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全世界最關注春晚的不是段子手,而是這群歪果仁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6-2-9 00:42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盼望著,盼望著,大年夜來了,春晚的腳步近了!

  段子手們滿懷興奮,各路彈幕蓄勢待發,屏息等待著他們的年終考核、智力比拼和表情包井噴之夜。

  在電視機前,還有那麼一群特別的歪果仁,他們的臉上洋溢著與中國段子手如出一轍的躍躍欲試。

  

  中國年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許多全球知名的大品牌為了迎接中國猴年推出了特別產品,先來觀賞一組圖片——

  

  這是LV,注意這犀利的小眼神兒,猴犀利。

  

  

  這是Dior,其實吧看久了還挺萌的。

  

  這是阿瑪尼彩妝,看到這包裝能猜到是粉餅嗎?好想把這個牌子的名字倒著念一遍。

  

  這是阿迪達斯!阿迪王說這鍋我不背!

  仰天長嘆,你們是不是對中國元素有什麼深刻的誤解啊!

  農曆新年快到了,猴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也進入了倒計時,不知在這些歪果仁的眼裡,我們一年一度的春晚又是怎樣的呢?

  1歪果仁也看中國春晚嗎?

  在遙遠的Youtube上,能搜到不少歪果仁對春晚雜技表演的驚嘆——

  

  「剛才[嗶——]發生了什麼?」

  「卡特曼是正確的,中國人將接管世界。」

  「就像那句老話,無論你在人生中嘗試做什麼,要知道,總有亞洲人比你做得更完美。」

  「看中國觀眾淡定的表情,似乎在說:這又是一天罷了。」

  

  目瞪口呆.jpg

  美國《僑報》統計,無論是直播重播還是網路視頻,春晚在美國華僑之中有很高的人氣,導致與華僑共事的美國人也表示很想看看中國春晚是怎麼一回事。

  問答網站Quora上就有這樣一條提問:「那些生活在中國,或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外國人是怎麼評價中國春晚的?」

  在中國生活了三年的Shaun Lawson回答:

  「看不懂,尤其是相聲。歌舞表演對我而言基本沒有吸引力。把電視頻道定在春晚,純粹因為我和家人、朋友一起吃晚飯的時候,需要背景音樂和一點偶爾的小談資。

  中國春晚就像是上世紀40到70年代流行的美國音樂劇《小城名流(The Ed Sullivan Show)》的昂貴精緻版,這樣的表演,儘管其中包含著奇特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元素,卻不是現代西方人所普遍欣賞的娛樂節目。」

  

  2老外引以為豪的

  「春晚級」節目

  美國超級碗

  美國「超級碗」:我超級貴!

  中國春晚:我人多過你啊。

  「超級碗」,美國橄欖球聯盟年度冠軍賽,是美國最負盛名、收視率最高的體育盛會,有著「美國春晚」之稱。除了體育比賽,只有頂級明星才有資格出演的中場秀和創意十足的廣告也是「超級碗」超級吸引人的地方。

  麥當娜出道30年後才受邀登上中場秀,儘管根據主辦發的政策,「超級碗」上表演嘉賓都是零酬勞的,然而大腕兒們都十分樂意登上這個舞台。「超級碗」30秒廣告的定價是450萬美金,每秒摺合人民幣九十多萬,儘管如此,各大品牌依舊趨之若鶩。

  每場「超級碗」的收視人數都有一億數千萬,與這麼多年來《泰坦尼克號》觀影人次的總和基本持平。然而,從人數上看,中國春晚的收視人數約為7.5億人,相當於「超級碗」觀眾人數的6.9倍。

  

  截圖來自脫口秀《Last Week Tonight》

  英國RVP

  英國RVP:我有百年歷史,皇室出品,歐洲文藝風向標!

  中國春晚:我們今年開始全國生二胎。

  英國皇家綜藝大匯演(Royal Variery Performance)於每年聖誕節舉行,由英國皇室操辦,成為了貴族與普羅大眾聯繫的橋樑,也是英國當地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影響力覆蓋整個歐洲。

  來自世界各地的演藝明星、音樂舞台劇的頂尖人物和流行樂壇的名人都會參與,他們義務演出,並將收入捐給慈善基金會。

  日本紅白歌會

  日本紅白歌會:瓦達西瓦,霓虹歌壇の閱兵式。

  中國春晚:算了不比人數了,你們收視率多少來著?

  日本每年也有類似春晚的節目,被稱為「紅白歌會」,通過男女歌手比賽的形式來表現日本歌壇的盛況。這是代表日本最高水準的歌唱晚會,至今已經有六十多年的歷史。

  由於「紅白歌會」的節目形式比較單一,不像中國春晚包羅萬象,隨著現代文化娛樂的多樣化,收視率也在慢慢減少,目前收視率維持在40%-50%。

  3中國人怎麼看待自己的春晚?

  2016猴年春晚吉祥物「康康」被公布以後,網路上一片嘩然之聲。

  猴哥在畫家筆下原本長這樣,紅綠黃的配色雖然讓人很容易聯想到交通燈,但眼神靈動,還是能稱得上「猴可愛」的:

  

  3D建模以後成了這樣:

  

  啥玩意兒啊!你要活在《三體》里會被投擲二向箔降維打擊的知道嗎!

  3D「康康」這神一樣的造型迅速引來了鋪天蓋地的吐槽,尤其是臉上的兩坨謎之突起,更被廣大網友戲稱為「猴腮雷」!

  不過,吐槽歸吐槽,期待春晚的年輕人,其實並不在少數。

  

  或者說,大家期待的不是馬拉松一樣的節目,而是和家人團聚在一塊兒,延綿一整夜的熱鬧氣氛。

  我們關注春晚有哪些嘉賓、誰來主持、節目單何時發布,熱烈討論節目構思的懷舊與創新,說到底,這種期待背後,承載的是我們對除夕守歲的文化儀式感。

  小王子在馴養狐狸后的第二天又去看望它。

  「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時間來,」狐狸說,「比如說,你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就會發現幸福的代價應當有一定的儀式。」 

  「儀式是什麼?」小王子問道。

  「這也是經常被遺忘的事情。」狐狸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聖埃克蘇佩里《小王子》

  儀式感是人心與世界的聯繫。

  與過去相比,現在有了更多的娛樂方式,再精彩的節目也只能在我們的客戶端里成為一時的熱度。然而,作為春節期間的一種習慣性陪伴,看春晚,在今天看來,更多了一些對歲月和親情的留戀。

  儘管我們嘲笑吉祥物,吐槽老梗與口誤,甚至對其中傳遞的一些價值觀不以為然,但沒有春晚的春節,終究還是讓人感覺不完整。

  長大以後,突然發覺有些事情,似乎比單純的有趣更重要了。

  千年前,孟浩然寫過這樣一首關於除夕的詩,在天黑以後點起描畫的紅燭,排起守歲的宴席,親朋列坐其次,舊曲新唱,觥籌交錯。許多年後,他遊盪四海,心裡也不是不快樂,只是那過去的場景,卻不再有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6: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