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萊姆病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什麼是萊姆病?
萊姆病是由黑腳硬蜱(又稱為鹿蜱)傳播的細菌感染性疾病。它是由一種名為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 burgdorferi) 的細菌所導致,這種細菌通過蜱蟲叮咬傳播。黑腳硬蜱通常寄生於小型哺乳動物、鳥類和鹿身上,但也會以貓、狗及人類為貯存宿主。研究證明蜱蟲需要在皮膚上至少附著2 天才能傳輸萊姆病細菌。



儘早使用適當藥物治療,可以使孩子們完全恢復。但是,如果不確診或不治療,萊姆病可導致嚴重的周期性或慢性疾病。
萊姆病時常被稱為「偉大的模仿者」,因為它可能顯示為其他疾病或神經功能障礙。萊姆病經常被誤診為許多其他問題和疾病。萊姆病患者曾被誤診為多發性硬化症、帕金森氏病、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症。

萊姆病的跡象和癥狀
萊姆病的癥狀經常被描述為三個階段。但不是每個感染萊姆病的孩子都經歷了所有這些階段。

萊姆病的第一階段
感染的第一個跡象可能是一個圓形皮疹,這種皮疹一般出現在蜱蟲叮咬的 1 天到 30天後。皮疹開始出現時,通常呈現平坦,叮咬部位偶有稍凸起。一段時間后,發紅面積擴大。患者形容其經常會感到皮膚灼熱或偶有疼痛或刺癢。皮疹直徑可達 1 到30 cm(1/2 到 12 英寸)寬。呈「牛眼」狀,蒼白部和發紅中央外面為一圈紅色環狀皮疹包圍。最常見於大腿、腹股溝和腋窩等部位。約十分之七患萊姆病的人出現此類皮疹。皮疹通常會在 3 到 4 周內消退,但可持續超過 1 年。

皮疹時常伴有以下癥狀:
疲勞
寒顫
發燒
頭痛
肌肉和關節痛
淋巴結腫大

萊姆病的第二階段
如不治療,萊姆病可擴散至身體的其他部分,情況惡化,發展到第二階段,這一般在第一階段的數天到數周之後。癥狀包括:
神經系統紊亂
多個皮疹
關節炎和關節炎癥狀
心悸
身體極度疲勞和虛弱

萊姆病的第三階段
如仍不對萊姆病治療,癥狀的第三階段可持續數月或數年。此階段在第一階段癥狀出現的數月或數年後。癥狀包括:
慢性關節炎
腦膜炎或、貝爾氏麻痹等神經問題
胳膊和腿麻木或軟弱無力
肌肉運動受損
失憶
無法集中注意力
情緒或睡眠習慣的變化

如果在萊姆病的第一或第二階段使用抗生素對孩子進行治療,幾乎都不會發展到第三階段。

萊姆病的原因
引起萊姆病的細菌通常由松鼠、老鼠、鳥類和其他小動物攜帶。蜱蟲叮咬感染動物后,再叮咬人時,萊姆病即被傳播。蜱蟲附著在遷徙鳥類的羽翼上被從南方地區帶來。家養寵物,如貓、狗等也可將其毛皮上寄生的硬蜱帶到家中。
蜱蟲,特別是黑腳硬蜱(鹿蜱)傳播萊姆病。黑腳硬蜱身長為 3 到 5 黑腳硬蜱身長為 3 到 5 mm(1/8 到 1/4 英寸),顏色為紅色或深棕色。吸食動物或人的血液后,蜱蟲可膨脹達葡萄大小。當一個人裸露的皮膚拂過長草或灌木叢時,蜱蟲將附著在皮膚上,並通過它的嘴猛咬皮膚。
整個加拿大均可發現大量蜱蟲。西部的黑腳硬蜱可在不列顛哥倫比亞低陸平原區,溫歌華島以及菲沙河谷中發現。黑腳硬蜱可在不列顛哥倫比亞低陸平原區,溫歌華島以及菲沙河谷中發現。已在安大略省南部和東部、曼尼托巴省東南部以及新斯科舍省部分地區發現黑腳硬蜱。
更多信息,請參閱我們關於蜱蟲叮咬 的網頁。

