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白岩松談央視離職潮:總有種預感 不會在央視退休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9-18 04: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白岩松談央視離職潮:總有種預感 不會在央視退休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專題:白岩松突然也火了!這要出事?
  儘管白岩松對「央視名人離職」這樣的話題沒什麼興趣,但他表示,「總是有種預感,我不會在央視退休」。他祝福所有走的人,也祝福所有留下的。
  


  
白岩松 資料圖


  9月17日訊 昨天,白岩松攜手新書《白說》在首都圖書館與讀者舉行見面會。這是繼《幸福了嗎》后,白岩松推出的又一本新書。在「後記」里,白岩松說,它「很像自傳」,因為「它比紙上的履歷更真實地記錄了我自己在內心裡走過的路」。在發布會前的一個小時,白岩松擠出時間接受了京華時報的專訪。訪談的內容圍繞「新書」、 「離職」、「東西聯大」等關鍵詞展開,儘管白岩松對「央視名人離職」這樣的話題沒什麼興趣,但他表示,「總是有種預感,我不會在央視退休」。他祝福所有走的人,也祝福所有留下的。
  關於新書
  下一本書名兒 定有「自由」二字
  白岩松曾打算以10年為一個節點,出一本新書。而這一次的《白說》相隔《幸福了嗎》只有5年時間。對此,他開玩笑說,「因為現在頭髮白得像50歲了」。在白岩松看來,出書是對自己一段時間內心路歷程的總結,「出完一本就把它甩掉,繼續往前走,可能5年後還會出一本」。而下一本書的名字里,他說一定會出現「自由」二字。
  從《痛並快樂著》到《幸福了嗎》,再到《白說》,這三本書讓讀者看到了一個男人在15年時間裡的變化。相比前兩部作品,白岩松認為,這次的《白說》有點不太一樣,他把這個時代的發展嵌在裡邊了,「這本書更多的是著急,期待一個更好的國家,期待一個更好的人生格局和一個更好的你」。
  《白說》的主體是近年白岩松在大學、劇場、機構等地講座的內容,他在整理的過程中又新加了「讀後感」,「儘管每篇只有幾百字,但讀者在閱讀的時候肯定會發現節奏感」。在該書的後記里,白岩松自問自答,「這是一本演講集嗎?可能很多人問。我要回答:不是」。他更願意將其視為一本「自傳」,因為「它比紙上的履歷更真實地記錄了我自己在內心裡走過的路」。
  關於「離職」
  祝福所有走的人 也祝福所有留下的人
  近期郎永淳、張泉靈 等人的離職,則再一次引發了大家的討論。不過央視名人離職的事兒不是發生在最近,其實一直陸續有人走。在《白說》里,曾有學生問白岩松:「你去哪兒不是白岩松,為什麼要留在央視?」他的回答是「守土有責,在央視可能會比去互聯網更好」。
  白岩松學新聞出身,對新聞存有情結。「一開始我就知道自己是做新聞的,我相信新聞有助於這個社會一天比一天好。」儘管會遭遇「老白,你們台能幹的人全走了,你怎麼還沒走」,這時候白岩松經常會反問對方,「如果沒想改行,你說我離開央視還可以去哪兒,可能對方會回答『去互聯網』,可現在的互聯網幾乎全是編輯新聞,很少能夠採制,而且大部分也不願意做新聞,這裡風險太高,又不賺錢」。白岩松善於把問題具體化,這樣一來,很多答案就清晰了。
  對於「離職」的態度,白岩松「祝福所有走的人,也祝福所有留下的人」。不過他自己「總是有種預感,我不會在央視退休」。未來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現在我信誓旦旦地說『堅守』,好像你也不會信。所以走一步再往下看,『守土有責』是做好一個新聞人該做的事情。」
  在白岩松看來,越是大家都在「動」的時候,「靜」越能顯現出價值,「只要你不願意被裹挾,就能靜下來。但也不要一邊被裹挾一邊還怨時代,起碼自己要承擔一半責任吧」。但是他也認可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哪個時代都是如此,為了未來或是工資?一切都很正常。我祝福所有走的人,也祝福所有留下的人」。
  關於《清明上河圖》
  排隊看展很正常 沒人氣才是最嚇人的
  最近大家在持續曬《清明上河圖》的觀展「辛酸史」,從目前觀眾的熱情來看,想一睹《清明上河圖》真容還不是那麼容易,至少要做好排5小時長隊的準備。於是,開始出現了各種吐槽,聽得最多的一種說辭是「不看遺憾,看了添堵」。
