,而腎臟的微循環系統亦會發生阻塞,腎絡呈現不通。

腎陰虛:主要癥狀是腰膝酸軟,兩腿無力,心煩易怒,還會有以下諸症:眩暈耳鳴、形體消瘦、失眠多夢、顴紅潮熱、盜汗、咽干、男子陽痿或陽強不倒、性慾亢進,遺精早泄,婦女經少、經閉、崩漏、不孕、尿短赤黃。

腎陽虛:男性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勞;畏寒怕冷、四肢發涼(重者夏天腎臟也涼)、身體發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軟;性功能減退、陽痿、早泄、易患前列腺炎等;小便清長、餘瀝不盡、尿少或夜尿頻多;聽力下降或耳鳴;記憶力減退、嗜睡、多夢、自汗;易患腰痛、關節痛等;易患骨質疏鬆症、頸椎病、腰椎病等;虛喘氣短、咳喘痰鳴;五更腹瀉,或者便秘;身浮腫,腰以下尤甚,下肢水腫;小腹牽引睾丸墜脹疼痛,或陰囊收縮,遇寒則甚,遇熱則緩;鬚髮易脫落、早白;形體虛胖或羸瘦;反映在面部則色青白無光或黧黑。

女性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勞;畏寒怕冷、四肢發涼(重者夏天也涼)、身體發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軟;性慾減退、宮冷不孕、白帶清稀;氣滯血瘀導致沖任不通,月經失調或行而不暢,經常小腹脹痛;月經期延後、量少、色暗、有塊或痛經;子宮、卵巢、乳房易生肌瘤、囊腫、增生等;易患泌尿系統感染、婦科炎症等疾病;易導致更年期提前;虛喘氣短、舌白胖大或有齒痕;聽力下降或耳鳴、記憶力減退;易患腰痛、關節痛等;易患骨質疏鬆症、頸椎病、腰椎病等;五更腹瀉,或者便秘;形體虛胖或羸瘦;面色蒼白或黧黑,易生黃褐斑、粉刺、痤瘡、過敏等皮膚問題。

那麼如何如何區分腎陰虛和腎陽虛呢?腎陰虛、腎陽虛是中醫理論中的一個術語,腎陰虛和腎陽虛也是中醫的症,平常講的腎虛,包括腎陰虛和腎陽虛。腎陰虛、腎陽虛涉及到中醫基礎理論,內容很多。腎陰是物質的,腎陽和腎氣是功能的。如果消耗的物質比較多,如腎精,或性生活過於頻繁,或勞力(包括腦力、體力)過度,或生下來身體弱,物質基礎比較低,出現腰膝酸軟、四肢乏力、頭暈耳鳴,脫髮,牙齒鬆動,記憶力減退,性慾減退,遺精、早泄等等,為腎陰虛的癥狀。

腎陰虛容易出現虛熱,中醫理論陰虛生內熱,容易出現五心煩熱,(就是兩個手心,兩個腳心,心口感覺熱的感覺)睡覺的時候容易盜汗(就是睡著了,一醒身體有汗)。中青年活動量較大,無論是學習、鍛煉,物質耗損較多,性慾不特別低,但射精快,或有遺精現象,要補腎陰,腎陰虛可用乾(音同前)元湯。腎陽虛有和腎陰虛相同的癥狀,如,腰膝酸軟,四肢乏力,還有性慾減退,因為是陽虛,中醫理論陽虛生外寒,會出現怕冷的癥狀,面色虛白,畏寒怕冷,手腳冰涼、小便清長,大便稀薄。性慾比較低下,和現代醫學上說的雄性激素低下有相同之處。陽虛表現的是外在的,腎陰虛表現的是內在的,腎陽虛有怕冷的癥狀。腎陰虛易早泄遺精,腎陽虛陽痿較多。共同之處是,腰酸乏力,四肢酸軟等,是共同的癥狀。




腎虧,什麼是虧呢?

虧的意思是不足,以腎來說可以是功能作用的不足,那就是腎陽虛。如果是基礎物質的不足就是腎陰虛。一般來說,功能作用的不足,也會導致基礎物質的減少,陰陽兩者可以互相轉化。腎功能的減退,男女皆有,並不獨厚於男性,只是男性受到以訛傳訛的錯誤觀念,或是與身俱來的自然壓力,所導致的腎虧症多一些。

什麼是「腎虧」(腎虛)?

可以說「腎虧」是個有一定生活閱歷的中國人周知的病理術語,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腎虧的臨床表現偏於腎陰虛或腎陽虛。腎虧有陽痿、早泄、性冷淡,睾丸疼,精液量減少尿頻,尿后滴白等癥狀。然而,究竟什麼是「腎虧」?「腎虧」具體指什麼?主要有哪些見症?從現代科學知識來看,它包括了哪些情況?

