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胡耀邦為何選擇葬在遙遠的共青城

[複製鏈接]

913

主題

1134

帖子

6398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3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我為人父 發表於 2015-11-26 15: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已故的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領導人胡耀邦(1915—1989年,湖南瀏陽人)去世以後,他的墓地最終選在了江西共青城,而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北京八寶山。為什麼他最後選擇安息在遙遠的共青城呢?這個墓地是怎麼找到的呢?是誰去選的墓地呢?這個墓地究竟好不好呢?目前是怎樣一個狀況呢?

  已故的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領導人胡耀邦(1915—1989年,湖南瀏陽人)去世以後,他的墓地最終選在了江西共青城,而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北京八寶山。為什麼他最後選擇安息在遙遠的共青城呢?這個墓地是怎麼找到的呢?是誰去選的墓地呢?這個墓地究竟好不好呢?目前是怎樣一個狀況呢?

  胡耀邦選擇安息在共青城,似乎冥冥中自有天意,上天早就已經如此安排好了。若溯源起歷史來,胡耀邦與共青城還有著非常深厚的淵源。

  江西共青城是上世紀50年代由一批共青團員共同開闢建設的,位於廬山南麓、鄱陽湖西畔,南昌與九江之間,昌九工業走廊中段,被稱為「鄱陽湖畔的明珠、京九線上的名城」。其前身是1955年上海青年志願者創建的共青社。1992年,江西省政府為加速昌九工業走廊建設,批准成立江西省共青開放開發區,並賦予省級利用外資審批權。2010年9月被國務院正式批准為縣級市。

  1955年以前,這裡的名字是江西省德安縣米糧鋪拖溝嶺。1955年10月18日,98個上海年輕人來到這片他們將為之奮鬥的土地。沒有房屋,先搭建茅棚;沒有糧食,就開墾荒地。白天開荒,晚上燃起篝火,載歌載舞。歡樂的喧鬧聲打破了這裡荒蕪的寂靜。僅40天過後,時任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胡耀邦專程前來看望他們,並在墾荒隊臨時搭建的茅棚前,用竹枝夾著衛生棉球為他們題寫社名「共青社」。從那天起,這裡的名字便是「共青」。

  當時,黨中央剛決定把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改稱共產主義青年團。胡耀邦的到來和題詞,給這些上海青年以極大的鼓舞。大家高呼著「茅棚萬歲!」胡耀邦卻馬上嚴肅地說:「茅棚不能萬歲,頂多只能3歲。希望你們把荒地變成良田,能在這裡建起一個小上海!」從此,將荒地建成現代化城市,成為一代代墾荒人共同的奮鬥目標。

  1978年9月26日,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紀檢委第三書記、中央宣傳部部長、中央委員會秘書長鬍耀邦在北京聽取了共青代表的彙報,欣然提名命筆其為「共青墾殖場」。新的名字,總是代表著新的發展。在新的時代中,新一代共青人如魚得水,大展拳腳。1984年12月12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第二次親臨共青,看到初具規模的城市,高興地題贈了「共青城」這個新名字。

  也就是1984年在共青城那次,有一天胡耀邦在散步時,跟他的私人秘書李漢平說:「我死以後不去八寶山,那個地方太吵了。」然後又接著說,「我看共青城這個地方不錯,安靜卻不輸氣勢。」李漢平便把這句話深深地記住了。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大家看看地圖就知道,其實江西共青城與胡耀邦的老家湖南瀏陽,幾乎是在同一條緯度上,離得並不太遠,直線距離也就是兩三百公里。兩地的地形地勢、山水風景、氣溫氣候、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方言風俗,基本上也是一樣的。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在北京病逝,遺體被火化。整整1年之後,即1990年4月15日,其骨灰就被安葬在了共青城。據說在墓地的選址過程當中,李漢平很快把胡耀邦生前的遺願告訴了他的家人;而墓址具體選在共青城的什麼地方,則是由胡耀邦的長子胡德平確定的。

  胡德平到共青城給父親選擇具體的安息地這一過程,亦充滿了神秘色彩。據胡德平描述,當他拿著父親的照片找墓址時,走到現在選址的地方,突然天降大雨,他們趕緊找地方避雨,一陣雨過後天就放晴了,一束太陽光照在了這個地方。當時胡德平猛然醒悟,覺得這是父親在顯靈,告訴他們這就是他老人家想要安息的地方。儘管這裡面有很多未可知的東西,但是不管怎麼樣,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他們就把墓地定在了這裡。

  沒想到,胡耀邦的墓地後來為江西共青城提供了豐富的旅遊資源,不少遊客和當地人都會去拜祭胡耀邦墓,這成為共青城的一道亮麗風景。胡耀邦可能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百年之後的安息地,竟然還能拉動當地的經濟,造福一方百姓。如果他泉下有知,也應該會感到欣慰吧!

  有朋友曾去過共青城,見過胡耀邦的墓地,告訴我說還真是不錯,背靠著非常有氣魄的山峰,眼前視野非常開闊,環境優美,再也沒有誰能選出這樣一個好地方來。現在墓地腳下的山坡,已經被人建成了高爾夫,這樣就可以把綠地永久地保護住。

  當地的網站,也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著它的美麗和富饒:「共青城作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和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山清水秀,風景迷人,森林覆蓋率達50%以上,人均綠地佔有率30.7%。耀邦陵園,松柏蒼翠;高爾夫球場,綠草如茵;航天功臣閣,典雅秀麗;千年甘露寺,曲徑通幽。野生動物園、富華山景區等景區景點串珠成鏈,與廬山、柘林湖構成九江黃金旅遊線路。濱湖風光、珍禽白鶴等自然景觀和青年文化、湖鮮美食的人文特色相互媲美,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校園內,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綠樹繁花香飄四季,桔成園、桃成片、竹成林,現代化樓房錯落有致,環境幽雅,文化底蘊深厚。」在緬懷經歷過人生大起大落的胡耀邦的同時,希望這位長輩能在這樣的美景中安靜地休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3: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