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通過改革精度提升群眾對社會滿意度

[複製鏈接]

370

主題

370

帖子

2325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ingoom03 發表於 2015-8-22 19: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改革之要,仍在治吏。「官帽」還戴不戴,一要看是不是「改革促進派」,二要看是不是「改革見效派」

  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十五次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提高改革精確發力和精準落地能力,扎紮實實把改革舉措落到實處」。縱觀會議各項議題,審計監督、司法審判、高等教育、便民利民,無不著眼於一個「實」字。「精確發力」,就是要打蛇七寸,對著問題的症灶而去;「精準落地」,就是要不折不扣落實到位,讓實踐來檢驗、讓基層來評判、讓群眾來打分,讓改革落地見效。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全面深化改革,行至今日,正是「較勁兒」的關鍵時刻。中央之所以反覆強調落實,強調群眾有獲得感、改革要接地氣,強調要有改革定力和改革韌勁,就是在不斷校正改革的準星,讓那種「為了改革而改革」的浮躁偃旗息鼓。反過來,讓群眾真歡迎、發展真需要的改革舉措往前排、往實幹、往狠抓。

  現實中,霧裡看花的「偽改革」並不少見。比如有的地方簡政放權的單子拉得老長,看上去「力度不小」,仔細一瞧,不過是把行政權力交給事業單位,「左兜揣右兜」。還有一些信貸、稅收的優惠減免,說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一掂二看三搖」,相關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依舊。正因此,改革沖著現實問題來,而攻入深處的改革,更要衝著改革本身存在的問題來。

  究其原因,還是一些改革沒能接好地氣,不了解群眾真正的需求,只會照貓畫虎,被動傳達上級文件、機械分解任務措施。比如正如火如荼推進的地方國企改革,個別地方眼睛只顧往上看,假模假式搞混改、限薪。殊不知地方企業與中央企業大不同,供暖、燃氣、自來水都與民生緊密相關,改革要提質增效,同時更要拉動就業、讓群眾得實惠,不做深入調查研究、不去廣泛聽取意見的改革,誰會買賬?誰願支持?

  在經濟步入新常態的當下,改革更須直接助力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仍以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國企改革為例,越是下行壓力較大的地方,越是暫時不景氣的行業,國企改革的作用就越要突出。這些領域往往很有潛力,但是投資大,周期較長,民間資本不願介入,那麼代表全民利益的國有資本就必須有所擔當。引申觸類,對改革遇到的種種新情況新問題,改革者都需要把自己「擺進去」,置身群眾立場,及時研究、提出對策、積極化解。

  坊間有種說法,「市場似乎不買改革的賬」。此言謬矣,主要就在於缺乏歷史的耐心。要知道,改革對市場活力的激發、對生產力的促動,終歸要有一個過程。而換個角度看,我們亦應反思,是不是兼顧「利長遠、利當下」的改革略少了一點?中央深改組的這次會議后,預計國企等領域將「集中推出一批力度大、措施實、接地氣的改革方案」,就是要讓改革紅利看得見、摸得著,讓群眾得到真實惠。

  知易行難。改革改到今天,讓群眾得實惠、得利益,一定會觸動原有利益格局,所以才強調「講大局、顧大局」。成功創建和諧社會,既是榮譽,更是責任,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期待。批判和諧社會建設工作,群眾的滿意度是最重要的標尺。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把和諧社區建設作為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基礎,作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關鍵舉措,作為提升群眾幸福指數的有效載體,在鞏固擴大創建成果的同時找差距、補短板,全面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

  遇到矛盾和問題,不能繞著走;遇到困難,不能打退堂鼓,吸取教訓才是明智之選。每一次挫折都是一筆財富,就好比一塊金剛石,只有經過打磨后,才能變成熠熠發光的鑽石。愛迪生在發明成功電燈前遭遇了九百多次失敗,有人為他感嘆,而他卻說,至少他知道了九百多種材料做不成電燈。正是這種精神,才使他為人類做出了卓越的進步。改革之要,仍在治吏。「官帽」還戴不戴,一要看是不是「改革促進派」,二要看是不是「改革見效派」。再往後,地方領導幹部的考核、升遷、獎懲,群眾對改革的「打分」註定將是重要評價標準。鍥而不捨、堅忍不拔,疏浚改革從中央到地方、到市縣的落實管道,我們才能收穫群眾滿意,贏取攻堅之役,堅定信心,銳意進取,求真務實,把群眾利益維護好,把為民實事解決好,帶著深厚的感情和敬畏之心,聽民聲、解民憂、暖民心,為民排憂解難,提高居民收入,堅持走群眾路線,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對全面小康社會的滿意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3: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