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思想:「反日春藥」失效了

[複製鏈接]

407

主題

1250

帖子

345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不知所謂。

Rank: 4

積分
34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坐看雲起時 發表於 2015-10-15 08: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互聯網已經極大地改變了中國民眾的認知能力和國民情緒。

最明顯的是奧運會。以前,每當中國運動員得個金牌、舉辦個奧運會,就被當成天大的榮譽來宣傳,百姓也被蠱惑得熱血沸騰。在2008之後,這種情緒迅速降溫、改變。北京將舉辦2022冬奧會的消息,在民眾中間沒有激起什麼熱情;杭州要舉辦亞運會,則乾脆收穫了大多數網民的批評;中國女排剛剛獲得一場比賽的冠軍,國內幾乎無人知曉。大家逐漸認同的觀點是:體育應該是民間遊戲;以舉國體制去弄幾塊金牌,沒意思,不如節省納稅人的錢財。

繼「奧運春藥」失效之後,「反日春藥」也已經失效。

往年的9月18日前後,總有人出去整點事,刷一刷存在感,然而到了2014年、2015年,似乎沒幾個人關注。東北經濟正在明顯地衰敗,大家為工作發愁,為飯碗擔心,似乎沒有精力去為幾十年前的一場戰爭區仇恨什麼人。

甚至,日本參議院全體大會在2015年9月18日就安保法案強行進行表決,如無意外,安倍領導的執政黨憑藉人數優勢足以使該法案順利通過,安倍成為近年來獲得支持率最高的首相。日本戰後安保政策將迎來重大轉變。中國人也沒什麼反應。

「反日春藥」的主要成分是什麼?是如何失效的?

就其成分來說,宣揚仇恨、轉移視線是必然的,具體的成分與變化則是:

主要成分一:以歷史記憶宣揚仇恨。日本侵華,導致千萬中國人喪生,可謂罪行累累。但是,以幾十年前的戰爭來仇恨今天的日本,本身完全是思維混亂。中國熒屏上那些「抗日神劇」,引起人們厭惡、嘲諷,反而起到了化解對日仇恨的作用。人們認識到:當年的中日戰爭,是對兩國人民的共同傷害。

主要成分二:抵制日貨。這主要是中國大陸某些不良汽車廠家在背後鼓搗,為了推銷自己的汽車,四處造謠說日本車質量不好。而事實證明,日本車不僅經濟實惠,質量還非常好。所以,日系車在中國大受歡迎。

全方位抵制日貨,則更是荒唐。前些年,一些糞青叫喊說抵制日貨可以讓日本企業破產;眾多學者則撰文指出:抵制日貨對中國大陸打擊更大,因為中國大陸需要許多高精尖的日本產品,中國離不開日本產品。所以,這兩年在互聯網上,抵制日貨遭遇壓倒性的反對,大家認可:抵制日貨,不如抵制蠢貨。

主要成分三:妖魔化今天的日本。這個成分最難奏效。今天的日本,是一個實行民主體制的國家,麥克阿瑟在日本推廣的民主體制,大幅度提高了日本國民素質,使得日本民眾贏得了全世界的讚賞:在多次評選中,日本國民均被列為全球素質最高,而中國大陸排名一般在全球170位左右。

幾乎每一個去日本旅遊的中國大陸人,回到大陸后,都對今天的日本讚不絕口。

日本是30年來對中國大陸經濟援助最多的國家,這一事實被互聯網披露出來、傳播開來,使贏得了大陸眾多民眾的好感。

主要成分四:釣魚島。如果把釣魚島三個字作為上聯,那麼,與之最匹配的下聯是:海參崴。一篇《只要釣魚島,不要海參崴?》的文章在互聯網上流傳。中國大陸政府即將在海參崴設立領事館的消息,令大家五味雜陳,反日情緒提不起來。須知,一個4平方公里的釣魚島,只相當於海參崴面積百分之一不到,只相當於俄羅斯搶走的中國領土的40萬分之一。

面對反日分子,一些網民質問:與日本帶給中國人的傷害相比,俄羅斯對中國的傷害程度,至少要大100倍,為什麼不反俄?

