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互聯網終結,人機智能崛起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3-10 03: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FT中文網專欄作家 周掌柜字

  

  此刻,在很多昏暗的咖啡廳角落裡,在辦公室強光照射下,可以想象:無數的互聯網「野心家」們正在憧憬商業模式的顛覆式創新。

  此刻,也註定有不計其數的互聯網「思想家」正在為領先者書寫著傳記,這是一個特別的時刻,互聯網時代的領先者和弄潮兒正沉浸於他們對時代的改變。

  但就在此刻,巨頭們不落窠臼,他們似乎正在拋棄互聯網:2015年和2016年,整個Google都在推動一件事——改名Alphabet,希望徹底脫掉互聯網公司的標籤,在原來的搜索引擎、YouTube和Android之外,將Calico(生命工程相關)、Google Ventures(創新投資部門)、GoogleX(研發自動駕駛汽車、智能隱形眼鏡和提供互聯網服務的熱氣球等)都歸到Alphabet旗下。Google似乎已經意識到「互聯網」時代正在終結。

  同樣在此刻,全球最頂尖的精英也在拋棄互聯網——斯坦福、MIT(麻省理工)、CMU(卡內基梅隆)、伯克利四所名校人工智慧專業的博士生第一份offer(工作合同)已經可以拿到200-300萬美金。這種情況歷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

  是的,是「人工智慧」不是「互聯網」,互聯網的精英人才在矽谷現在的起薪應該是20萬美金左右。

  10倍!還有什麼比工資更敏感的價值判斷呢?

  那麼背後在掠奪這些人才的公司有哪些?大體上在一個比較小的範圍內,Google(現更名為Alphabet)、Facebook、IBM、蘋果、微軟、亞馬遜、特斯拉….一長串的金光閃閃的公司。

  究竟發生了什麼?無論我們相信還是不相信,每過大約100年都有一批人在見證蒸汽機發明一樣的驚訝中長大,或許,這個時刻已經到來。實際上,比互聯網技術變革更加深刻的新時代技術已經浮出水面,只不過還沒有人勇敢的指出他們的名字說——這就是未來。

  本文,將和大家一起探討即將跨越互聯網的偉大時代以及超越互聯網的技術革命,筆者命名這個偉大的時代為「人機智能時代」。「人機智能」是對應「互聯網」的全新技術趨勢,不僅包括「人工智慧」,也包括對人類本身智能提升和超越的技術,人和人工智慧是這個時代的兩個平行主體。

  在「人機智能時代」的核心技術呈現,我們命名為「WAR」(筆者譯為「戰國技術」),WAR將作為這個時代的核心技術引領這次變革。具體來說,W是Vehicle(交通工具,即Uber、無人機、無人駕駛等)和VR虛擬現實兩個單詞首字母組合,A是AI人工智慧,R是Robot機器人。這四個核心技術是這個時代的主要技術基礎和靈魂式的產業方向。

  那麼,「人機智能時代」為何在此刻出現?

  文明的進化邏輯

  「人機智能時代」的出現聽起來確實很突兀。為了解釋清楚這裡面的過度邏輯,我們從移動互聯網時代最經典的商業模式Uber式呼叫模式說起。

  Uber,2015年在中國業務虧損10億美金。它的競爭對手滴滴快的,2015年凈虧損100億人民幣。前者是美國商業歷史上成長最快的獨角獸公司,過去7年時間裡全球攻破400座城市,2015年完成交易額108億美元,累計完成融資60億美元,市值高達625億美元。後者是中國商業歷史的巔峰奇迹,1年時間內凈虧損100億人民幣,估值卻達200億美金(相當於一年創造12個100億市值的創業板公司)。

  Uber中國的大股東是百度,滴滴快的背後是騰訊和阿里,應該說這場戰爭是中國商業歷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的巔峰對決。那麼這個巔峰對決和「人機智能時代」的出現有什麼關係?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了解一下筆者對技術文明進化的研究。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到:農業文明時期,人類是以發明工具來提高生產效率;工業文明時期,人類科技的主要變革是利用化石能源推動蒸汽機;互聯網時期,人類通過知識進步提高了萬物的連接和使用效率。那麼到了人類文明的下一個階段,「智能文明」註定是通過提高個體價值和創造全新個體來從更高的維度提高社會生產力。人機智能——就是人類科技文明的一個終極歸宿。

  

