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在接納難民上,海灣富國被忽視了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9-18 11: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包括海灣國家在內的各伊斯蘭國家將依然是敘利亞難民的主要承載者,儘管沒有歐洲國家那樣正規的福利與成熟的社會意識,但因為承接的難民人數多,它們所支付的社會成本並不比主要的歐洲國家少。

  敘利亞3歲兒童偷渡溺亡,蜷縮的屍體被衝上海岸沙灘的照片,經媒體披露后震動全歐。大多數歐洲人所不關心的遙遠戰事和難民境遇變得近在咫尺,很多原本拒斥難民的歐洲國家拋出橄欖枝,掀起了短暫的歡迎浪潮。同時,當地媒體也提出了另一類指控,比如英國《每日郵報》就發問:為什麼富裕的海灣國家(指沙特、卡達、阿聯酋、科威特等)不對伊斯蘭兄弟伸出援手,接納的難民數為0?

  針對這一點,聯合國難民署海灣國家的代表NabilOthman在彭博闢謠稱,沙特接納了大約50萬敘利亞難民,阿聯酋的政治學學者AbdulkhaleqAbdulla則向紐約時報表示,阿聯酋接納了16萬敘利亞難民。半島新聞社提供了另一口徑的數據,沙特接納了30萬敘利亞人,阿聯酋接納了15萬,科威特接納了13萬。

  這是由於這幾個海灣國家並未加入《難民地位公約》,不承認難民身份,也不向聯合國難民署通報數據,所以在正式的數據源里,它們接納的難民數均為0。但實際上,數量龐大的敘利亞難民往往以工作、親屬、學生、旅遊等簽證逃難並滯留在此。這些人沒有正式難民身份,難以與正常勞工區分,也無法精確統計,例如沙特在各類官方文件里,是以一個模糊辭彙「受難的阿拉伯兄弟姐妹」來稱呼他們的。因承載力有限,海灣國家並不歡迎難民,但截至目前也未發生過大規模的驅逐或遣返行動。

  伊斯蘭國家對難民的策略是就近安置。在敘利亞周邊鄰國如土耳其、黎巴嫩、約旦邊境,建立龐大的難民營,接受各國援助與聯合國撥款,難民可免於長途跋涉,也便於集中照料,這三個國家接納的難民數均超過百萬。自敘利亞戰爭爆發以來,科威特一直是敘難民的最大人道援助國之一。2015年至今,科威特的撥款額度位居第二,僅次於美國,位於歐盟之上。

  敘利亞戰事至今,形勢逐漸明朗,在部分地區,如敘利亞北部庫爾德人聚居區,已經形成了事實上的安全區。很多難民並非沒有條件返鄉,滯留國外的動機日趨複雜。前些年對土耳其等國難民營艱苦條件不滿的人,開始向歐洲內陸國家移動,其主要目標是對難民態度與待遇俱佳的德國和瑞典。遷移的動力已不再是躲避戰爭,而是追求更好更舒適的居留與發展環境。

  以德國為例,2012年法院判定1993年制定的難民救助法違憲,補助過低,議會隨後大幅提高了難民待遇。難民抵達德國后,除免費食物、衣物、醫療外,前三個月居住於難民營中,可獲每月143歐元補助。此後至15個月,搬離難民營,補助提高到每月359歐元,政府提供免費住宿。在15個月後,如仍未找到工作,可獲得失業金二 (ArbeitslosengeldII)每月399歐元補助,與德國公民待遇相當。這類國家有成熟的難民安置經驗、方案、撥款和文化,但其限制也很明顯,就是成本過高,能接納的人數有限。今年德國容留的難民預計將從年初的10萬增長到80萬,不但目前的福利撥款和救助人員難以支撐,還可能出現大量的安全問題與社會衝突。這對其社會管理能力是很大的考驗。而其他歐洲國家的經濟狀況和承載能力往往還遠不及德國。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包括海灣國家在內的各伊斯蘭國家將依然是敘利亞難民的主要承載者,儘管沒有歐洲國家那樣正規的福利與成熟的社會意識,但因為承接的難民人數多,它們所支付的社會成本並不比主要的歐洲國家少。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3: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