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德國高考開中文科目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加飯西 發表於 2015-8-31 15: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德國波恩黑爾姆霍爾茨文理高級中學(Helmholtz Gymnasium)一間教室的黑板上寫著幾行漢字:"我的生日"、"中國人過生日"、"德國人過生日",十來個學生在下面埋頭奮筆疾書。這是該校的一節中文課。


該校自2009年開設漢語課程,兩年後將漢語加入到本校的高考外語科目,每年都有學生選擇。任課老師沈勇向德國之聲介紹德國高中畢業考試中文考試的情況說:"作為德國高中畢業考試(Abitur)的科目,考生可以選擇筆試,也可以選擇口試。中文筆試持續約3小時,主要圍繞一篇200至300字的文章進行,共有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類似閱讀理解題,考生需要對文章內容進行總結;第二個問題是針對文章的中心話題進行討論,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第三個問題最難,需要考生對中德兩國的國情進行比較。"


沈老師還舉例說,"比如有一年的試題是兔兔到巴黎旅遊,那麼第一道題可能是兔兔是誰?他做了什麼?第二道題是兔兔做了一件什麼事,考生需要針對這個情況表達自己的觀點。第三道題可能就是中國人出外旅遊,三十年前是什麼樣,現在又是怎麼樣。"沈勇老師解釋說,老師在閱卷時都有統一標準,不單是字數上有限制,答題時也要答到點子上:"針對這個題目,考生要談到改革開放的內容,不然不得分。"所有這些中國國情教育的內容都由一個統一的教學大綱規定,網上可以查閱。


相對於筆試,口試持續時間只有20至30分鐘,之前有半小時的準備時間,考試內容與筆試大同小異。"口試不但對語言能力要求比較高,同時還考驗考生的臨場反應能力,"沈老師說,"因此大部分學生還是選擇筆試。"


對於為什麼選擇漢語作為高考考試科目的問題,一名華裔男同學爽快地答道:"因為簡單!"出生成長都在德國、從未踏足過中國的他,普通話說得其實並不流利。儘管家裡的語言環境是溫州話而非普通話,這名同學還是認為他在中文科目能更容易獲得好成績。他的同班同學,一名非華裔的女同學也認為中文很簡單:"中文的語法太簡單了,比西班牙語都簡單!"她旁邊的小女孩,桌上一本筆記寫得工工整整:"我想學中文,是因為中文很特別!"她說道,"相比之下,其他外語都差不多。"


沈勇老師說,每次開班時她都會問學生為什麼想學習中文,很多學生都是沖著中文的與眾不同而來的,主要是興趣:"一些華裔的學生因為有家庭語言環境的優勢,想選擇中文作為拉高分的科目,另外一些華裔學生則是想通過這門課加強漢語練習。"她特別提到,成績最好的不一定是華裔的學生:"我們這裡每年都會有一兩個'中國迷',他們一筆一劃都寫得特別認真,自己做很多練習,還用各種顏色做筆記。他們願意花很多時間來學習中文,因為覺得有意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11: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