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罵柴靜的貨們都哪去了?中國「環境之春」褪去光環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5-12-16 03: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英國《金融時報》 米強


        「北京之春」——指中國政治相對開明的時期——總是沒有好結果。最著名的一次是在1989年4月,最終以天安門廣場事件收場。

  四分之一多個世紀過後,中國首都發起了一場不怎麼樣的「環境之春」。今年早些時候北京多次迎來清澈的藍天,甚至綠色和平(Greenpeace)都報道稱,北京出了名的空氣污染有了轉好趨勢。

  但就像以前那麼多次的政治之春一樣,北京的「環境之春」似乎突然開始褪去光環。

  就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巴黎參加氣候大會之際,北京的「空氣末日」又回來了。衡量空氣中危險顆粒物濃度的PM2.5讀數,150表示「不健康」 (unhealthy),200表示「很不健康」(very unhealthy),300表示「危險」(hazardous)。習近平在巴黎逗留期間,北京的PM2.5讀數一路升高至爆表,達到了500。

  儘管這次嚴重空氣污染對公眾健康構成了明顯的現實威脅,但習近平手下的官員們並沒有啟動北京歷史上首個空氣污染紅色預警。紅色預警要求工廠關門、建築停工和交通工具減少出行。

  公眾的懷疑情緒大爆發。官員們是擔心在習近平在巴黎與其他國家領導人就減排目標進行談判時發布預警會使他難堪嗎?還是擔心在當前竭力支撐經濟增長之際發布預警會切實地影響到經濟?或者二者兼有?

  不管他們按兵不動的理由是什麼,他們很快就明白了情況。12月7日,在習近平回京幾天之後,北京市政府宣布了空氣污染紅色預警,儘管污染狀況沒有一周前嚴重,當時PM2.5一直在危險的300左右徘徊,而不是空氣末日時的500。上周四,大風最終幫助吹散霧霾,恢復了藍天。

  公眾越來越意識到,與政府的環境政策相比,大風與北京空氣清潔與否更加息息相關。這讓人尷尬,尤其是考慮到去年李克強總理宣布打響一場「治理污染的戰爭」。

  李克強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另一個重要的政策領域出現信任缺失,尤其是在今夏救市成效不大和人民幣「一次性」貶值導致政府管理經濟的能力受到質疑之後。但是,這或許正是他所面對的局面。

  幾年前,北京居民偶爾還批評外國人戴防毒面具,丟這個美麗城市的面子。如今,人們經常看到中國媽媽說服年幼的子女戴上討厭的防護口罩,充分說明他們缺乏信心,這隻會讓執政黨更加擔心。

  沒有證據表明公眾在污染問題上的不滿將演變到失去控制,乃至對一黨統治構成挑戰。即便到那時,黨國的壓制能力仍是十分巨大的。截止上周四(國際人權日),大約25名在今夏被警方逮捕的中國維權律師仍在被羈押中。

  上周原本可能只是北京又一個空氣不好的星期,而前所未有的紅色預警讓這周成為了國際媒體報道的對象。許多人將其解讀為習近平和李克強決心不惜一切名譽和經濟成本解決中國環境危機的積極信號。

  但人們在3月份也說過類似的話,當時有關污染的紀錄片《穹頂之下》迅速流傳開來,一些人因此將之奉為可與蕾切爾•卡森(Rachel Carson)1962年的著作《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相比的作品,人們認為正是後者改變了美國的環境意識。然而,沒過多久政府就開始從網路上刪除這部影片,並且查禁對這部影片的引用。

  中國官員關於採取更嚴厲環保措施的承諾很快就受到檢驗。一款受歡迎的污染預測應用——「愛呼吸」上周預計北京周末又會遭遇一輪嚴重空氣污染。

0

主題

968

帖子

339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92
沙發
西部華人 發表於 2015-12-16 07:17 | 只看該作者
罵人的都在霧霾里埋著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1: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