中醫理論中,腎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臟器。古代醫家認為:父母兩精**,先成胚芽,然後便發育為「腎」,稟受於父母的先天之精(可近似地理解為今人所說的「遺傳基因」)即藏之於腎,故有「腎為先天之本」的說法。也許從五行學說中推導出(腎屬水、主冬、水下行而靜;冬則蟄藏),或受啟於它因,古醫家認為腎有司封藏的功能特點。這具體表現在將「精」(包括先天之精,也包括後天之精)密固於腎」中而為腎精,使這類維繫生命的重要物質不致於無謂的耗損或流失,能發揮其促進生長、發育與生殖的功能,故有「腎主藏精,所藏之精主生長、發育與生殖」之說。封藏也表現在腎能協助肺的呼吸,使之不過於淺表,吸入之氣可納入腎中,這稱作「腎主納氣」。此外,與現代認識相一致,中醫理論強調「腎主小便」,小便是由腎中陽氣蒸騰體內津液,留下清的,濾出濁的,並將其暫貯於膀胱,階段性地排出體外來完成的。再加上脾肺等臟也參與了體內津液的輸布,但肺脾等髒的這一功能有賴於腎中陽氣的推動,故中醫理論中,腎調節並決定著體內津液代謝的平衡,而有「腎主水」之說。

除上述功能外,中醫理論認為「腰為腎之府」,腎的位置在於腰部,腰部的慢性傷損、疼痛常與腎有關。腎位於五臟最低位置,生殖器和肛門的病變常也與腎有關,踝膝關節等的某些癥狀也反映了腎臟的狀態。此外,全身的骨、髓、脊髓、頭髮、齒等都與腎所藏之精密切相關,因為是腎中所藏之精化生成「髓」,髓灌注在骨腔中以充養骨;充養和滋潤脊髓;並上注於腦而為腦髓;充養頭髮;齒為骨之餘;齒亦與腎精息息相關。再者,耳朵與腎有著眾多特別緊密的聯繫,遂有「腎開竅於耳」之說。

為了細化對腎的功能的認識,中醫理論又進一步區分出了腎中精氣(含腎精、腎氣)和腎陰、腎陽等具體概念。腎中所藏精氣可具體分作「腎精」、「腎氣」兩方面,兩者雖名稱上可清晰地區分,但功能上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只是為了論述和臨床診治的方便,把它們的生理效用有意識地劃分開來。其中,腎精也可稱作「元陰」、「真陰」、「真水」,意指生命物質中最本質的部分,最精微的成分,它維繫著生長、發育與生殖,控制著生命的關鍵過程。腎精虧虛主要表現為生長、發育與生殖的障礙或早衰等症。具體而言,在嬰幼兒,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囟門遲閉,骨痿弱或軟骨病,站立行走皆遲,出牙遲。在少年中,表現為發育遲緩、障礙或出現遺傳性、先天性疾病等,有諸如動作遲鈍、語言謇遲,身材矮小,智力偏低下等症。青壯年中,除上述情況外,還可見性能力低下,生殖無能或早顯老態等,症可見性器發育不良、隱睾、死精、無精證、小子宮、先天性閉經,無排卵等及未老髮鬢先白、牙齒脫落等。中老年人中則主要表現為較同齡人早老、或患有嚴重的體虛衰羸等,症見齒搖鬆動、髮鬢盡白、耳鳴耳聾、健忘痴獃、骨質疏鬆、一派龍鍾老態。總之,腎精虧虛關涉到先天性、遺傳性疾病及生長發育與生殖障礙和早衰等。

腎氣理論上講,是人體根本之氣,類同於「元氣」,也稱作「元陽」、「真陽」、「真氣」。但習慣運用上,腎氣不足主要指腎氣的攝納作用減退,而非其廣泛的推動、激發和溫煦作用衰弱,後者通常歸在「腎陽虛」之列。

腎的功能首先是封藏,有固攝納藏各種生命物質的作用。這一功能低下,即稱腎氣虛,表現出攝納無力的特點。具體而言,又細分腎氣不固、腎不納氣兩種情形。兩者皆以腎氣攝納作用減退為主要機理,但起因、累及臟器和癥狀表現不一。腎氣不固主要指對下部的固攝作用減退,從而表現出兩便、精液、白帶、月經及孕胎的異常。如腎氣不固,使膀胱失於約束,可見少兒遺尿,成人中的晝尿頻多(如部分尿崩症),尿后餘瀝不凈(如前列腺肥大所致)、夜尿清長(現代所說的腎功能不全)、小便失禁等;也可使后竅失約,症見大便滑脫、或久泄不止,或大便失禁。在男子,還可使精室關闌無力,表現為遺精頻作,早泄滑精等。在女子,或表現為白帶清稀,狀如水樣,量多不止,或表現為月經淋漏、經行期長,量少卻淋漓不凈;或表現為孕婦的胎元不固,習慣性流產等。還有必要強調指出的是上述癥狀起因複雜,只有那些持續較久,並伴有腰膝竣軟、舌淡脈弱、面色不華等其他腎虛見症者,才可明確判定為腎氣不固。



這麼看來腎虛和腎虧有區別嗎?

其實腎虧和腎虛差不多,腎虧更嚴重些,癥狀和治療的方式也是大抵相同的,腎虛腎虧的治療方法有很多比如中藥補腎法、食療補腎法、雲頂補腎法、睡眠補腎法、經絡補腎法等等。不過腎虛還有可能會影響到前列腺和血壓,所以要平時多注意自身健康,防止自身腎部防禦系統崩潰。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6: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