反日固然愚蠢,反俄也無必要,我們牢記歷史,放下仇恨,關注今天。今天,我們該與俄羅斯結盟,還是更該與美日結盟?人們逐漸會思考這樣的問題。

互聯網戳破了無數謊言。還會有更多的春藥逐漸失效。

搶購日貨,用金錢投票

2015國慶長假,中國公民大舉趕往日本,瘋狂採購。這令那些鼓噪抵制日貨的民粹分子痛苦萬分。

反日分子們不願承認,日本是中國遊客出境游的第一選擇。赴日旅遊早已升溫。攜程、眾信、同程等多家旅遊網站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民眾出境游,日本超越韓國,成為最火出遊目的地。

數據是有說服力的,特別是在大數據時代。

為什麼赴日旅遊這麼火?首先是中國的商品不能令人放心,大家對日本商品有信心。其次是日元貶值,價格優勢吸引了中國民眾。

到了2015十一長假,中國人赴日本旅遊、購物達到了一個巔峰。日本電視台採訪中國遊客,問及準備採購的金額,幾乎大多數人都回答說準備花100萬日元(相當於2萬元人民幣)以上在日本採購。

有意思的是,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各大商場已經做好了多個方面的準備,迎接中國人的購物熱潮:

1,在中國國慶來臨之前就備好貨。

2,推出針對中國遊客的微信支付等功能。

3,許多商場貼出「喜迎國慶」、「慶祝國慶」的標語。

最有意思的是標語。注意,喜迎的是「國慶」,而不是喜迎「中國國慶」。連中國兩字都省略了。設想一下,假如在日本國慶日,中國的商場貼出標語「喜迎日本國慶」、「喜迎國慶」,又會如何呢?當然,日本沒有國慶概念,他們與中國國慶類似的節日,應該是天皇誕辰日,目前是明仁天皇的12月23日。中國商場若在12月23日打出「慶祝天皇生日」的招牌,估計是會給民粹分子們提供鬧事借口的。

而日本人並不在意慶祝誰的國慶,你來做生意就好。國家算個啥玩意?國慶又算個啥玩意?百姓生活幸福才是實實在在的。

這裡有日本商人的逐利,也有日本人的大氣。今天的中國人,逐利的願望足夠,大氣則遠遠不足。傻乎乎地為GDP的數字產生所謂自豪,卻沒有去仔細想想龐大的GDP都被誰使用了。我的預言是,3年之內,大多數中國知識階層會憤怒地質問:誰的GDP?被誰侵吞了?

搶購日貨,總不免讓人想到抵制日貨。抵制日貨,由來已久。大致有三個高潮時期。一是1910年代,日本紡織品大局進入中國,價廉物美,擠垮了中國落後的紡織業,紡織業主們忍不住了,挑起抵制日貨。第二次大規模抵制日貨,是1930年代,原因很清晰,日本侵華;第三次抵制日貨則是在近些年,有中國的汽車、電器行業的人操縱。主要詆毀的的是日本汽車。

這三次抵制日貨的高潮,均與政治形勢密切關聯。第一次,與一戰結束后中國山東歸屬有關,五四運動是抵制日貨的高潮;第二次則直接是日本侵華引起;第三次,是因為國內矛盾加劇,需要有個假想敵來轉移矛盾,美國、日本自然被選為假想敵。

次數多了,時間久了,民眾漸漸就不搭理「抵制日貨」了。2015年,搶購日本馬桶蓋是個著名事件。許多中國商家悲憤地聲明:許多日本馬桶蓋產自中國,不必去日本購買。然而,民眾堅信日本馬桶蓋好,因為大家相信日本的商業標準、商業檢查、商業信譽;至於產地,無所謂。此次十一長假,搶購馬桶蓋的少了,因為那東西畢竟太大,拎個馬桶蓋就拎不了別的,於是馬桶蓋降溫,大家搶購日本的電器、化妝品,甚至感冒藥。一個國家的公民,連感冒藥都到國外搶購,可見這個國家的體制存在多麼嚴重的問題。

中國公民去海外搶購,不僅發生在日本,還發生在韓國、美國、歐洲、香港、台灣。這是民眾在用金錢投票。當人們抱怨自己沒有投票權的時候,或許沒有意識到:投票其實每時每刻都在進行。

2015/10/14
揣著糊塗裝明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5: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