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山東2019夏季高考擬只考語數外

[複製鏈接]

128

主題

232

帖子

992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ingsongsun 發表於 2015-9-24 09: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備受關注的山東高考改革方案又有新動向了。22日下午,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就全省教育工作情況進行專題詢問。省教育廳廳長左敏透露,目前山東高考改革方案已報教育部審批,擬定「3+3」方案:夏季高考統考科目減少為語文、數學、外語3科,學生再從6門學考科目中選擇3門納入高考成績,預計將從2016年秋季入學的新高一開始實施。

  面對有關教育改革的發問,左敏稱,根據山東實際,目前已確定了「3+1」教育綜合改革的整體思路。其中「3」,就是推進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進高等教育重點改革;「1」,就是深化高等學校的招生制度改革。

  此外,左敏首次披露山東省的高考改革方案已經省委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定,目前已報教育部審批,將從2016年高中秋季入學新高一開始實施。左敏介紹,主要的高考改革措施有5條:一是推行「兩依據、一參考」的考試招生模式,也就是說依據高考成績和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來招生錄取;二是將夏季高考的統考科目減少為語文、數學、外語3科,春季高考突出技能測試;三是根據人才培養和選拔的差異性,實行本科、和高職高專分類考試製度,夏季高考主要為本科高校選拔人才,春季高考主要面向高職高專和部分應用型本科選拔人才;四是增加學生對考試科目的選擇性,學生在6門學考科目中,根據自己興趣特長,選擇3門納入高考成績;五是試點高考成績加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加學校考核的招生方式,擴大學校招生自主權,提高選才的科學性。

  疑問待解

  6選3到底該咋選?理論上有20種組合,需解決合理分班問題

  學生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6門學科中任選3門納入高考成績,理論上意味著有20種組合產生。「這3門怎麼選?是不是擅長哪幾門就可以選哪幾門?」這是不少學生和家長腦海中冒出的第一個問題。一位中學教師則稱,如果學生純粹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那麼很有可能出現「物理+歷史」「化學+地理」等組合,而那時候中學面臨的問題是如何組織教學、如何分班。

  濟南一中學教師分析,6選3之後,會有更多分班模式產生,可以是傳統的物化生,史地政,也可以是跨學科的物史地,物化地,史地生等,確實有利於學生特長的培養。不過,從中學教學實際出發,肯定還會限制幾種主流分班模式,如果完全由著學生的要求分班,教學秩序很難維護,「很可能出現一個科目選擇的人數太多,而另一科目選的人又過少的現象。」

  「如果是選實力最強的三門,肯定高考分數高了。但是關鍵問題是,高校要不要你選的這個科目。」一位家長表示,自己孩子平時化學、生物、政治比較突出,但物理稍弱,如果放棄物理,選擇以上3門,估計理工類高校會不認可;而選擇物理,又怕分數上拖後腿,沒有競爭力。

  科目選定何時考?

  若高二全學完就考,高三是只學語數外么

  改革后,6門學考選考科目放在何時考,這是中學教師普遍關注的問題。「像歷史、政治等這些科目在高二上學期基本就學完了,如果按照當前的學考時間安排,高二就可以將語數外之外的科目全部考完,會不會造成高三全學語數外的極端後果。」一位高中歷史老師擔心,當前的學考模式不改變的話,很有可能造成一些中學高一高二重視史地政物化生這些科目,高三突擊學語數外的極端行為,「如果高三全上語數外,老師肯定會吃不消,學生很有可能也會出現厭學。」

  不過,也有老師認為,如果把學考放在高三進行,學生的備考壓力將加大。「以前學考只是划等級,現在要看分數了,雖然不放在高考考,但學生的壓力也不會減輕,相當於又給學生增加了一個小高考。」有老師建議,考生任選的3門可以放在高三結束后考,這樣學生前兩年的壓力會減輕些,中學的教學也更好安排。

  而很多教師還有另一份擔心,即如何保證學考的公信力和出題水平,「相比高考,學考的題難度和區分度都不大,另外,學考的公信力也沒有高考高,如何保證公平也是一個問題。」

  錄取分數線如何划?

  按學生選的科目成績分別排隊,得排多少隊

  得知高考改革方向為「3+3」模式后,出現在很多駐濟高校招生負責人腦海中的一個疑問是學校如何划錄取分數線,如果不管學生選哪3科,純粹按總分排隊,不公平,而如果按學生選的各科目成績分別排隊,得排多少隊呢?

  駐濟一高校招辦主任稱,這種模式對高校錄取是個挑戰,同一高校不同專業要求不一樣,每個學校都有幾十種專業,如果每個專業都有選科要求,會給高校劃線帶來很多麻煩。另外,該招辦主任分析,如果要實行這一模式,這就要求學生從高一就應該對自己未來要讀的大學或專業做好規劃,只有這樣才能根據大學要求,選擇適合的科目,否則很有可能出現學生選的科目大學不認可的結果,「這也帶來另一個問題,學生很有可能因對大學或專業了解少無法做選擇,家長或老師便會替他們做了主,學生的自主權並不會發揮出來。」

  相關鏈接

  這些年不斷變化的高考

  1994年「3+2」模式

  2002年「3+X」模式「3」指語文、數學、外語,「X」指文綜或理綜。

  2007年「3+X+1」模式「3」指語文、數學、外語,「X」是文綜或理綜,「1」就是基本能力測試。

  2014年「3+綜合」模式取消基本能力測試

  2019年擬定「3+3」模式前一個「3」指語文、數學、外語;后一個「3」為6門學考科目中選擇3門納入高考成績。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 13: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