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陳丹青:我不明白中國怎麼弄成這個樣子(圖)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9-13 11: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陳丹青:我不明白中國怎麼弄成這個樣子(圖)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博客天下:在網路視頻上常看到你戴著眼鏡,談教育體制等問題,像明星,又像公知。

  陳丹青:我被框在裡面以後就變成了三陪小姐,一天到晚給人拍照。我一直都在批評(體制),但這種情況也不好,現在很多學生眾口一詞,說被這個體制害了,大學4年白上了。這也不對。你看我從沒上過學,我不願意說「文革」十年把我害了,我還蠻想念那段時間,我就是這麼出來的。我勸所有家境還可以的人,盡量送孩子出國留學。因為國外學費加起來並不比國內多多少。中國學費已經很貴了,這樣的教育,收這些錢,不要臉。

  博客天下:你在公開場合說,實在受不了有年輕人稱你為「大師」或「老師」。為何如此厭惡?

  陳丹青:不要隨便叫一個人「大師」,我不覺得中國有大師。「老師」也不要隨便叫。非常隨便認一個人為大師或老師,這都是教育(造成的),弄成了權力等級,在國外就直接叫名字,或先生、女士。我真不喜歡現在學生出口就是跟權力有關的稱呼。在非常扭曲的權力國家,才會到處是這種稱呼。這是罵人哪!

  博客天下:你認為自己最重要的藝術作品是哪些?

  陳丹青:我二十八九歲到了美國,進入商業系統,我覺得一切都沒有意思了,我畫的所有畫,要看會不會被賣掉。而美國所有前衛藝術家、實驗藝術家(的作品)都在畫廊里,開完一次展覽,一張(畫)都賣不掉是非常正常的。所以這時,我就改變我自己。我36歲那年,下決心離開畫廊,我到時代廣場中央,跟一群中國畫家在馬路上畫像,這樣我可以掙錢,而且畫得很快樂。我也擔心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會不會不想回去畫畫。但是沒有。不在馬路上畫以後,我偶爾給人畫肖像掙生活費,然後畫自己想畫的東西,我畫了當時我最重要的作品。我認為完全超越《西藏組畫》。但這是要付代價的。我不喜歡中國藝術家抱怨,然後說很佩服別人的「堅持」。這是錯的。我到美國真真實實上了這一課。我發現一個藝術家不要叫苦,不要說我多孤獨、多難、多堅持,我不太習慣中國這些詞語。是你要干這件事,沒人逼你,你要拍電影,拍好了你牛逼,拍不好也是你自己要拍的。

  博客天下:你的成功受益於年輕時留學的經歷嗎?

  陳丹青:受益於改革開放,要不然我不可能出國。從1949年到1979年,中國人不可以出國。等國門終於打開了,所有人都瘋了想出國。

  博客天下:你30多年前出國時,面臨的第一個考驗是什麼?

  陳丹青:我的單位沒有了,工資沒有了,下一個月的房租誰來交?這是第一個考驗,但是還好,因為我在農村插過隊。我真正痛苦的是,我沒有想到我會那麼喜歡中國,再有一個是所謂文化的震撼。1982年的中國,跟今天完全兩回事,我忽然被扔到紐約,扔到一個後現代(社會),完全亂套了。所以我到博物館看畫,那些畫我在中國看過印刷體,我還能夠辨認。你會拚命抓住自己還能辨認的東西,否則很快就會迷失。這個過程大概有一年,但是很快就融入裡面,因為紐約是一個太開放的城市。但是今天到國外,不會有這種震撼,因為現在的中國忽然也變成一個後現代,至少在硬體上,大家不會驚訝看到摩天大樓,人們的信息和世界並不隔絕。

  博客天下:3年前,你曾說「自己越來越不懂中國了」。現在,想法有改變嗎?

  陳丹青:我比我寫那句話的時候,更不懂中國了。我不明白這個國家怎麼弄成這個樣子,這麼牛逼,同時這麼荒謬。「荒謬」就是你不可以說,所以我會用荒謬這個詞,我也不知道荒謬到底指什麼,但是我遇到很多情況,我只能想到荒謬這個詞。

  博客天下:怎麼看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比如天價的《最後的晚餐》。

  陳丹青:因為中國有熱錢,中國正在崛起,這跟藝術沒什麼關係。

  博客天下:音樂史上,很多音樂家都有為錢去創作的經歷。在現代商品化社會,「保持藝術家的純粹性」依然被頻繁討論。怎麼看這種現象?

  陳丹青:我對在中國被經常用的詞語都不太信任,什麼「原創性」、「純粹性」。但是所謂藝術的純粹性,一直在爭議當中。

  我們今天聽的大部分古典音樂,在當時差不多等於流行音樂,莫扎特的歌劇,羅西尼的歌劇,完全是平民百姓的音樂。但現在巴洛克的音樂變得非常神聖高貴,所謂喜歡純音樂的人,才會去聽。而今天喜歡流行音樂的人,不願意聽這些作品,可是在當時就是流行音樂。所以,現在被認為純粹性很高的藝術,在當時未必是那樣。我不知道今天的流行音樂再過100年,會不會留下一些很經典、很神聖的作品。

  藝術也是這樣,我們今天談到敦煌、或者說魏晉唐宋的書法,在博物館供著,神聖的不得了,但在當時不是這樣的,敦煌完全就是教化,給人拜的。可是今天我們去看,就是看他所謂的藝術性、純粹性。我的學問無法告訴你,什麼才是藝術的純粹,但我知道現在這個問題在中國非常擰巴,我們好像進入了商品社會,可是原來體制里出來的藝術家,會非常失落,他在這個空間已經沒那麼神氣,沒那麼多錢,所以他非常看不起商品藝術。但是當我們說商品藝術的時候,什麼藝術都是商品,貝多芬也是商品。

  電影是最擰巴的例子,電影就是賣錢的,就是娛樂用的,只有中國電影學院教授,會把電影說成是非常神聖、純粹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中國電影老是弄不好。我們不玩商業的,我們是拍藝術片的,這種分類是有問題的。好在我們現在對所謂拍商業電影的人,不再那麼嘲諷。

  博客天下:木心說「一個人的知名度來自誤解」,你認為大眾對你有誤解嗎?

  陳丹青:大家都在誤解,彼此都在誤解。

  博客天下:馬爾克斯剛剛去世,很多作家深受其影響。你呢?

  陳丹青:我不是作家,我看過他的《百年孤獨》,但看了兩章就看不下去了,非常抱歉。開頭很好,問題是學他的人太多了。

  博客天下:如果給自己寫墓志銘,會寫什麼?

  陳丹青:我最近看到別人的一句話——他很喜歡畫畫。嗯,這是不該回答的,太浪漫了。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laUF4UsE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7: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