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老師拒禮后,為何說「來日方長」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9-4 14: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開學季來臨,雖然有關部門嚴令禁止老師收受紅包,但還是有家長為此動起腦筋。近日,上海市西區一名家長送老師紅包被拒后,老師的一句「來日方長」,讓該家長陷入焦慮中。她絞盡腦汁地想「來日方長」的含義,並在朋友圈裡求大家幫忙解讀這句話。這在微博上也引發不小的討論。

  一句「來日方長」,究竟是堅持拒收的表達,還是下次再送的暗示,確實不好理解。家長的焦慮,是基於對禮送不出去后,孩子可能會得到不公正的對待。理論上講,為師者應公平地對待每個孩子,給予他們同等的關心和關愛。但現實中,送紅包影響老師態度的現象不少見。正如有人所指出的那樣,或許哪個家長送了老師未必能記住,但沒送的肯定會被牢記,其孩子也可能會成為出氣筒。之前哈爾濱教師索禮謾罵學生事件,就曾引發軒然大波。

  送紅包的規則認同和遵循,往往有事實基礎和現象表現。自收與不收的煩惱,與送與不送的焦慮,都是潛規則認同與裹挾所帶來的負面效應。若是不解決對「送才有好處」的規則認同,那麼「來日方長」式焦慮就很難得到消除。

  要消解這種焦慮,需要通過顯規則的實施,培育新的社會認識與行為習慣,讓不送不收成為一種新的風尚。這就須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收與不收應當得到明確,並有具體的標準界定,以分清人情往來和不正之風之間的區別;二是收后如何處理的問題,上繳、返還和據為己有應區別對待,並對違規者當處則處,不遷就縱容。當制度剛性得到了體現,那麼顯規則才會獲得普遍認同,一句「來日方長」引發的尷尬,才不會引發大眾共鳴。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1: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