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土司遺址入選!盤點中國48項世界遺產(組圖)

[複製鏈接]

5766

主題

5826

帖子

809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0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鬧木鬧木 發表於 2015-7-6 17: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土司遺址入選!48項世界遺產,48種驕傲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觀。中國的世界遺產總數截止2015年7月4日達到48項。

  


  

  


  7月4日,在德國波恩舉行的第39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上,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中國土司遺址項目。

  中國土司遺址4日在第39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8處世界遺產。 新華社記者郭洋攝

  


  

  


  1、中國土司遺址

  貴州播州海龍屯新王宮遺址(7月3日攝)。海龍屯遺址位於遵義老城北約30里的龍岩山東麓,始建於1257年,毀於1600年。遺址所在山峰相對高度約 350米,三面環水,一面銜山,地勢險要,如今周長約6公里的環囤城牆尚存,囤東銅柱、鐵柱、飛虎、飛龍、朝天、飛鳳六關,囤西后關、西關、萬安三關依然屹立。囤頂平闊,囤內遺有「老王宮」和「新王宮」兩組重要建築基址,面積均在2萬平方米左右,此外尚有金銀庫、四角亭、採石場、校場壩、環囤馬道和敵樓等遺迹。 2015年7月4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申報的「土司遺址」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34項世界文化遺產。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48項,繼續穩居世界第二位。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築遺存,曾是中央委任、世襲管理當地族群的首領「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此次聯合申報的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貴州遵義海龍屯,是「土司」的行政與生活中心聚落遺存,是「土司制度」的珍貴物證,見證了古代中國對多族群聚居地區管理和多元文化保護的獨特智慧,對全人類關注文化多樣性保護及族群間的交流與共同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新華社記者劉續攝

  


  

  


  2、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是指起始於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被命名為「絲綢之路」。2014年6月22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3、大運河

  由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大運河三部分組成,全長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縱貫在中國最富饒的東南沿海和華北大平原上,通達黃河、淮河、長江、曹娥江、錢塘江、海河六大水系,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4、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

  作為哈尼族創造的農耕文明奇觀,據載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梯田規模宏大,綿延整個紅河南岸的元陽、綠春、金平等縣,僅元陽縣境內就有19萬畝。這裡水源豐富,空氣濕潤,霧氣變化多端,將山谷和梯田裝扮得含蓄生動。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紅河哈尼梯田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5、新疆天山

  新疆天山屬全球七大山系之一,長達1760公里,占天山總長度的3/4以上,橫亘新疆全境,跨越了喀什、阿克蘇、伊犁、博爾塔拉、巴音郭楞、昌吉、烏魯木齊、吐魯番、哈密9個地州市,是新疆地理的獨特標誌。2013年6月21日,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中國「新疆天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6、中國澄江化石地

  澄江生物群位於我國雲南澄江帽天山附近,她生動地再現了5.3億年前海洋生命壯麗景觀和現生動物的原始特徵,2012年7月1日,澄江化石地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7、元上都遺址

  元代都城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旗政府所在地東北約20公里處、閃電河北岸。由我國北方騎馬民族創建的這座草原都城,被認定是中原農耕文化與草原游牧文化奇妙結合的產物,史學家稱譽它可與義大利古城龐貝媲美。2012年6月29日,中國元上都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8、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該景觀秉承「天人合一」哲理,在10個多世紀的持續演變中日臻完善,成為景觀元素特別豐富、設計手法極為獨特、歷史發展特別悠久、文化含量特別厚重的「東方文化名湖」。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區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9、中國丹霞

  丹霞地貌是一種有著特殊地貌特徵以及與眾不同的紅顏色的地貌景觀,像「玫瑰色的雲彩」或者「深紅色的霞光」,它主要由紅色砂岩和礫岩組成,反映了一個乾熱氣候條件下的氧化陸相湖盆沉積環境。「中國丹霞」於2010年8月1日,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0、「天地之中」古建築群

  天地之中,包括少林寺建築群、東漢三闕和中嶽廟、嵩岳寺塔、會善寺、嵩陽書院、觀星台,8處11項歷史建築,歷經漢、魏、唐、宋、元、明、清,是中國時代跨度最長、建築種類最多、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代建築群。2010年8月1日,在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准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11、山西五台山

  五台山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素有「金五台、銀峨眉、銅普陀、鐵九華」之說,同時它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2009年6月26日,被作為文化景觀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2、江西三清山

  三清山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區域內展示了獨特花崗岩石柱與山峰,豐富的花崗岩造型石與多種植被、遠近變化的景觀及震撼人心的氣候奇觀相結合,創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美學效果,2008年7月8日,三清山作為自然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3、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作為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它以歷史悠久、種類繁多、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著稱,被譽為「東方古城堡」、「世界建築奇葩」, 「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建築模式」。2008年7月6日,在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以永定客家土樓為主體的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4、開平碉樓與古村落

  開平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南部,開平碉樓鼎盛時期達3000多座,現存1833座,其數量之多,建築之精美,風格之多樣,在國內乃至在國際的鄉土建築中實屬罕見。2007年6月28日,在第3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開平碉樓與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5、中國南方喀斯特

  喀斯特即岩溶地貌,是發育在以石灰岩和白雲岩為主的碳酸鹽岩上的地貌。中國喀斯特由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共同組成,有面積大、地貌多樣、典型、生物生態豐富等特點。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評選為世界自然遺產並獲得全票通過。

  