  實際上,從互聯網向「人機智能」的跨越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我們現在再回到世紀巔峰對決的Uber和滴滴快的。Uber這類軟體是通過人和機器對話的方式,以人為核心發起需求,由機器進行響應的全新模式。這種模式也是人類和人工智慧的第一次深刻握手,在這個信息交互過程中,人類和人工智慧之間將開啟一個全新的連接時代,其開創性可類比為機器與人之間的深度連接和對話:凡呼求即得到,凡尋找即尋見。Ubers開啟的正是這種能夠滿足人類自我中心的人機對話和需求呼叫的商業模式。Uber的商業模式已經是人類商業歷史發展過程中最頂端的商業模式,這種模式超越大數據和可穿戴設備,如下圖。

  

  實際上,Ubers(Uber和滴滴快的等呼叫商業模式總稱的公司)就是在「人機智能時代」到來之前,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進行的數據積累,Ubers已經是一個基於手機的人工智慧和「小機器人」,只是它沒有人的形狀被我們忽略而已,仔細想起來,他是否已經很智能了呢?

  從Ubers的戰略性推動,我們已經可以感受到人類和人工智慧的距離正在被拉近,這種基礎的信息交換已經開始,機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理解人類的生活,而Ubers兇悍的商業競爭手段背後是在掠奪下一個時代的原住民,這個價值不是互聯網的用戶思維可以比擬的。

  巨頭們的諾曼底

  如果上面的討論顯得過於學術的化,我們再來感知一下巨頭們衝鋒的號角和戰鬥的炮火現在如何。多角度看幾個片段:

  片段一:交通工具。應該說在WAR時代到來之前,最早成熟的商業化來自於Vehicle的創新應用,即Uber、無人機、無人駕駛等。這三項是交通工具變革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種形態,其中Uber更多是從智能交通的角度切入,無人機和無人駕駛則是一種結合人工智慧的創新。和以往每次革命中提高動力系統不同,這次的技術革命是從人類能力增強的角度出發的。交通工具的變革,是對人能力的延伸,在「人機智能時代」具備先導作用。交通工具的變革應該在「無人駕駛汽車」或「無人駕駛飛機」的發展走向頂峰。從某種程度上,智能交通更能體現人機融合的深刻變革。

  片段二:VR正在爆發。2016年1月14日,徹頭徹尾的現實主義者高盛發表了一份長達58頁的報告,詳細謳歌了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的未來機遇。高盛認為,這將是下一個大型計算平台,會像電腦出現一樣影響深遠。並且預言2015年VR和AR的硬體軟體營收將達到800億美元,如果迅速跳出小眾走向大眾可以達到1820億美元。更是大膽預測VR和AR在2025年的收入將超過電視機。在枯燥乏味、金錢至上的高盛分析師的眼裡,頭盔式顯示屏將會是另一種計算形勢,它不同於PC和手機,這類設備大多由頭部和手部動作控制。高盛更是充滿想象力的預言了VR可能在九大領域的蓬勃發展,從視頻遊戲到零售,從醫療到房地產各行業都會受到衝擊。看來,新技術讓舊貴族擁有了想象的翅膀。

  片段三:2015年是有史以來人工智慧技術發展最快的一年,DeepMind人工智慧接近破解圍棋,可能會繼「蒙地卡羅樹狀搜索」(Facebook研發的人工智慧演算法)後為人工智慧突破圍棋帶來曙光,這個帶有歷史性標誌性的技術進展背後,人工智慧回復郵件、人工智慧聊天、人工智慧主持人等一系列人工智慧的研究進入應用時代。商業上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是國際創新巨頭IBM將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重組,並且提出「認知時代」的全新戰略,聚焦業務於雲計算和人工智慧,也就是說,IBM是徹底為WAR時代改變商業模式的第一個國際巨頭。回首IBM在近代100年的多次涅槃重生,從這個側面我們也可以感知到新時代的腳步。

  片段四:機器人研究吸引最頂級人才。Andy Rubin(安迪•魯賓),前Google工程副總裁,Android開發的領頭人。依然從Google離職並創立了一個叫Playground Global的公司,公司的使命是做一個機器人版的安卓平台,把機器人的能力模塊化,大大降低成本。這個平台將是「人機智能時代」重要的基礎設施。從這個維度看,這已經完全不是互聯網維度的創新,這多少讓本文開頭那些絞盡腦汁的互聯網精英大跌眼鏡;

