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脫髮的醫學原因與生活原因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6-1-7 06: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脫髮的醫學原因

1.病理性原因

  主要由於病毒、細菌、高熱使毛母細胞受到損傷,抑制了毛母細胞的正常分裂,原因是毛囊處於休克狀態而導致脫髮,如帶炎症的皮膚病、急性傳染病、長期服用某種藥物等等。

  頭部水痘 ,帶狀皰疹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麻風桿菌,結核桿菌,梅毒蒼白螺旋體,以及各種真菌引起的頭癬均可引起脫髮,局部皮膚病變如脂溢性皮炎或感染黴菌寄生蟲等也會造成此類病理性原因的脫髮。

2.物理性原因

  空氣污染物堵塞毛囊,有害輻射等原因導致的脫髮。如X光,長期戴帽子,頭部清洗不夠,長期的電腦工作化療等。

  另外此類脫髮還包括髮型性的脫髮,局部摩擦刺激性脫髮等機械性脫髮,灼傷脫髮和放射性損傷脫髮如編辮子等,日光中紫外線過度照射,經常使用熱吹風沒頭髮也容易變稀少,放射性損傷均可引起脫髮

3.化學性原因

  有害化學物質對頭皮組織。毛囊細胞的損害導致脫髮。如腫瘤病人接受抗癌藥物治療。長期使用某些化學製劑引起的脫髮,燙髮劑,染髮劑等美髮化妝品也是導致脫髮最常見的原因。

4.營養性原因

  這種狀況通常都是患者消化吸收機能障礙造成的營養不良導致脫髮。很多不健康的減肥方法或患者有,慢性消耗性疾病都是此類脫髮的高危人群。

5.肥胖的原因

  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在體內代謝后產生廢物,堵塞毛囊導致脫髮。

6.遺傳性原因

  稱為雄性脫髮,這類患者掉發的過程是逐漸產生的,開始時,頭前額部的頭髮邊緣明顯后縮,頭頂部頭髮稀少,然後逐步發展,最後會發展到只剩下頭後部和頭二側一圈稀疏的頭髮,其男性一般呈顯性遺傳,女性呈隱性遺傳。

脫髮的生活原因

1.長期服用避孕藥

  長期服用避孕藥的女性也會出現脫髮現象,一旦停服,脫髮癥狀可消失。

2.頻繁燙髮、染髮

  頻繁地燙髮和漂染,會對頭髮造成損害以至脫落。因此,不可燙髮過頻或濫用染髮劑。

3.髮型影響

  扎得過緊的馬尾辮、羊角辮和麻花辮以及將頭髮束得緊緊的捲曲帶,長久都會損害髮根造成脫髮。

4.受一些疾病的影響

  某些疾病或先天性疾病所致,皮脂腺分泌過多或皮脂腺分泌性質改變都可引起脫髮。

5.產後脫髮

  由於懷孕時體內分泌出大量的女性荷爾蒙,所以頭髮有充足的成長激素。而產後由於荷爾蒙分泌突然減少,頭髮自然而然就會大量脫落,不過這種現象在產後6個月左右就會恢復正常。

6.高燒導致脫髮

  高燒也會損壞髮根組織,使頭髮大量脫落,特別是持續高燒,對髮根的損壞尤為厲害,不過,在六個月左右後也能恢復正常。

7.心裡壓力過大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競爭的激烈,易使人背負日益沉重的壓力。據研究,壓力與脫髮有密切關係,還會加速人的衰老,使皺紋增加。對此,惟一的對策便是及時卸下重負,讓自己徹底放鬆起來。

8.過度節食

  節食使頭髮缺乏充足的營養補給,頭髮如缺少鐵的攝入,便會枯黃無澤,最後的結果必然導致大量脫髮。因此,要均衡營養,不要盲目節食減肥。

9.熬夜

  熬夜是脫髮的最大兇手之一。

10.減肥

  因為節食而造成的營養不良導致毛囊萎縮而脫髮。

11.食物過咸

  鹽分可造成頭髮內滯留水分過多,影響它的正常生長發育。同時,頭髮里過多的鹽分給細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的場所,易導致頭皮疾病。食鹽太多還會誘發多種皮脂病,造成頭垢增多,加重脫髮。而食鹽過多會加重腎臟的負擔,而腎臟正是頭髮的根源

12.食糖過多也會引起脫髮

  過量的糖在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中,形成大量的有機酸,擾亂頭髮的色素代謝,使頭髮逐漸失去光澤,變得枯黃。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0: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