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靈] 人心向善遍法界 凈土佛道在人間(上)

[複製鏈接]

720

主題

736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5年12月14日盧台長馬來西亞「世界佛友見面會」開示摘要
佛光普照遍馬來,人心向善遍法界,一朝修得菩提來,凈土佛道在人間。(掌聲)要記住,感恩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感恩龍天護法,還有各位嘉賓和法師,以及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佛友和義工們。
這兩天大家都像在天上一樣,開開心心,無憂無慮,沒有煩惱,台長希望這種日子以後要一直有,而且到天上去,跟著觀世音菩薩永遠過這種日子。
師父告訴你們,你們要記住了,佛法真實不虛。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跟菩薩很近,只是菩薩看得見我們,而我們沒有看見他們而已。
上次師父路過新加坡的時候,印尼的山林大火讓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空氣嚴重污染,所以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管是國家也好,家庭也好,一個家只要有一個人生病,全家都受苦。師父知道台灣有一個母親生了食道癌,全家支付昂貴的醫藥費,這個人家裡家境並不是很富裕,一年下來所有的積蓄全部用完了,全家四口人,到最後全部生病。母親不忍心再這麼拖累家庭,有一天趁護士不注意,自己拔掉氧氣瓶就走了。想一想,人生苦短,我們為什麼在人的一生當中,還要不斷地去追求,我們為什麼不能為別人想一想,台長告訴大家,人的一生在哭聲中來到人間,在痛苦當中離開人間,一無所得、一無所獲啊,所以佛法要讓人破迷開悟,要讓你們懂得,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要懂得活在世界上的真諦,要想通,要懂得人生無常啊。(掌聲)
十月底師父在做節目的時候,有一位聽眾打進電話來,她告訴師父,她做了一個不好的夢,她跟她丈夫講了,但她丈夫沒有當回事,最後丈夫被車子壓死了,現在留下了年輕的太太和他的孩子。所以,想一想,知足常樂,就是心靈和身體最重要的良藥。一個能夠知足的人,他會感到幸福,今天如果你們知足了,你們還能活著,你們還能有生命,還能吃得下、睡得著,還能平平安安、無病無災,你們要知足。
我們的心靈和身體要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這種平衡的狀態就是不貪、不求,不是我的我不求,不是我的我不貪,和人打心結,就是說和別人做冤家的話,你會把那些惡深藏在你的心中,你會產生一種毒素,那就叫怨氣,所以,恩怨何時了啊。要懂得,因為心中有恩怨,所以心中才會常煩惱,才會害人的慧命啊。人要懂得用智慧,那除了生命之外,人唯一的最重要的就是慧命。要懂得,一個人如果在生氣、在煩惱的時候,你的慧命就離開你了,所以當一個人在發脾氣的時候,他是沒有智慧的,要懂得智慧靠著自己的慧命,所以當一個人慧命全無,煩惱何時了,我們一定要好好地學習慈悲喜舍,這樣你才會擁有人間的慧命。
師父告訴大家,學佛就是在做人。所以做人做得好的人,學佛就學得成。做人就必須要意念乾淨,如果你的意念很乾凈的話,你的心和意念都是讓你修心圓滿的一個基礎。台長經常跟大家講,一個人每天動一個善良的意念,不動壞腦筋,三百六十五天你就是三百六十五個善良點,你就是一個好人、善良的人;如果當你每天不動好腦筋,但是你每天動一點點的惡念,三百六十五天下來,那你就是一個惡人,所以,累積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要懂得修出人間,我們一定要在人間就修出佛菩薩的這個境界,台長告訴大家,修出人間,得到佛心。佛說,人是苦空無常啊,今天、昨天台長都說到了,人活在世界上,最後是一輩子的受苦,什麼都得不到,就是一個空,最後在這個無常的世界中你就慢慢地離開了。要懂得一切因緣苦空無常也是由你的心生啊,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我們就是要讓自己的心超脫人間的煩惱,超脫人間的貪瞋痴,只有懂得在人間一切皆空,你才能得到人間一切都通。(掌聲)
