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腎功能與體檢報告上的eGFR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5-7-29 21: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常見的2種腎功能指標:尿素氮(BUN)與肌酸酐(creatinine。一般的腎功能抽血檢查,就是看這2項。尿素氮正常值在25mg/dL以下,肌酸酐男性正常值在1.4 mg/dL以下。肌酸酐主要是肌肉代謝之後的產物釋放到血液中,而女性因為肌肉較男性少,肌酸酐正常值一般定義是1.3 mg /dL以下。

這2項會被定義為腎臟指標是因為:它們都是經由腎臟代謝,隨著尿液排出;當腎功能異常時,排出量會變少,血中數值就會增加,因此長期以來就被當作是腎功能的指標。

不過,真正能夠即時反應腎功能的是「肌酸酐廓清率」(creatinine clearance,簡寫成Ccr),和腎絲球過濾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簡寫成GFR)。肌酸酐廓清率是比較血液中和尿液中肌酸酐的數值,計算出來的,接近實際的腎絲球過濾率。

正常的腎絲球過濾率大約是100~120 ml/min/1.73m2,腎絲球過濾率愈小,代表你的腎功能愈差,會隨著年紀增加而逐漸衰退,30~40歲以後平均每年減少0.8~1.0 ml/min/1.73m2。

目前在各種體檢報告上的GFR其實是用公式換算出來的,是一種估計值,所以在前頭加上一個e字,這個e代表估計(estimated)。現在許多病歷都已經電子化,而且電腦與網路也很方便,許多醫院都已經將eGFR的轉換公式設置在信息系統內。只要有抽血肌酸酐數值,就同時會顯示eGFR轉換后的估計值,供醫師與病友參考。

目前國際間對於腎臟病已經有一個標準的分期,是以eGFR為準,大於90ml/min/1.73m2以上,而且有癥狀的就算是第一期;在60~90ml/min/1.73m2之間是第二期;在31~60ml/min/1.73m2之間是第三期;接著再減少一半到16~30ml/min/1.73m2之間是第四期;若是低於15 ml/min/1.73m2那就是第五期(最後一期)了。

不要忘了腎臟也有自然老化

隨著年紀增長,腎臟的組織會逐漸減少,同時功能也會稍有退化。我們來介紹3個針對「腎臟老化」比較知名的研究。

文獻上最早且完整呈現此一現象的是1985年的「巴爾的摩長期老化研究(BLSA)」,他們追蹤一群人達23年,有2個有趣的發現∶(一)沒有任何疾病或合併症的人,每年腎功能(用肌肝酸廓清率Ccr來代表)會下降約0.75ml/min/1.73m2。(二)但也有大約36%的人,其Ccr值並未隨年紀增長而下降。

對照另一個世代研究,追蹤1,094位已知有慢性腎臟病(CKD)的人10年,發現∶(一)這些慢性腎臟病人,每年腎功能(也用Ccr來代表)下降約1.5到2.1 ml/min/1.73m2,比前面所提的正常人,要快上許多。(二)但也有大約剛好三分之一(33.5%)的人,其Ccr值下降率不到1 ml/min/1.73m2,和正常人類似。

第三個研究是2007年發表,針對約20萬名有慢性腎臟病(CKD)的追蹤3年的研究,比較不同年齡層腎功能下降的速度發現∶在eGFR還高於45ml/min/1.73m2以上的族群,年紀大的人腎功能下降的速度比較快;不過對於那些eGFR已經低於45ml/min/1.73m2以下的族群,反而是年紀輕的人腎功能下降的比較快。

這3個長期研究告訴我們什麼呢?歸納來說有2個重點:(一)不論有病或沒病,腎臟都會有自然老化,只是有疾病的人比較快(約3~4倍)而已。(二)即使有疾病,人與人之間還是會有差異,腎功能(不論用Ccr或eGFR來看)下降的速度也會因年紀與目前該數字的高低,而有所不同。

如何預估eGFR下降的速度?會和哪些危險因子有關?

雖然我們從前述2007年發表的研究中已經知道:如果是eGFR已經低於45ml/min/1.73m2以下的族群,年紀大的人腎功能下降的速度反而比年紀輕的人慢。我們也不可輕忽,應該積極找出造成eGFR下降速度相關的哪些危險因子。

目前比較確定的危險因子有:(一)男性;(二)高血壓,尤其年紀大的人,血壓影響腎功能下降的速度比年紀輕人更重要;(三)糖尿病,尤其愈早開始控制好血糖,長期預后與效益會更顯著,反而是到了腎臟病晚期,對於高齡的病人還要多考量低血糖伴隨的危險,有學者主張此時再去嚴格的控制血糖反而增加危險與死亡率;(四)蛋白尿;(五)其他疾病與生活型態與自我照顧因素。

在這裡,我們要先特別提醒蛋白尿的重要性。美國腎臟醫學會在2009年曾經發表一篇針對95,252人追蹤約17年的觀察研究,指出幾個有趣的發現∶(一)同樣eGFR的人相比,有蛋白尿的人比起無蛋白尿的人,將來會持續進展到腎臟病末期(洗腎)的機會大約是100倍!(二)即使是腎臟病第1~2期的病人,如果有蛋白尿,會比腎臟病第3~4期但是無蛋白尿的人,將來會進展到洗腎的機會仍然高出近12倍!

至於危險因子(五)的「其他疾病與生活型態與自我照顧因素」,所指的是:不要抽煙、勿亂自行服用可能傷害腎臟的止痛藥(長期使用)、或來路不明藥物。如果體檢報告中沒有蛋白尿,雖說腎功能已經是第三期,推估「未來腎功能下降的速度應該不至於太快」。相反地,如果有蛋白尿,而且又有一些可能讓eGFR下降更快的「其他疾病與生活型態與自我照顧因素」,除了儘早就醫之外,也須從自我改變做起。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20: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