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習近平將親赴互聯網大會 致辭規格有所提升

[複製鏈接]

370

主題

370

帖子

2325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ingoom03 發表於 2015-12-10 16: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5年12月9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負責同志介紹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有關情況及籌備工作進展,並答記者問。圖為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回答記者問題。記者 楊同賀 攝
  【學習小組按】
  9日上午10時,中國政府最高新聞發布平台,國新辦發布會。
  國新辦副主任郭衛民親自主持,他旁邊還坐著網信辦主任魯煒。從出席發布的人員配備,已經可以看出這次發布的信息,非同一般。
  果然,一條重磅信息迅速從會場傳遍互聯網——12月16日至18日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習近平總書記要親自出席,並在開幕式上致辭。相比去年第一屆大會,習總致賀詞的規格,此次顯然又有提升。
  時近年底,大家都感到很忙,各種過去要盤點要總結,各種未來要謀划要迎接。所以,大家也肯定知道,習總的年底會更忙。剛剛結束一輪旋風外交,國內還有許多重要會議、各種重要公務活動。能讓他親自出京出席這個會議,可見習總對這件事情有多重視。
  我們知道,習總本人對互聯網非常重視,在國際國內不同的場合,他都對這個問題有過重要論述。仔細梳理分析,學習小組(微信號:xuexixiaozu)發現,習總對互聯網問題的論述,有一條嚴謹的邏輯鏈條:
  一、大勢判斷:互聯網是世界潮流,中國要順勢有為
  一個毫無疑問的事實是,互聯網已經融入世界的方方面面,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對中國而言,互聯網帶來的改變更是異常明顯,網路甚至移動互聯走進千家萬戶,中國已經是一個名符其實的網路大國。
  因此,在2012年12月7日,習近平參觀考察騰訊公司時就指出:「現在人類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這樣一個歷史階段,這是一個世界潮流,而且這個互聯網時代對人類的生活、生產、生產力的發展都具有很大的進步推動作用。」
  他也清楚地指出,「我們在自主創新方面還相對落後,區域和城鄉差異比較明顯,特別是人均帶寬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國內互聯網發展瓶頸仍然較為突出。」
  正因為大勢如此,中國在這個歷史進程中,必須順勢而上,有所作為。所以,網路強國的目標才水到渠成。
   二、網路強國:技術、人才、安全,都不能少
  要建設網路強國,什麼最重要?借電影台詞說,21世紀什麼最珍貴?人才!
  2014年2月27日,習總主持召開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時對此高度強調,「建設網路強國,要把人才資源匯聚起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要培養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網路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水平創新團隊。」
  除了人才,還有自主技術。在同一會議上,習總說「建設網路強國,要有自己的技術,有過硬的技術。」「網路信息是跨國界流動的……信息掌握的多寡成為國家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誌。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程度決定著信息化發展水平,要加強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信息採集、處理、傳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因此,「要制定全面的信息技術、網路技術研究發展戰略,下大氣力解決科研成果轉化問題。要出台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讓他們成為技術創新主體,成為信息產業發展主體。」
  而此前視察騰訊時,習總也表示,通過技術有效佔有數據、分析數據,對現代治理很有價值,「我看到你們做的工作都是很重要的,比如在這樣的海量信息中,你們佔有了最充分的數據,然後可以做出最客觀、精準的分析。這方面對政府提供的建議是很有價值的。」
  網路安全更是必不可少。「當今世界,互聯網發展對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戰,必須認真應對。」所以,我們是網路大國,但是網路強國嗎?如果在網路安全問題上沒有可靠的保障,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就不可能有底氣。
  三、網路輿論:網路環境要治理,融合發展要創新
  說到網路輿論,習總說過的最著名的一個詞就是「重中之重」。而且,他對這個問題的難度,有著充分估計。2013年8月19日,習近平在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說,要依法加強網路社會管理,使我們的網路空間清朗起來。「做這項工作不容易,但再難也要做。」
  注意,習總在網路治理問題上,多次高度強調了「依法」的重要性,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習總指出,「要抓緊制定立法規劃,完善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等法律法規,依法治理網路空間,維護公民合法權益。」
  此外,對於網上輿論工作,習總也非常看重創新的意義。2014年8月18日,習總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組第四次會議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媒體的融合發展。會議提出要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強化互聯網思維。還要求「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
   四、國際合作:要多邊,要民主,還要透明
  梳理最近一段時間習總在外事場合的演講,不難發現,互聯網是他常談的一個問題。這裡,他既強調信息主權,也強調國際合作,既強調相互尊重,也強調共同安全。