不修行的人稱為凡夫,凡夫因執著依戀,也就是說非常執著地靠著你的名、利、貪、瞋,你才會犯下罪孽,你才會犯下為名為利的業障。依戀就是說我依靠這些物質的東西,所以人間只要對你有吸引力的東西,或者一種慾望,都會對你造成迷惑,就是不開悟,就是無明習氣,所以你在人間就會退失。修心其實沒有什麼奇迹,師父告訴你們,修心最大的奇迹在於點點滴滴的積累、累積功德,我今天做什麼像菩薩,想什麼像菩薩,說什麼就是菩薩說的話,你會得到一種駕馭自己心的能力和經驗,這樣長此以往,你的心就是一個佛,所以,心佛合一,你才能成為人間的自在佛。(掌聲)
我們現代人急於成長,又哀嘆失去童年,所以,為什麼童年的時候覺得時間過得太慢,急於要長大,覺得時間怎麼過得這麼慢?當我們年紀大的時候,我們又哀嘆時間過得太快,為什麼每天時間像流水一樣過去?想一想,我們在生活當中以健康換來了我們的錢財,不久我們又用錢財換取健康,但是錢財是換不取健康的,對於我們的 未來,我們焦慮不已,卻又不珍惜我們當今自己生活的這個社會,我們不在乎已經擁有的幸福,所以會失去它,現代人在迷茫當中過日子,他們既不活在當下,又沒有活在未來,他們的人彷彿活在從來不會死亡,臨死前又彷彿從來沒有活過一樣,所以,人就是天天為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情後悔,卻從不想怎麼樣來避開自己,讓自己的今後將來不要再產生後悔,記住了,學佛就是要把這些全部地去除,開悟就是要真正明白人生的真諦。(掌聲)
有一個人家裡養了一隻鸚鵡,很可愛。一位朋友到了女主人的家裡,他問女主人:你家的鸚鵡是不是病了?怎麼老在那裡咳嗽,看起來很痛苦的樣子?主人一聽,十分緊張,等客人走了之後,帶著鸚鵡去看獸醫,檢查了半天,鸚鵡一點毛病都沒有,那麼鸚鵡為什麼要咳嗽呢?最後才發現,它並不是真正的在咳嗽,而是在學女主人抽煙很猛的時候,女主人的咳嗽聲音。
學佛人應該知道,現在很多人當生活中出現矛盾或者問題的時候,他們總是先把目光盯在別人的身上,就像剛才那個鸚鵡的女主人一樣,她以為咳嗽是鸚鵡的問題,沒想到是她自身的問題,一般人都是指責對方的錯誤或者過失,也許真正的原因就是在自己身上,只是我們從來都以為自己不會做錯事情,所以,我們根本就不會覺察到自己的毛病,更不會自己去改正它。中華傳統文化中講到,己不正,焉能正人?所以修心必須要自修,然後才能度人,家長在家中的行為舉止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孩子,如果爸爸媽媽像菩薩,孩子一定是個小菩薩,所以,你要像菩薩,你才能讓別人跟著你修。台長奉勸所有出去度別人的人,都要懂得一個道理,我們要度別人,自己首先要像個菩薩,在家裡要想讓先生跟你學,你先要像個菩薩,先生才會感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你們都喜歡聽台長講人生的一些哲學,台長告訴大家,學佛人的一生必須要有智慧的明燈,這盞明燈照耀著智慧,那麼智慧來自於哪裡?來自於一個人的佛性,那麼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就是靠著佛性。台長告訴大家,人的一生有三盞明燈照耀著人生的光明之路,第一盞在心中的明燈是什麼?叫願存高遠,人的一生當中,如果你拚命地求上,你可能會居中;如果你只要求到當中就可以了,你有可能居下;如果你求下,你則一定不入流。就像我們小時候讀書一樣,我要考一百二十分,然後你可能會考一百分一樣,所以,人生起步的時候,我們的願力必須要大,必須要高,必須要遠,我們要學雄鷹展翅高飛,只有這樣,才能激發你生命的潛能、佛陀的智慧,步步為營,逐步走向光明。(掌聲)
人生的第二盞明燈,就是把握當下。當下對我們來講是最重要的,昨日如流水,一去不回頭,對過去空流眼淚徒悲傷,都無濟於事,反而會消沉,讓你的心態變得更加惡劣,浪費了精力;遙不可及的未來虛空飄渺、不切實際,正確的方法就是要活在當下,關注今天,把握當下,這樣你才能修行有為,不枉此生,希望大家每天的修行和修心都是你把握的當下,未來靠的是你的今天,今天不努力,老大徒悲傷,今天就開始做菩薩,未來一定會成菩薩。