  不過,進過不少博物館的白岩松認為,「這種情況在哪兒都一樣,走到全世界哪兒都一樣,去到盧浮宮,在《蒙娜麗莎》《自由引導人民》等作品前,看不了兩眼就被人流擠走了。在這樣的名作面前,不能抱著一種可以在那兒靜靜欣賞的心態,那得有什麼樣的條件?《清明上河圖》一生中有機會見一眼都不易」。
  白岩松說,排隊看展的這種現象非常好,這個時候說明「人們認為名畫還是有相逢的意義,這是一種很正向的東西」。在他看來,10年才能一件的鎮館之寶公開展出不排隊,那才是怪事,「如果《清明上河圖》在武英殿展著,然後遊客愛搭不理的,偶爾有人過來瞧一眼,天哪,那簡直就是太嚇人了!排隊的人這麼多,而且幾乎排不上還有人在那兒排,我認為是好事,不是壞事」。北京因一個展覽這麼熱鬧還真是頭一次,白岩松覺得一座城市「需要一些有趣的雜亂無章」。
  關於教育
  學校有沒有牆不重要 但思維的牆必須拆掉
  在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的一間老辦公室里,白岩松經常和東西聯大的學生們圍桌而坐。他每個月會給學生上一天課,上課的時候不能遲到,也不準玩手機;課後則會請大家一起共進晚餐,「那會兒就沒那麼拘束了」。白岩松說,「把四座學校五個專業的孩子聚在一起,那就是他們人生的巨大的財富」。
  東西聯大是白岩松的「新聞私塾」,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研一的學生中找「苗子」,每月一課,學制兩年。東西聯大已經畢業了兩期,22個學生走向了社會,現在在讀的是第三期「一共11個學生,今後每一期都是11個,因為我是按照一直帶到70歲這樣的一個節奏去做的」。讓他欣慰的是,「大部分畢業生還在新聞的主戰場」。
  白岩松本身是這幾所學校碩士研究生導師,但他自稱「是志願者」,「其實他們在學校有各自的導師,也有教學大綱,我只是給他提供附加的教育」。但這種附加教育非常嚴格,他要求學生每月讀3本指定的書,每本寫350字的書評。白岩松認為,這種文字訓練,對於新聞工作者來說非常重要。
  白岩松欽慕輝煌的西南聯大,便給它起名「東西聯大」,也是致敬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的這所出人才的高等學府。在他看來,西南聯大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座高峰 ,「大師們就在茶館里講課,和學生們一起喝茶,當時學校的那種多元、包容、開放是西南聯大成功的重要原因」。白岩松認為,「一個校園一定要有某種無形的開放,有沒有牆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思維的牆必須要拆掉」。
  白岩松訪談「語錄」
  ◎我不開微信,我不想在這個上面浪費太多的時間。到了我這個歲數了,不需要那麼多心靈雞湯。我也不需要那麼多的負面的信息,因為我知道,微信上有價值的東西它一定會來到我面前,而我不用每天付出兩三個小時在上面流連。
  ◎職業中,我沒有體會到真正的幸福。因為做新聞的時候,你需要的不是幸福,你面對的是一種責任和面對歷史的某種東西。真正給我幸福感的是踢球、喝茶、看書、發獃、喝酒、聽音樂。
  ◎家庭是最重要的,事業有可能你開除他、他開除你。但在家裡,你會開除你媽嗎?你媽倒是有可能開除你。
  ◎有的書當你很年輕的時候就把它讀了,以為是「讀過了」,其實是「錯過了」。不要因為一本書的主題或表達方式很陌生,就去厭惡它。需要厭惡的只是那些真正水準很低的書。我們讀所有的書,最終的目的都是讀到自己。
  ◎我也缺錢,但我坦然,我的生活方式不需要很多錢,所以我不著急;我確信自己一輩子有掙錢的能力,所以我不著急這兩年就把錢掙了。另外,對我來說最看重的是如何把錢花好,讓自己和家人和生命能夠有更好的一種提升。
  ◎我們這一代人,包括比我們小的一代人,幾乎沒想過會讓孩子養老,想的都是在福利院里打麻將。由打麻將變成鬥地主,然後下象棋,最後一個人弄弄十字綉,如果剩下的那個是你的話。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015/09/17/384653.html#ixzz3m1qsvXDr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05: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