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許億:習馬會,一場事先張揚的偶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oshiyu 發表於 2015-11-4 15: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開明宗義,任何兩岸的和平接觸都是值得鼓勵的,雖然應該允許不同意見的存在。但有些東西,明擺著於大家無益,也就不宜多過提倡。我們評論兩岸的接觸,應該只以實際是不是有益,以及實際有多大益處為考量,而不是一拍兩散,毅然決然打死不回頭的態度來看問題,這樣看問題,只會自討沒趣。另談論事情應該以差不多的價值觀判斷為首要前提。沒有共同認識,確實不能心平氣和的討論下去。
       習馬會這個消息有些突如其來,就目前的資訊來看,消息的透露都有點被人故意泄露的意思。消息一出,輿論沸揚,馬政府連夜新聞聲明,表示不簽署任何協議,不新聞公報等等。雖然兩岸領導人首度正面接觸,不公報不簽署協議也在情理之中。本來習馬會的意義也不在這些具體事宜。但就馬政府這麼一說以後,等於自己先給自己緩衝,降低大家的期待,也等於在消弱見面的意義之重大。說真的,很不嚴肅,也不妥。今天,民進黨毫不猶豫的發布杯葛的七點質疑的聲明,為習馬會添堵。
       另外,單方面說明,應該不符合前期雙方議定之規矩。大陸這邊第一時間,只說樂見,卻不具體承認。也說明,大家的步驟並不一致。今天張志軍出來說明,並透露前期接觸之細節。也算擺脫被動,爭取主動。
       以上只是我根據昨晚兩岸新聞的推斷,所以也無需當真。也或者就是大家談好的,就用這麼樣的手法發布這個新聞。但這麼重大的事件,不用正式新聞發布的形式,而是答詢的方式透露出來,實在有那麼一點點小家子氣。
       但是話說回來,就目前透露的見面形式看來,雙方也就是一場計劃好的偶遇而已。也確實不好用正式的新聞說明,這未來發生的「偶然性」遇見。劍走偏鋒,曲徑通幽。也算提前引爆新聞點。使輿論重視。
       習馬會的意義在於兩岸領導人49年以後首度接觸的破冰。象徵意義重大,但對於實際效果來說,還是值得商榷。馬英九第一任的時候,其實最值得雙方見個面。當然那時候是胡錦濤。但馬當時,順風順水,也沒有與大陸領導人見面的慾望(甚至好像他提出過任內不見的承諾),他的三不主張,也確實讓大陸高興不起來,到第二任的時候,先期也是值得見也有條件見,但可惜還是不見,到馬想見的時候,已經在太陽花之後了,民望大跌。馬英九想在APEC會議上見習以振作聲望,這種在國際性會議上見面,以提升自己地位的做法可惜被大陸識破了,從而破局。氣得馬回去公開大講一大堆民主自由之類的敏感詞。大陸這邊也不客氣的回罵過去。但情緒抵不過現實。
       如今習目前還在在上升階段。但馬明顯已經是下坡路的尾端。民望也好,政績也好,都已經掉到谷底。這時候習會馬,只能說岸上人伸手拉下落水人。雖不至於被拉下水,但拉上來又有何用?有說,可以提振國民黨目前低迷的選情,但說真的,與其人救不如自救,國民黨剛剛同室操戈換掉正牌候選人洪秀柱,現在朱立倫王金平又陷入內鬥的口水戰之中。爛到不可救藥,外部再大的利好,也擺不平內部一肚子爛賬。所以推測,即將發生的習馬會,對於兩岸民心的提振與過去胡連會還是要有差距的。
       說多一句,以國民黨在台灣政局之讓弱勢,如今安排兩岸領導人見面,卻不與在野黨商議,似乎也不合適,不免又落人口實,難免不被輿論杯葛掉入兩岸關係國共密室談判的老路子上去了。
       但即便如此,意義也不是針對單方面的,對於大陸方面而言,經濟局面困頓,反腐反到觸目驚心,也漸漸失去前期那種鼓舞人心的作用。更關鍵的是,最近南海的局勢也走入僵局。所以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另起一行,寫個新故事,也是有必要的。這時候入手兩岸領導人見面,至少提振一下沿海概念的股票。合情合理。搞得好,說不定還真能拿兩塊和平獎回來。豐富我國獲獎者除了流亡,坐牢,體制外,不支聲以外另有大隻佬的物態多樣性。也算一善。
       最後結論:
       首先,樂觀其成,但也不必抱有大多幻想。
       其次,團結朋友,但還是要爭取敵人。假如國民黨確實成了明日黃花,那麼對付民進黨,是用拳頭還是鮮花呢?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20: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