人生的第三盞明燈就是永不氣餒,我們在人間會碰到很多的煩惱和業障,人的一生當中有很多無法預料的很多的苦難,猶如層層烏雲鋪天蓋地而來,有時候我們看不到陽光,如果我們修行人看不到佛陀的存在,看不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存在,我們會失去方向。表面看來,這些烏雲十分強大,但一切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的心已經萎靡不振,這正是許多人失敗的根源,一個人的一生當中,無論你從事何種職業,無論你遇到何種人和事,只要你永不氣餒,你就一定有成功的那一天。對學佛的人來說,精進的每一天就是你成佛的每一天。(掌聲)
從前有一個和尚,他對自己的頭腦、學問、智慧非常的自信,他人很聰明,當然他願意跟聰明人打交道,那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他的知識淵博,但是當他遇到那些學識淺薄、思維混亂、說話糾纏不清的師兄師弟時,他就很不耐煩,有時候還會大發脾氣,說他們怎麼還不明白啊,腦子怎麼跟豬一樣。老法師為此批評他很多次,他嘴巴上認錯,可是一遇到類似的情況,他就忍不住要發脾氣,有一天他上山打柴的經歷徹底改變了他對人生的看法和態度。
有一天,他打柴特別的多,心情也特別的好,回去的路上,他累了,他就在小溪邊喝點水,洗把臉,這個時候一隻小猴子過來了,這隻猴子經常到這裡來玩,久而久之,跟這位和尚成了非常好的朋友,但這位和尚想洗把汗水,但他的毛巾還掛在柴但很遠的地方,他很累,就指著柴但說:小猴,幫我拿過來。小猴子很開心,快速跳過去從柴但上拿來一根柴火,跑過來給他。這個和尚覺得非常有趣,他又讓小猴子去拿毛巾,手比劃這方方的,嘴巴里說:毛巾,毛巾,小猴子又竄過去拿來一根木柴給他。和尚笑得更開心了,這次他拿塊石頭丟到柴但上去,告訴小猴子說:我要你拿的就是這塊石頭,接下來呢,小猴子又跑過去,拿回來的還是木柴,而且是非常得意的樣子,好像在說,你看,我多能幹啊,都幫你拿了三次過來了。看著這隻小猴一副得意的樣子,這個和尚笑得前仰後合的,回來之後和尚就把這個事情告訴了方丈。
方丈問他:你跟師弟們講道理,他們聽不明白,你為什麼會發脾氣?但是小猴子聽不明白,你還要覺得很開心呢?怎麼不發脾氣啊?這個和尚說:方丈,小猴子聽不懂,很正常啊,因為它是猴子,可師弟他們是人啊,他們不應該聽不懂我說的道理啊。方丈說:應該?什麼叫應該啊?首先每個人天生的悟性不同,悟性好的人他們有這個優點,悟性差的人,你也不能說這是他們的過錯,就算是悟性相同,後天所處的環境不一樣,人也是不同的。出生在書香門第的人並不是他們的功勞,出生在種田打鐵人家的人也不是他們的過錯啊。就算是環境一樣,你遇到的師父也不一樣啊,遇到一燈和尚,那也並不是你的功勞啊,遇到酒肉和尚,也未必是你的過錯啊,人與人有這麼多的差異,你憑什麼說誰應該能,誰不能啊?這個方丈講話很厲害的,和尚聽到這裡,低著頭不說話了。
方丈接著說:更何況天道無常,人世無常,今天他比你差,你可以看不起他,如果他明天比你強了呢?那個時候他再來看不起你,你的心裡又作如何感受呢?小和尚懺愧地說:師父,我知道自己錯了。方丈搖頭說:不,不,其實你最大的錯並不在於此啊。和尚睜大眼睛說:方丈,那我到底錯在哪裡啊?方丈說:錯在你沒有學著用佛的眼睛去看,用佛的心去想別人。和尚突然覺得似乎領會到一些什麼東西,連忙磕頭說:請師父慈悲教我。方丈微笑著說:你仔細想一想,同樣是不理解你的意思,為什麼你對師弟就這麼發怒?而對小猴子,你卻開懷大笑?他們其實是相同的,而變化的只不過是你自己的心啊。所以,問題並不是出在他們的身上,而是出在你的身上,你不對小猴發怒,因為你是人,它是猴,你比它的智慧高得多,因此你就可以包容它的錯誤,而你的師弟他們是人,你也是人,你的智慧跟他們是同一個檔次,你就包容不了他們的錯誤,如果是佛呢?佛看見師弟們的錯誤,佛菩薩會發怒嗎?佛菩薩當然不會,因為佛的智慧能夠包容一切啊。(掌聲)方丈繼續說:你最大的錯誤在於你沒有試著用佛的心和佛的眼光去觀察世人,用佛的慈悲去憐憫眾生,用佛的智慧去包容他人。你們都聽過台長在廣播里做節目,有的人很有智慧、很開悟,台長跟他講得很深、很開心,有的人什麼都不懂,台長是怎麼對待他們的?台長是苦口婆心啊,要學佛,要用慈悲的心換來人間的真愛。(掌聲)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



**目前,全世界超過七百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9: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