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開復懺悔:過度追求名聲讓我走偏(圖)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6-28 12: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李開復懺悔:過度追求名聲讓我走偏(圖)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今天下午,紀錄片《築夢者之李開復懺悔錄》舉行首映。這部高曉松導演的紀錄片是以李開復癌症后的心路歷程和人生思考為背景進行拍攝的。片中,李開復分享了自己的思考:脫去虛名與成就,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

  以下內容是根據李開復今天的演講整理而成

  謝謝各位,非常感謝今天各位嘉賓的到來。讓我有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生病的心路歷程。平時我工作的時候,非常熱愛我的工作,包括今天,我從來沒有想到,要面臨死亡,面臨癌症,我心中想過的每一個思念都和我的工作絲毫無關。有一個很著名的護士看護了很多臨終病人,大部分的臨終病人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我們每個人都要臨死才會想到這樣的事情嗎?我相信今天的紀錄片和我出的書,能闡述我個人向死而生的過程。向死而生本身的意思,是說人容易陷入世俗,而面對死亡,反而容易得到頓悟,了解生命的意義,讓死亡成為生命旅程中無形的好友,溫和提醒我們,好好珍惜我們的生命,不是只度過每一天的日子,也不是只追求一個現實的名利目標。

  學分1:健康無價

  在我平時的生活中,我熱愛美食,不愛睡眠,認為睡眠是浪費時間,每天起來回E-mail,給我員工證明我工作多努力。生病以後,才深深體會到,其實健康失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生命最重要,健康和生命是一樣重要的。

  很多人會說,如果你要養生,就沒有事業,只能什麼都不要,去過退休的生活,過慢日子。但我覺得真的不是這樣的。每一個人的健康,其實不是要你放棄一切。我們的健康簡單來說,其實就是我們的睡眠、壓力、運動、飲食。如果這4點達到即可。對年輕人來說,你是可以努力工作的,一個禮拜拿三四個小時維護你的健康,我非常希望在這裡告訴大家要愛惜自己的健康,不要等到有一天,像我這樣後悔,幾乎來不及才知道學會要愛惜自己的身體。

  學分2:一切的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的理由

  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的理由,我們應該多思考當一件事發生以後,是不是有什麼正面的啟示或者正面的力量。發生一個災難,是不是不要把它當成一個果,而是把它當成因 ,如果把它當成因,任何的災難都是學習的機會。如果我們生病了,可以理解為是讓我們學會更健康的生活;我們無助的時候,是讓我們學會接受無法改變的事情;我們思考死亡才能教會我們分辨什麼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學分3:珍惜緣分,學會感恩和愛

  面對死亡的時候,我感覺當年家人給我的無私的愛,我的回饋是多麼的冷漠。雖然我告訴朋友說,我一放假就陪我的母親,但是我們有4周的假。陪母親5天以後,我就認為我的任務完成了。一直到我自己面臨死亡的時候,我才知道,我是多麼冷漠,我是以多麼敷衍的方式表達了人們口中的孝順。

  我覺得真正改變應該有三個層次。

  最基本的是別人對你好,你感覺到了,這是感恩。再稍微好一點的是別人對你好你要回報他。第三個層次就是主動不要求回報付出關懷,這才是最高的境界。

  有一句話,我覺得很有意義,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能和親人在一起,他們能這樣對我們,真的是久別之後的重逢,我們應該珍惜人生中的緣份和愛護。

  所以我生病以後我就決定,我要改變我的生活方式,每一周不但要陪我的媽媽,還要陪我的姐姐。我到了台灣,花更多的時間和我愛人在一起。我女兒要考大學,我幫她做各種準備。後來有一天她弄了一個刺青,刺了一個try,這就是我沒有付出足夠教育后出現的現象。然後她學業上升了也被大學錄取了,又把try變成了 stay gold,我認為我自己是發光的黃金。也許我對父母的愛可能很難直接給他們回報,但至少對妻子女兒,在過去的17個月中,我做的一些事情教會了我如何感恩,如何愛,如何直接表達。

  父親節的時候,我發了一條微博,是我女兒親我的照片,我鼓勵更多的孩子親他們的父親。我看他們的留言,很多女孩子說這麼大了,怎麼好意思,父親很威嚴。愛不是藏在心裡的,是應該表達出來的,如果沒有表達,以後沒有機會的話會很後悔。

  學分4:學會如何生活,活在當下

  我的癌症是淋巴癌四期,我認為我的生命並不長了。當時我也想到,如果我的生命真的只有100天了,我會怎樣渡過這個時間?我的結論和看護臨終病人的護士是非常相似的。我的結論是說,我要讓我的親人知道我如何愛他們,我和他們在一起度過了特別難忘的時光,無論是和妻子去我們蜜月的地方,或者和孩子去一個我們過去特別快樂的地方,回憶過去的美好,去吃我們愛吃的東西,做我們愛做的事情,這才是活。我希望活的時候,能全心全意每一刻活著,不是腦子只不停想我的公司,想我的事情。開始發現世界其實是充滿了很多美好的東西的。