萊姆病的風險因素
如果孩子在蜱蟲流行區的樹林或草地中玩耍,他將極有可能染上萊姆病。因為蜱蟲很容易就能附著在裸露的皮膚上,所以皮膚暴露也是一個風險因素。
如果蜱蟲附著在孩子的皮膚上,應儘快將蜱蟲除去。如果可以在 48 小時內將蜱蟲從孩子的皮膚上除去,孩子患上萊姆病的機率將減少。

萊姆病的併發症
如果孕婦患上萊姆病則可能造成死胎。
醫生如何治療萊姆病患兒
因為萊姆病的癥狀類似其他疾病,所以不易診斷。醫生將對孩子的癥狀進行評估。如果懷疑是萊姆病,醫生可要求進行血檢。
記住,一定要儘快治療萊姆病否則您孩子的病情將發展惡化。
如果血檢為陰性並不代表孩子未染上萊姆病。血檢將隨著病情發展而變得更為可靠。如果在癥狀出現后就立即進行了最初的血檢,且呈現陰性,則建議幾周后再進行一次血檢,對導致萊姆病的病菌抗體進行測試。

萊姆病的治療
如果孩子被診斷為萊姆病,醫生將可能開些抗生素葯。大多數孩子將在進行抗生素治療的 2 到 4 周內恢復。如果孩子的病情進一步惡化,他可能需要長期進行抗生素治療。如果孩子還出現其他癥狀,如神經系統疾病,則孩子可能需要其他藥物輔助治療。

預防萊姆病
如果孩子要在蜱蟲流行區的草叢或田野中玩耍,您需要做好準備以防傳染。
可以採取以下方式,減少孩子接觸蜱蟲的機率:
將驅蟲劑塗在暴露的皮膚表面。
穿長褲、封閉式鞋子(非涼鞋)和襪子,以防裸露皮膚接觸蜱蟲。
穿淺色衣服,這樣容易在衣服上發現蜱蟲。
避免進入有許多昆蟲的區域。
穿著經過殺蟲劑處理的衣服。
在蜱蟲流行區玩耍或徒步行走後,檢查衣服和皮膚上有無蜱蟲。
如果發現孩子皮膚上有蜱蟲,則小心用鑷子除去。發現皮膚上附著蜱蟲后,不要壓扁或碾碎蜱蟲,因為這樣會增加傳播的機會。您可以將蜱蟲放在塑料袋內,稍後交給醫生。
更多信息,請參閱關於蜱蟲叮咬的網頁。
小心使用避蚊胺 (DEET) 驅蟲劑
使用含有避蚊胺 (DEET) 的驅蟲劑時要小心。避蚊胺 (DEET) 驅逐蜱蟲非常有效。但是高濃度的避蚊胺可對孩子有害。確保孩子用的驅蟲劑是專為兒童配製的,其中避蚊胺的含量為 10% 或更少。天然驅蟲劑,如香茅,也有效果,但要頻繁的重複噴洒。


更多信息
萊姆病情況說明:加拿大公共衛生局 (只有英)
萊姆病: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只有英)


要點
萊姆病是由鹿蜱傳播的細菌感染性疾病。
感染的第一個跡象通常是在叮咬部位形成一個圓形皮疹,之後以「牛眼」狀蔓延。並非每個患有萊姆病的人均出現此類皮疹。
如果孩子被診斷為萊姆病,醫生將開些抗生素葯。
要幫助預防蜱蟲叮咬和萊姆病,皮膚不要裸露,在孩子的皮膚上塗上殺蟲劑,並在存在蜱蟲流行區玩耍或徒步行走後,檢查衣服和皮膚上有無蜱蟲。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6: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