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評屠呦呦獲諾獎:信心、包容和改革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5-10-20 21: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5年10月09日08:54    來源:《中國科學報》   

  ■白炎

  10月5日,屠呦呦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首位在中國本土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喜訊在國內迅速傳播的同時,獲獎者本身的一些經歷,也成為國內各類媒體熱議的話題。

  從新聞傳播的角度來講,出現這樣一種效應是意料之中的。屠呦呦研究員作為首位獲獎者與大眾的預期有太多不一致的地方:她沒有博士學位,她沒有炫目的海外學術訓練經歷,她的研究對象和手段也不甚符合國際前沿,她缺乏證明其研究水平的高影響論文和專著,她相比於許多科學大家來說默默無聞……

  太多的不可能中,誕生了唯一的本土獲獎者。出現各種不同聲音、不同心態是很自然的事情。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自認為應該在祝賀過後作一些理性的思考。這也許對於中國科技界來說,是更有裨益的。

  首先,屠呦呦的獲獎無疑是中國現代科技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青蒿素的發現以及在治療瘧疾思路上的創新,其重要價值不只是在國際上獲得公認,在國內科技界也是有廣泛共識的。這樣一個改變成千上萬人命運的科技成果,獲得諾貝爾獎堪稱名至實歸。

  至於當時的「大兵團作戰」模式、眾多科技工作者的集體貢獻、屠呦呦對於合作者工作的借鑒等等,其實是科學發展史中,重大科技成果產生的一種慣常的、重要的模式。美國的「曼哈頓計劃」、中國的「兩彈一星」,以及當前各國的各種重大研究計劃,都是圍繞重大的科技目標,採用了集中攻關的有效方式。屠呦呦作為團隊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獲得諾貝爾獎,是合乎慣例,也是合乎情理的。正如屠呦呦本人所言,這也是對中國科技工作者的獎勵。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對於實現科技中國夢,無疑具有振奮人心的重大促進作用。

  其次,屠呦呦的獲獎,為中國科技發展回歸本真、增強自信心提供了榜樣。屠呦呦的獲獎說明,一個重大的科技成果,其本身的價值是第一位的,即是否引領了人類的認知,是否造福於人類的健康和發展。而其他外在的、手段性的東西是相對次要的。這一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國科技界在取得巨大進步的同時,表現出原創性能力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盲目性的跟蹤選題、不知其所以然的亦步亦趨,在追逐「熱點」的過程中,在過分關注各種量化指標的過程中,失掉了對科學研究價值的判斷能力。我們當然不能期望複製屠呦呦成功的模式,但我們可以得到啟發:科學價值的判斷和取捨是決定性的,找到了正確的努力方向,科學研究沒有玄妙法門,只需堅持、只需創新。

  當然,屠呦呦的獲獎成果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時期取得的。在科技交流日益廣泛的今天,我們必須把我們自己的科學價值判斷與世界上最先進的人力和物質條件結合起來,為我所用,這對促進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屠呦呦的獲獎,是科學共同體堅守與反思的重要契機。三百多年的現代科學史已經證明,科學共同體是科學研究與發展的基礎和載體。一個科學共同體有著共同的原理、假設、方法論和價值體系。但是,同時也應該注意到,一些革命性的科技成果往往衝擊科學共同體的約定,並最終通過約定的修訂與完善來形成科學研究的新基礎。在我國,現代科學研究的歷程相對短暫,科學共同體的發育還不盡成熟。面對屠呦呦在科學共同體中相對被忽視的處境,我們的科學共同體一方面要堅守,但更加需要完善和寬容。需要堅守的是,始終立足世界科技前沿,遵循現代科學研究的範式,不斷提高我國科技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需要完善的是,我們的研究應該更加著眼於重大的現實需求和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更加關注原創性思想的培育與發展,更加增強創新的自信心,更加善於接納不同的研究思想。

  在寬容上,饒毅教授應該是一個榜樣。也許很難說饒毅教授在屠呦呦獲得國際認可上發揮了多大的作用,但他拋棄門戶與學派的差異,積極推介屠呦呦等人的工作,表現出了對傲慢與偏見的摒棄,表達了溫暖、純真的人文情懷,這其實是中國科技界最為稀缺的一種高端品質。


  最後,屠呦呦的獲獎,應成為加快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積極因素。在新出台的科技體制改革中,理清渠道,集中資源,以重大目標為導向的科技資源分配模式,無疑是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轉型的重要而正確選擇。如果得以充分落實,一方面會大幅增強國家的創新能力和實力,另一方面也完全有理由預期會產生類似「青蒿素」一樣的具有重大價值和影響力的科技成果。在科技體制改革方案中,還大篇幅強調了人才的分類評價、國家獎勵改革、院士制度改革等,這對於扭轉我國科技界目前相對單一的價值導向和發展路徑選擇將是意義深遠的。學術自由、學術民主、人盡其才、科技報國也從此有了制度上的保障和依據。科技大軍中的「屠呦呦們」也會有更加廣闊的舞台。

  獲得諾貝爾獎,無疑是一場人類智慧的勝利。對於這樣的成果,我們在接受人類認知光輝的洗禮,或者享受社會進步的美好時,對於獲獎者,必須給予禮遇和尊重。

  同時,每一個科技工作者也都深知,獲獎、當選院士等等都只是科研工作的副產品,是對其過去研究經歷的證明。對於當下、對於未來,每個科技工作者都是平等的,都需要,也只能以科學共同體公認的方式,通過不斷的科研產出來證明。我們有理由為本土科學家首獲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大聲喝彩,但沒有必要泛化獲獎的影響。獲獎也更加不能成為一種學術觀點對抗另外一種學術觀點、一個科學共同體對付另外一個科學共同體的武器。如果走向反面,就會與諾貝爾獎背後的科學精神背道而馳。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03: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