  在巴西國會演講,習總說,「雖然互聯網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徵,但每一個國家在信息領域的主權權益都不應受到侵犯,互聯網技術再發展也不能侵犯他國的信息主權。在信息領域沒有雙重標準,各國都有權維護自己的信息安全,不能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一部分國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國家不安全,更不能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
  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書面採訪時,習總說,「中國是網路安全的堅定維護者。中國是黑客攻擊的受害國。中國政府不會以任何形式參與、鼓勵或支持企業從事竊取商業秘密行為。不論是網路商業竊密,還是對政府網路發起黑客攻擊,都是違法犯罪行為,都應該根據法律和相關國際公約予以打擊。中美雙方在網路安全上有共同關切,我們願同美方加強合作。」
  出席中美互聯網論壇,習總說,「中國倡導的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主張各國制定符合自身國情的網路公共政策,我們重視發揮互聯網對經濟建設的推動作用,實施互聯網+政策,鼓勵更多產業利用互聯網實現更好發展。」
  而努力的方向,就正如去年習總給第一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賀詞中所說的——
  「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
  附:出席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部分嘉賓名單
  這一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主題是「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學習小組可能會提前去踩踩點,也可能出現在會場,到時候與組員們共享。
  這次大會,由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並首次增加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國際電信聯盟、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世界經濟論壇等4家重要國際組織作為協辦單位。
  到會的將有2000多名嘉賓,中外嘉賓約各佔百分之五十。
  1.政府代表。有8位外國領導人、近50位外國部長級官員參會,包括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哈薩克總理馬西莫夫、吉爾吉斯斯坦總理薩里耶夫、塔吉克總理拉蘇爾佐達、烏茲別克第一副總理阿濟莫夫、湯加副首相肖西•索瓦萊尼、剛果(金) 副總理兼郵政、電信與信息通信新技術部長托馬斯•盧哈卡•洛森喬拉等。
  2.國際組織代表。聯合國副秘書長吳紅波、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弗朗西斯•高銳、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克勞斯•施瓦布、全球互聯網治理聯盟理事會聯合主席、ICANN總裁法迪•切哈德、亞投行候任行長金立群、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主席霍華德•邁克、歐洲信息和通信系統標準化協會秘書長伊什特萬•賽貝斯戴恩、互聯網治理全球委員會副主任戈登•史密斯、APNIC(亞太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秘書長保羅•威爾遜、APTLD(亞太地區頂級域名協會)總經理萊昂尼德•托多洛夫、GSMA(全球移動通信協會)首席執行官約翰•霍夫曼、國際數字政府學會主席特麗莎•帕爾多、中歐數字協會主席魯乙己、國際互聯網基金會非洲區域協調員聶娜•諾瓦卡瑪等20多個重要國際組織負責人。
  3.國外互聯網企業領軍人物。雅虎創始人、聯想集團獨立非執行董事楊致遠、諾基亞公司董事長李思拓、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蘋果公司副總裁戈峻、高通全球執行副總裁、首席技術官馬特•格羅布、甲骨文公司高級副總裁、甲骨文中國公司董事總經理李翰璋、思科全球副總裁多米尼克•斯科特、彭博全球執行副總裁凱文•謝奇、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IDG全球常務副總裁、亞洲區總裁、創始合伙人熊曉鴿、亞馬遜AWS全球副總裁容永康、領英執行主席、聯合創始人里德•霍夫曼、空中食宿首席執行官布萊恩•切斯奇、卡巴斯基實驗室創始人尤金•卡巴斯基、麥肯錫全球高級副總裁凱文•斯內德、IBM大中華區副總裁、首席營銷官周憶、SAP高級副總裁、SAP大中華區聯席總經理李強、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數字化工廠集團總經理王海濱、ARM 公司全球副總裁史蒂文•派特森、尼爾森大中華區總裁嚴璇、三星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張元基、新加坡鴻基大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牛大鴻、美銀美林中國區主席、行政總裁任克英、軟銀中國資本管理合伙人宋安瀾、布萊爾資本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吉姆•布萊爾等。
  4.港澳台嘉賓。香港特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香港特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楊德斌、全國政協常委、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鳳凰網首席執行官劉爽 、鳳凰衛視主持人吳小莉、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文宏武、星島報業集團副總裁、流動媒體集團董事總經理王運豐、澳門特區政府行政長官辦公室顧問余文峰、澳門電訊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潘福禧、全國政協委員、澳門街坊總會理事長吳小麗、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總裁蔡紹中、鴻海集團董事長、富士康科技集團首席執行官郭台銘、台銀金控董事長、台灣銀行公會理事長李紀珠、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銘、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中華電信董事長蔡力行、東森電視台總經理張憶芬等。