  

  


  16、安陽殷墟

  作為商代後期都城遺址,殷墟的發現和發掘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2006年7月13日,在第3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7、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是全球所有溫帶區域(除熱帶雨林以外)中植物最豐富的區域。2006年7月12日,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獲准成為世界自然遺產。

  


  

  


  18、澳門歷史城區

  澳門歷史城區是中國境內現存年代最古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東西方風格共存建築群。2005年7月15日,中國「澳門歷史城區」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19、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位於吉林省集安市和遼寧省桓仁縣。作為歷史早期建造的都城和墓葬,它反映了漢民族對其他民族文化的影響以及風格獨特的壁畫藝術,體現了已經消失的高句麗文明。2004 年 7 月,被獲准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20、雲南「三江併流」

  「三江併流」形成了世界上罕見的「江水併流而不交匯」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觀。由於特殊的地質構造,歐亞大陸最集中的生物多樣性、美麗神奇的自然景觀使該地區成為唯一的、獨特的世界奇觀。2003年7月,「三江併流」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21、大同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2001年12月1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2、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青城山處於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主峰老霄頂海拔1260米。青城山群峰環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謄。青城山歷史悠久,是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被譽為「天下第五名山」。

  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2000年11月,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被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23、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2000年11月,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24、明清皇家陵寢

  明清皇家陵寢分佈於北京、河北、遼寧、安徽、江蘇、湖北等地,主要建築保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寢原貌。在2000年至2004年間先後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25、安徽古村落:西遞、宏村

  西遞和宏村的街道結構、建築和裝飾、房屋布局以及人工水系都完好地保存著原始狀態。2000年11月30日,安徽古村落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6、重慶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為主,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典範。1999年12月1日,在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5766

主題

5826

帖子

809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099
沙發
 樓主| 鬧木鬧木 發表於 2015-7-6 17:01 | 只看該作者
27、福建武夷山

  作為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武夷山屬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東南」之美譽。其中,天游峰有「天下第一險峰」之稱。1999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28、北京頤和園

  作為古代皇家園林,頤和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與圓明園毗鄰,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與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9、北京天壇

  天壇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以嚴謹的建築布局、奇特的建築構造和瑰麗的建築裝飾著稱於世。外壇古柏蒼鬱,環繞著內壇,使主要建築群顯得更加莊嚴宏偉。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30、雲南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地處滇、川、藏交通要道,古時候頻繁的商旅活動,促使當地人丁興旺,很快成為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也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鎮。1997年12月4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31、山西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1997年12月,平遙古城獲准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32、江蘇蘇州古典園林

  蘇州園林以私家園林為主,成熟於宋代,興旺鼎盛於明清。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等,以其意境深遠、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1997年12月,蘇州古典園林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中華園林文化的翹楚和驕傲。

  


  

  


  33、江西廬山風景名勝區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1996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34、四川峨眉山—樂山風景名勝區

  峨眉山,地勢陡峭,風景秀麗,有「秀甲天下」之美譽。作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廟約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廟,佛事頻繁。1996年12月,峨眉山—樂山大佛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35、西藏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位於拉薩瑪布日山上,氣勢雄偉,是一座宮堡式建築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1994年,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36、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作為中國古代帝王宮苑,承德避暑山莊是清代皇帝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1994年12月,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37、山東曲阜的孔廟、孔府及孔林

  曲阜孔廟、孔府、孔林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徵,以豐厚的文化積澱、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1994年12月,「三孔」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38、湖北武當山古建築群

  武當山古建築中的宮闕廟宇集中體現了中國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築的建築學和藝術成就,這些建築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國藝術和建築的最高水平。湖北的武當山古建築群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39、四川九寨溝國家級名勝區

  九寨溝中部峰嶺均在4000米以上,南緣達4500米以上。峰頂和兩側山峰基本終年積雪。九寨溝以植物喀斯特鈣華沉積為主導,形成九寨溝艷麗典雅的群湖,奔瀉湍急的溪流,飛珠濺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連綿起伏的雪峰。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40、湖南武陵源國家級名勝區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由張家界市的張家界森林公園、慈利縣的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和桑植縣的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組合而成,后又發現了楊家界新景區,總面積500平方公里。1992年《世界自然遺產》。

  


  

  


  41、四川黃龍國家級名勝區

  黃龍以彩池、雪山、峽谷、森林「四絕」著稱於世,是中國唯一的保護完好的高原濕地,這裡山勢如龍,又稱「藏龍山」。這一地區還生存著許多瀕臨滅絕的動物,如大熊貓和四川疣鼻金絲猴。1992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42、安徽黃山

  黃山因峰岩青黑,遙望蒼黛而名。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曾對黃山的秀麗這樣讚歎:「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后被當地人引申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1990年12月,獲准成為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43、北京故宮、瀋陽故宮

  故宮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它標誌著我們祖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五百多年前匠師們在建築上的卓越成就。北京故宮和瀋陽故宮分別於1987及2004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44、陝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嬴政的陵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45、長城

  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游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其歷史長達2000多年,中國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

  


  

  


  


  

  


  46、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周口店遺址是世界上材料最豐富、最系統、最有價值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遺址。考古學家先後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遺址外發現三枚人類牙齒化石,及人工製作的工具和用火遺迹,遂成為震驚世界的重大考古發現。198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47、甘肅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48、山東泰山

  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中部,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磅礴,風景壯麗。一直有「五嶽獨尊」的美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20: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