  如果偶爾慢一下,能活在當下,才能體驗到這些美好,才能感覺自己沒有白活。我活了50多歲,一直沒有分清什麼是桂花,什麼是茉莉花等等,我就知道他們都有香味。慢下來的時候,才會感受到世界的美好。這是美食,這是我們最愛的酒,最漂亮的衣服,留到哪一天才會穿。我鼓勵你們,不要把所有事情都推到以後,別說將來,別等特殊的日子。我希望我們都活在當下。今天為什麼不能是那個特殊的日子呢,要讓每一天都成為最特殊的一天。我覺得人生如果這樣活下去,不僅僅是最後的一百天,而是每一天都這樣活下去,一定會非常圓滿,豐富。

  學分5:經得住誘惑

  我們小的時候,我父親跟我們說,不要愛錢,對財富來講,越多越好,但是不要貪婪的想得到更多。中國有一個通病,特別愛美。我們看到這麼多古時候的皇帝,各方面的慈善家,做的各種事情都讓別人知道自己有多好。我父親留給我10個字,有容則乃大,無求則更高。人死留名,我們希望做好的事情是對的,希望留名則沒有任何必要,除了孔子以外,有哪個人被大家都記住了?我相信我們每一位50年以後都沒有被別人記下來。

  當你特別糾結自己「名」的時候,或許刻意,或者不刻意,都會讓追求名成為一種方式。比如說之前我告訴年輕人追求自己的夢想,最大化自己的影響力,做最好的自己。這個話沒有錯,如果把最大化影響力這個詞發揮到極致,每天機械化衡量影響力有沒有提升,有沒有人聽我的演講,成為我的粉絲。當我人生回到生病前的5-10年,慢慢越來越越順,越來越有更多人喜歡把我當成他們的導師,一方面出於善心的幫助年輕人,但是不可避免的,會希望有更大的影響力。

  聽起來是很灰色的地帶,影響力是好的嗎?要一點名沒有關係,我和清雲大師討論這個事情的時候,他告訴我,其實人是禁不住誘惑的。你要影響力的目的就是讓世界更好,不斷做好事情,不斷衡量,我和別人都做好事就夠了,為什麼算我賣了多少本書,有多少粉絲呢?這樣的過程,讓我發現,雖然我認為我一直追求的方向和建議並沒有錯,但是如果特別機械化的追求效率,衡量每一天的結果,會讓我們變得更冷漠無情。所以我發現,雖然我走的道路是正確的,但是過度追求名聲,讓我走偏了。

  學分6:人人平等,善待每一個人

  當你追求每一件事情影響力最大化的時候,你就想認識更多聰明的人。見創業者只見最頂尖的,一個青年人找你簽字,如果是普通人,你就不考慮,你會見聰明人,成功人,把自己的一圈都變成社會的頂尖人士。但是我發現,如果真的再繼續這麼做的話,其實喪失了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人人是平等的。當我得了癌症,發的第一條微博,癌症面前人人平等。世界的奧妙,不允許我們渺小對人類的評估。我們憑什麼說這個人是普通人,這個人不怎麼樣,這個企業不會成功,這個創業者不行?

  既然我們沒有權利,也沒有能力做評估的話,既然人人都是平等的,只要時間允許,我會秉承這樣的理念,讓我花更多的時間在網上和一些包括所謂的普通網友交流,每一周見一些想要見我的人,哪怕我們從來不認識,哪怕他們並沒有特別光輝的履歷。我建議大家,不要吝嗇給別人愛的關懷。因為你對任何人,優秀的人,普通的人,都是一樣的。你對任何人的微笑,一個行為,都可能幫助別人,幫助生命。

  學分7:我們的人生究竟是為什麼?

  我認為不必強求把改變世界作為我們的要求。如果每天拚命改變世界,那是充滿壓力的。

  我認為來到人間,我們有緣認識周圍的人,好好體驗人生,結交善緣,做事問心無愧,憑良心,做人真誠平等,讓自己的每一天都能有學習,成長,其實那就足夠了。如果世界上每一個人都這麼做,世界就會變得更好。如果過去我的哲學更多的是因為人生只有一次,所以要分秒必爭,徵求效率做最好的自己。現在我更覺得說,其實生命里很多東西,並沒有辦法用科學的方法解釋,並沒有辦法每天衡量,比如說人與人之間的緣份。從現在開始,我不再看世界上很多的缺陷,批評他們,我相信每一個平等的生命都是來到這裡不斷學習,不斷成長。人只有有缺陷才能學習成長,我們沒有權利過分的批評別人,我們需要做的是怎麼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更完善的人。

  既然每個人都在持續成長,對於那些曾經傷害我,打擊我,或者未來打擊我的人,我不但寬恕他們,而且感謝他們,因為他們可能點醒我很多的不足。我相信人生的生命是與大宇宙連在一起的,我們有責任提升自己。我們的生命隨著心跳停止也沒關係,我們的人生只有一次,如果這一生是體驗學習提升,我相信也會讓世界更美好,整個世界的群體意識也會變得更正向。

  我經過這七個教訓,認為我們珍貴的生命旅程,應該保持著初學者的心態,對世界有兒童一般的好奇心,好好體驗人生,讓每天的自己都比以前有進步有成長,不要想著改變他人,做事問心無愧,多感恩和愛你周圍的人。對人真誠、平等,這樣就足夠了。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能如此,世界就會更美好,謝謝。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eKNiHyBB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2 20: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