  5.國內著名企業家。全球互聯網治理聯盟理事會聯合主席、阿里巴巴創始人、董事局執行主席馬雲、百度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李彥宏、百度總裁張亞勤、騰訊董事長、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京東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小米科技董事長、首席執行官雷軍、聯想控股董事長、聯想集團董事局名譽主席柳傳志、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史立榮、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蔣亞非、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宗慶后、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書福等。
  6.院士、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總工程師吳曼青、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德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首席科學家楊小牛、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量子物理研究領軍人物潘建偉、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曹淑敏、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彭龍、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校長曹詩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原黨委書記、校長程琳 、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宏仁、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文化創新與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於丹、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互聯網名人堂創新者錢華林等。
  7.國外智庫學者。互聯網之父、信息高速公路概念創立人、國際互聯網名人堂入選者羅伯特•卡恩、互聯網名人堂獲獎者保羅•維塞、德國互聯網之父、互聯網名人堂先驅者維納•措恩、美國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詹姆斯•路易斯、美國東西方研究所高級副總裁布魯斯•麥康奈爾、維基百科創始人之一、互聯網名人堂創新者吉米•威爾士、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荷蘭海牙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亞歷山大•克里姆伯格、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成、好萊塢導演、《神秘中國》製片人克里斯•里比、匈牙利地緣政治委員會主席伊斯特萬•品特、韓國電子與電信研究所(ERTI)主席金興南等。
  8.大學生代表。大會還為青年人搭建舞台,將舉辦中美大學生論壇,60多名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華盛頓大學等美國大學生代表和中國著名大學的學生代表參會。(來源:學習小組)

4

主題

1770

帖子

200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03
9
bvkqa117 發表於 2015-12-12 23:12 | 只看該作者
此帖僅作者可見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1781

帖子

200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05
8
pztboy 發表於 2015-12-11 18:03 | 只看該作者
此帖僅作者可見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1999

帖子

243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36
7
ppooiiuu 發表於 2015-12-10 20:34 | 只看該作者
此帖僅作者可見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593

帖子

1797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97
6
pzt666666 發表於 2015-12-10 19:34 | 只看該作者
此帖僅作者可見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1781

帖子

200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05
5
pztboy 發表於 2015-12-10 18:34 | 只看該作者
此帖僅作者可見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1781

帖子

200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05
4
pztboy 發表於 2015-12-10 17:34 | 只看該作者
此帖僅作者可見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593

帖子

1797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97
3
pzt666666 發表於 2015-12-10 16:34 | 只看該作者
此帖僅作者可見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1781

帖子

200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05
沙發
pztboy 發表於 2015-12-10 16:13 | 只看該作者
此帖僅作者可見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09: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