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懂得放棄和改變的女人,可以一輩子做女孩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5-12-7 00:14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載:微口

  懂得放棄和改變的女人,

  即使不再漂亮,不再年輕,

  仍然可以一輩子做女孩!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意識到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

  我不想再待在婚姻中。我不想住在這棟大房子里。我不想生孩子。

  我三十一歲。我先生和我——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已八年,結婚已六年——一生的共同期望是,在過了「老態龍鍾」的三十歲后,我願意定下心來養兒育女。我們雙方都預料,到時候我會開始厭倦旅行,樂於住在一個忙碌的大家庭里,家裡塞滿孩子和自製拼被,後院有花園,爐子上燉著一鍋溫馨的食物。(這一幅圖畫是對我母親的準確寫照,是一個生動的指標:它指出要在我自己和撫養我的女強人之間作出區分,而這對我而言是多麼困難。)

  然而我震驚地發現,自己一點都不想要這些東西。反而,在我的二十幾歲年代要走入尾聲,將面臨死刑般的「三十」大限時,我發現自己不想懷孕。我一直等著想生孩子,卻沒有發生。相信我,我知道想要一樣東西的感覺,我深知渴望是什麼感受。但我感受不到。再說,我不斷想起我姐姐在哺育第一胎時告訴過我的話:「生小孩就像在你臉上刺青,做之前一定得確定你想這麼做。」

  

  我在這裡,我能為你做什麼?

  你在森林中迷失的時候,有時得花一陣子時間才明白自己迷了路。很長一段時間,你可以說服自己只是偏離步道幾米距離,隨時都可能找到返回步道起點的路。而後夜幕一再降臨,你仍不清楚自己的方位,此時你不得不承認自己已遠離步道,甚至不再知道太陽從哪邊升起。

  我承擔我的抑鬱,就像它是我生命中的一搏,事實也確實是如此。

  在我遇上麻煩時,我一直希望另一個人能告訴我一切。我在紙上寫給自己這段話:

  

  我在這裡。我愛你。我不管你是否必須徹夜哭泣,我會跟你待在一起。你若需要再度服藥,就服吧——我還是一樣愛你。你若不需要藥物,我也會愛你。無論你做什麼,都不會失去我的愛。我會保護你,至死不渝,在你死後,我仍會保護你。我比「抑鬱」強大,比「寂寞」勇敢,沒有任何事能讓我精疲力竭。

  

  

  


  心傷也不是壞事,說明你曾經付出過。

  有時為愛失去平衡也是平衡生活的一部分。

  上癮是每一個以迷戀為基礎的愛情故事所具有的特徵。

  起初你情感的對象帶給你如夢似幻般的感覺,那種你連想都不敢想的轟轟烈烈的愛意和激情。很快你開始像個充滿渴求的癮君子一樣渴望那種殷勤。當激情不再,你變得心煩意亂,神經兮兮,更別提你對那個毒販子的怨恨了,是他當初引你上癮,而如今他卻不肯把上好的貨賣給你。該死的!他以前可是分文不收的。

  我看著奧古斯都廟,我想,或許我的生活不會真的那麼混亂不堪。混亂的是這個世界,給我們帶來無人能夠預期的變化。奧古斯都廟告誡我,切勿死守我是什麼人、我代表什麼、我屬於誰,或我曾想讓自己有什麼表現的固執想法。昨天我對某人來說或許是壯麗的古迹,這也是真的——但明天我可能就會成為煙火倉庫。即使在這座「永恆之城」中,沉默的奧古斯都廟告訴我,一個人始終必須為動蕩騷亂的變化做好準備。

  

  電影《美食、戀愛、祈禱》劇照

  面對世界的瘋狂,我能做什麼?

  「人生何以如此瘋狂?」隔天我問我的藥師。

  他答道:「Bhuta ia,dewa ia.」

  「什麼意思?」

  「人是魔鬼,也是神。」

  黑暗與光明的元素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同時存在,善意或惡念的引發有賴個人(或家庭、或社會)的決定。地球的瘋狂多半出於人類難以和自己達到善意的平衡,而瘋狂(集體的和個人的)則引發惡果。

  「那麼對於世界的瘋狂,我們該怎麼做?」

  「什麼也不做,這是世界的本質,是天命。只要擔心自己的瘋狂就行了——讓自己平靜。」

  六種零故障心碎治療法

  

  


  維他命E

  睡眠充足

  攝取充足的水

  遠離你原來所愛的人

  禪坐

  心中認定這是自己的命

  一種簡單的禪修法——「靜坐微笑」

  臉微笑,心微笑,好能量就來找你,驅走臟能量。

  別太急,別太費勁。太嚴肅會讓自己生病。微笑能喚來好能量。

  就像自己有四條腿一樣腳踏實地。那樣的話,你就能在這個世上安穩下來。還有,不要用腦子看待凡世,要用心去看。那樣,你才會了解上帝。

  

  或許你是一個正在尋找自己的關鍵詞的女人

  最終,我開始相信我稱之為「尋求物理學」的理論,這是一種跟萬有引力一樣真實的自然界的力量。

  尋求物理學的法則是這樣的:如果你有足夠的勇氣拋開你所熟悉和讓你安心的一切,包括你的家、你的痛苦、你的怨念,開始一段真理尋求之旅——外在的內在的都可以——如果你真的願意把旅途中所經歷的一切都看成一種暗示,如果你把旅途中遇見的人都當成導師,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準備好去面對並原諒你身上並不討喜的特質,那麼真理就不會離你太遠。

  通過自身的經歷,我不禁開始相信這一法則。我找到了我的關鍵詞。它的意思是:「我們跨越過去吧!」

  作者 | 伊麗莎白·吉爾伯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12: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