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的核戰略
上周三,英媒報道稱,巴基斯坦外交部長阿齊茲·喬杜里周一在華盛頓舉行的一場記者會上透露,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將在22日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面時坦承,巴基斯坦已發展和部署用於戰場的戰術核武器,用以嚇阻印度稱為「冷啟動」的常規武器攻擊。消息一出,所謂巴基斯坦首都公布自己裝備戰術核武器的大標題已經滿網路都是了。
傳統上說,戰術核武器是指將核武器根據用途分為戰術級別,用於直接支援陸、海、空戰場作戰,打擊敵方戰役戰術縱深內重要目標的核武器。相較於戰略核武器,後者是一般意義上的核武器範疇,為大當量的核武器和遠射程,前者則屬於小當量和近射程。但在當代條件下,對於除了美俄之外的大多數國家,所謂的戰略和戰術核武器的分歧,往往沒有那麼明晰和直接的劃定。
早期的核武器威力和體積都堪稱巨大,加之數量有限,當時的使用者,即聯合國五常往往將其用於攻擊對方的大城市。而核武器小型化后,美蘇均不約而同開始用它來執行對敵方常規力量的打擊——美國製造戰術核彈攻擊蘇聯核潛艇和裝甲集群,蘇聯則用戰術核武器反擊美國航母或者在西德用來打擊北約前沿據點並順帶實施電子干擾。不過對於戰術核武器的使用向來存在著諸多顧慮。幾乎所有軍事觀察家都承認,想要只使用戰術核武器而不引發核大戰的想法實在是圖樣圖森破,因此戰略戰術核武器的區別主要還是描述其射程和當量,不過有時候,戰略核武器和戰術核武器還可能出現某些程度的倒掛:冷戰時期,蘇聯研製的反艦彈道導彈由於精度誤差要達到200-300米,因此乾脆計劃為其搭配1000萬噸當量的大型核彈頭,其威力遠遠超出一般的戰略核武器。
蘇聯曾經設計過採用大型核彈頭的反艦彈道導彈
不過對於小國而言,由於國土縱深小,抗打擊能力弱,加上擁有的核武器數量有限,其主要的假想敵又多是其鄰國,因此在核武器的選擇上,會有明顯模糊戰略和戰術核武器區別的傾向。對以色列來說,射程上千公里能夠打擊到開羅的核武器就算戰略武器;對巴基斯坦而言,射程幾百公里,能夠炸到新德里就是戰略核武器;對朝鮮,哪怕核武器的射程只有100公里,能夠摧毀漢城核心城區,那自然也是戰略核武器……更極端一點,如果美國入侵朝鮮,哪怕是埋在地里的核地雷,射程為零,同樣也是戰略核武器!
巴基斯坦的核武庫本來數量就十分有限,其早期研製的核彈頭當量也不大,基本同廣島原子彈的爆炸威力相當,大約在 2萬噸TNT當量左右,由於爆炸範圍有限,這樣的核彈頭也可以作為戰術核武器使用攻擊大規模地面集群目標。從這個角度看,巴基斯坦所謂的戰術核武器可能並非指射程,而更加強調該國製造低當量核武器的能力。不過從戰爭的角度看,所謂戰術核武器對印巴兩國同樣具備戰略意義——印巴軍隊都是主要裝備高度依賴進口的「一次性軍隊」,一枚核彈要是在關鍵方向上一次性炸掉幾個裝甲旅,對於戰局的影響自然也是戰略性的。這一點看來,巴基斯坦的核武器在戰術和戰略上的區分並不明晰。
巴基斯坦的沙欣-2導彈,該導彈射程2000公里左右,可以搭載核彈頭
至於掌握戰術核武器是否會增加巴基斯坦使用核武器的概率,筆者到是覺得極難判斷。一來由於在常規軍力上落後於印度,巴基斯坦軍隊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的積極性本來就很高,戰術核武器並不會對這一態度有更大的改變;二來則是不可能指望印度遭受核打擊后不進行反擊,因此所謂戰術核武器的使用最終必然帶來戰略意義的戰略核武器的全面對決,這顯然失去了其最初的定義。
比起擔心巴基斯坦要使用核武,關注這些愈發輕小的核武器是否會因為管理問題流向恐怖分子,可能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