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印度裔高管虛懷若谷領軍美國大企業

[複製鏈接]

1264

主題

3083

帖子

7985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798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籽棠 發表於 2015-10-19 16: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大公司的印度裔掌門人近年來成商業圈引人矚目的現象,以高科技行業為主,亦見於金融、大眾消費品領域。在劇烈競爭的企業管理高層,光靠埋頭苦幹是不夠的,這些南亞來的精英有什麼特長能脫穎而出?
  今年夏天谷歌進行了運營架構重大調整,成立名為Alphabet的控股公司,響噹噹的谷歌搜索引擎部門,成為旗下的子公司,年僅43歲的高級副總裁松達爾·皮采被任命為首席執行官,是繼微軟掌門人納得拉之後,又一顆閃亮的新星。此外,在美國財富500強的公司中,百事可樂、MasterCard信|用|卡的主帥,花旗銀行前總裁,Adobe系統等的掌門人也都是印度裔。印度裔高管在美國之外的跨國大公司,也很吃香,軟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就很具代表性,所以時代雜誌半開玩笑地說印度長於出口首席執行官。在媒體的追捧下,印度裔族群的高管被描述成瑜珈大師,有超人般的睿智和堅忍。
  印裔高管虛懷若谷且高度敬業
  撇開溢美之辭,這些人共同的長處在哪兒?一份商學院研究報告的結論是印度裔的高管有一種謙虛和高度的敬業精神,為人低調,才力出眾,關懷下屬,眼光放在未來,能取得超乎尋常的業績。微軟的納得拉上任第一天,給公司全體員工的電郵,表達他內心誠惶誠恐,深怕有負眾望,贏得了上下一致的讚揚。這種「不敢為天下先」的態度,給印度裔製造了另類「成功人士」的形象,納得拉謙虛低調的風格,與他前任巴爾莫的張揚性格,成為強烈的對比。
  以前在美國常見的是印度人開小雜貨店、經營加油站及廉價汽車旅館。最近一二十年,美國移民局為招攬高科技人才發出H-1B簽證,據統計,1997到2013年之間印度人獲取這類簽證的佔了總數一半,目前美國的330萬印度新移民中半數是2000年後來到美國。調查顯示,印度裔只佔美國人口百分之一,然而按照收入和教育程度來排名,居榜首,超過歷來猶太裔的移民。由於家庭教育背景不凡,印度裔的孩子們在學校的表現也是頂刮刮,連續八年囊括全美拼字大賽冠軍。
  印度大學里的課程使用英語教學,所以即使是理工科的畢業生,英文也相當優秀,來到美國后語言不成障礙,他們雖然低調,可是敢於挑戰權威,靠給公司帶來實質的貢獻來贏得重視,他們這個群體的成功推翻亞裔人能辦事,但是沒有領導才能的偏見。記得八十年代,我居住在紐約時,中國同胞非常嚮往的就業機會就是進入IBM,一位朋友說,打開公司內部電話簿,姓王的和姓黃的密密麻麻好幾頁,自嘲說他們是高科技的「苦力」,由於文化上的隔閡,語言的障礙,使他們缺乏信心,長期呆在技術崗位,無法進入高級的管理層,無奈的認命與決策層專用的豪華辦公室無緣。
  美國是一個相當開放的社會,靠本領取得成就,基本沒什麼障礙。領導一家大型企業,不能只做好好先生,股民要求業績,每個季度都要有所表現。微軟的納得拉上任后裁員,毫不手軟,清|除了前任遺留下的問題,為了給微軟帶來新氣象,接二連三推出新產品,當然他去年1,800萬美元的薪酬,也是相當令人眼紅的。
        其實,中國人在高科技領域也有不少引領風騷的人物,如雅虎的楊致遠,黑莓手機的程守忠等。新一代的高科技公司給中國人開闢了新天地,同時在美國出生受教育的一代興起,語言文化不再是障礙,但是他們的幹勁就不如在物質匱乏下成長的新移民。拿皮采來說,他生長在印度南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12歲家裡才裝了電話,他在印度本科方向是電機工程,得到斯坦福大學獎學金來美深造,努力過人,谷歌做為一家後起的新興高科技企業,給他提供了發揮才能的空間。皮採在任命發表后,就感謝所有幫助過他的人,表示他的成就不是靠自己一個人努力就可以得到的。有才幹的印度裔也並非都在爭取在跨國公司做打工皇帝,他們在矽谷人口佔6%,可是在創業者中佔16%。
  國力強大后,中國人更應該謙虛
  我接觸到的印度人,不能說沒有英國殖民的烙印,但是他們不卑不亢,心態相當平衡。在孟買看到海邊龐大雄偉的「印度門」標誌大英帝國殖民偉業,我問印度人把這座門當成重點文物保護時,是什麼樣的心態,印度朋友說這是他們歷史的一部分,應該正視。他們不隱瞞國內種種複雜的宗教和族群的問題。當飛機盤旋降落在孟買機場時,從窗口看到山丘邊大片的貧民窟,給訪客的第一個印象是髒亂貧窮。這要在中國,早就拆|遷了。印度人不象中國人死愛面子,給外人的印象是真實的,未經過包裝,個人的謙虛發自內心,所以受歡迎。行為心理學家指出虛假謙虛最令人反感,許多中國人犯毛病是「怨婦型」的自哀自憐,好像懷才不遇,一方面要取得他人同情,一方面要表現自己本領多麼大,來自我標榜,事實上兩者都不討好,在人際關係上給自己製造了障礙。
  謙受益、滿招損,是中國的古訓。國力強大后,中國人更應該謙虛,在外國人眼裡,中國人從以前大氣不哼一聲,突然變得急於表現自己了不起,來爭取他人的認可,尤其不分場合,自說自話的土豪行為,只會更招人厭。我曾經見過一位企業老總口沫橫飛地回顧自己白手起家,創業如何艱難,駁斥外國人把他的企業有目前的規模歸諸官方在後支持,刻意不提政策扶植等背景,外賓保持沉默,顯然懶得與他抬杠辯論,而這位老總卻認為對方「啞口無言」,就意味自己打了勝仗,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樣。其實這種情形不是對話,而是單向的說教。謙虛的領導就會說:「你也許不同意我的說法,咱們以後有機會再細談。」谷歌及微軟,這兩家美國頂尖信息科技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都是印度裔,此外不下十來家財富500強高科技、金融、消費品大公司掌門人,也來自印度,打破了歷來亞洲人不能當企業領導的成見。他們謙虛的態度贏得普遍的讚譽,中國企業家可以從這些高管的處世為人上,領略到謙受益在全球化交往中的價值。

       作者:周乃蓤,世界經理人總編,中山大學傳媒設計學院訪問教授。周女士曾在美國大學教授東亞史,並在香港大學講授財經新聞;曾任路透社資深記者,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全球財經項目創始人及主任,著有《國際財經新聞知識與報道》。專欄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3: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