  片段五: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列入美國總統報告。2016年2月份奧巴馬總統提交給國會一份435頁沉甸甸的報告,這份報告來自於經濟顧問委員會頂級智慧的聯合呈現。這份報告有一個重要的章節介紹機器人,提到「儘管機器人帶來的實業風險和焦慮情緒無法免除,但是機器人能顯著提升生產力和勞動力增長,佔到10%的GDP增長和16%的勞動生產力增長。報告有一段文字意味深長:「說美國經濟在走下坡路,或者說我們還沒有做出成效,都不是真實情況,真實情況是——以及眾多美國人感到焦慮的原因——是經濟正在以深遠的方式變革,這種變革在大衰退(2007年金融危機)之前很久就開始。今天,科技不只是在取代組裝流水線上的工作,而是在影響任何可以被自動化的工作。」這是一段表面平靜,背後波瀾壯闊的描述,實際上,美國政府和經濟經營已經開始在「人機智能時代」發力,並且大膽的憧憬「美國製造業憑藉機器人得以復興,而機器人技術也開始向服務業和商業轉移,以此解決農業和人口老齡化等方面的問題,支持美國社會發展」,從美國政府的報告中,我們已經看到了機器人在「人機智能時代」的核心價值。回到中國,世界工廠是否會離開機器人的發展而存在?世界工廠,是否可能被機器人工廠取代?這是一個真問題。

  以上五個片段的速攬,或許已經給我們呈現出一個新時代的影子,這個時代的智能已經超越了人和機器,融合了人類和造物主的共同創造,或許這正是「人機智能時代」的神性之所在。

  無法抗拒的改變

  這場人類歷史上最深刻的技術變革,和以往一樣,註定會改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們先做一個極致的想象:一天清晨醒來,你和以往一樣,用帶著VR頭盔的方式迎接朝陽,這是你設定的夏威夷的海灘,雖然窗外北京的霧霾依然沒有消散。你在寬闊的屏幕中打開人工智慧操作系統,根據菜單的指示設定了自己本周在虛擬世界的時間表,以及通過無人駕駛汽車需要出席的聚會。政府規定每周一12點之前必須完成本周工作設定,這樣超級人工智慧才可能給你反饋精準的日程和路線優化建議,從某種程度上,中央人工智慧代表政府,它在憲法的約束下協調每一個人的行動和利益分配。在這樣的世界里再也沒有交通堵塞,因為90%熱衷於科技的人都願意在虛擬世界里接受中央人工智慧的科學安排。只有10%的人類希望保持地球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他們百無聊賴的穿插在灰濛濛城市的街道之間,在中央人工智慧制定的狹窄的生存空間里交談和嬉戲。而他們的閑暇來自於機器人對工作的替代,體力不再是人類的核心價值,更多人類成了提供需求和供給智慧能量的「電池」。

  以上帶有科幻色彩的想象,或許就是下一個時代的極致。這個時代可能在美好中開始,在歡樂中扭曲,在扭曲中重新定義人的價值。不過回歸現實主義,在此刻WAR的發展,幾乎是滿滿的正能量和對生活創造性的改變,以下四個方面可能蘊藏著下一個商業時代的巨大金礦:

  首先,新型交通工具。這將是一個打破汽車、互聯網、軟體、能源、航天和人工智慧等多個產業邊界的全新產業形態,也是一個超級巨無霸的商業機會。出於其戰略性和複雜性,具體那個行業基因的公司可以勝出,目前還難見端倪。

  其次,VR/AI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根據筆者的判斷,這個技術應該最先在娛樂和教育這樣的泛內容產業發展起來,但最終的核心價值在於互聯網操作系統級別的入口整合,後面的VR操作系統開發可能成為下一個Office一樣的生意。

  再次,AI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最先的商業應用應該是在多個行業的大數據處理和商業諮詢,也就是IBM做出的主要判斷方向。其實在Google搜索引擎中和Gmail郵箱中已經廣泛採用了人工智慧技術,不過更加具備人性特質的人工智慧應該在商業諮詢領域取得重大成功。

  最後,Robot機器人。其實,機器人產業的創新並沒有按照很多專家設計那樣在工廠中出現,反而在兒童玩具和老年情感陪護上獲得了廣泛應用。這一點很值得深思,實際上人類對機器人的認同感大大超出我們邏輯推理的排斥心理,那麼大膽推論,機器人產業未來10年最重要的機會應該在家庭機器人的普及。

  以上的敘述,或許對於大部分讀者來說過於瑣碎,有一些內容也比較抽象,推薦看一部叫做《黑客帝國》的電影,這裡面實際上對科技倫理和商業進化有了很深刻的思考。筆者曾經多次品味這部劃時代的科技預言,感受其中人性和人工智慧的戰鬥和糾纏,深深的被美國好萊塢的藝術家折服和震撼。

  人機智能競爭的「戰國時代」已經不限於科幻層面,伴隨著WAR技術內核的飛速發展,這個時代的畫面正在逐漸清晰。用狄更斯的話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無論如何,這個時代真的來了,雖然目前只是以一個商業奇迹的外衣悄然出現。

  我們可以嘲笑蒸汽機,我們可以放棄互聯網,但當我們自身被替代者挑戰的時候,你會無動於衷嗎?請帶著這個問題走進「人機智能」的全新時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9: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