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師禁語,重在消除語言歧視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9-4 15: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你不學可以,但不要影響其他人!沒見過像你這樣的學生!不想聽的可以睡覺!你要不想學就回去!」類似大家從小耳熟能詳的10句話,最近被湖北省教育廳列為教師十大「禁語」。同時還公布了「十大美語」,比如「錯了別怕,咱們再來一次!你是最棒的女孩!孩子,世界上總有一扇門為你而開!我相信你,你能做到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教學用語中一句真心的「良言」能激發學生內心的「小宇宙」,產生無法估計的正能量;而無意中的一句「禁語」則可能摧毀學生的自信,影響孩子的一生。

  此消息一出,想不到為禁語「辯護」的網友不少。有一類表示自己「聽慣了」,「還是禁言聽著親切」,雖多有調侃成分,但也透露出語言在日常交際中比較靈活的一面,所謂「死豬不怕開水燙」(這句話不少老師罵學生時也愛用)。另有一種意見認為,學校小環境與社會大環境不可脫離。不在學校「受委屈」、「吃吃苦」,你說到社會上怎麼混?那些稚嫩的小心臟,能受得了這個險惡世界的捶打嗎?

  我理解,湖北推出的這十大禁語、十大美語,很大程度上是對目前一些學校盛行羞辱性教育的一種撥亂反正。教師的天職本是傳道授業解惑,但近年來各地先後傳出教師教育方法簡單粗暴,甚至以精神暴力和體罰手段,致使學生心理抑鬱甚至自殺的個案。去年南方日報官微就曾曝出,銀川某中學初一學生康某因被老師韓某長期羞辱、體罰,最終跳樓自殺。羞辱性教育的惡果,受害的不僅是學生,也可能是老師。澎湃新聞報道,去年雲南昭通市魯甸縣第一中學一高中老師被學生當眾羞辱,后一初中老師也被學生毆打,導致該中學老師人人自危,集體休假不敢上課。

  俗話說,君子不出惡語。是時候考慮,是什麼樣的環境讓校園戾氣盛行,老師為什麼那麼凶,他們的壓力從哪裡來?正常的師生關係,應該是和風細雨、謙謙君子,但升學壓力、考評制度,學生考試成績與教師收入和獎金掛鉤,諸多壓力讓教師別無選擇。人非聖賢,對教師下「封口令」,無法從根本上緩解和釋放教師面臨的心理壓力,治標不治本,教師的情緒、焦慮和怒氣,可能會以其他方式轉嫁到學生身上。

  「十大美語」也是如此。所謂「讚美教育」,不能流於字面或形式主義理解,也並不等於喝心靈雞湯。傳銷、保險等行業,常常讓員工每日喊口號,來自我暗示、激發鬥志,但校園語言的凈化,其根本目的不在心理暗示或打雞血,而在鼓勵和提倡使用平等語言,以增強所有人的自尊,保有每一師生員工的個人尊嚴,無論其在學校的身份為何。例如英國桑德蘭大學的《平等機會:語言使用良好習慣指南》,就從性別、種族、性取向、殘障、年齡等幾個方面,詳細列出了推薦校園師生使用的日常用法,以及不主張日常使用的措辭和用法。

  這些規定,凸顯了教育的本質:平等觀念,既面向學生也面向教師。語言改變指向觀念和行為的改變;真正重塑師生關係,有賴一整套消歧制度的支持。校園民主氛圍的形成,除了讓老師「會說話」,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平等表達意見。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6: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