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畢業照上的笑容可以預測幸福和長壽?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5-6-27 22: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遇見未來的自己 發表於  2011-06-30 16:30

  

  每年的畢業季,畢業生們都流行把身著學位服的畢業照曬到網路上。多年以後,再次瀏覽這些照片,聊一聊同學們的八卦,也許會驚訝地發現有的人離婚了,有的人早逝了……

  世事難料,你想現在就通過網路上曬出的照片猜測他們的生活、預測他們的未來嗎?這也不是不可能的。

  最近兩項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婚姻和壽命的信息可能早就隱藏在照片中人們的笑容里!笑容多少預測婚姻狀況

  美國迪堡大學心理系教授馬修•赫滕斯坦(Mathew Hertenstein)等人收集了306名心理系校友和349名其他系的校友的年鑒照片。由兩名受過訓練的實驗人員(經過訓練以後兩人打分接近,誤差較小)對每一張照片里人物的眼輪匝肌和顴大肌運動的強度打分,再將兩塊肌肉運動強度的得分相加作為笑容的強度。

  研究人員又通過郵件了解了這些人後來的婚姻狀況。和照片里笑容強度比對后發現,笑容強度在某種程度上能夠預測日後的婚姻狀況。照片里笑容越少的人,離婚的可能性越高,笑容越多的人,離婚的可能性越低,而且男性和女性都存在這種趨勢。笑容多少預測壽命長短

  另一項研究來自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的歐內斯特•阿貝爾(Ernest Abel)和邁克爾•克魯格(Michael Kruger)的實驗。他們收集了來自1952年的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選手註冊時拍的登記照片,挑出230張目光注視相機的照片,並放大兩倍。

  邀請資深作家和四名成年人對打亂順序的230張照片按照嘴周圍的肌肉,縮顴大肌,眼角周圍的肌肉,眼輪匝肌等運動情況打分。

  結果發現,截止到2009年6月1日,照片里笑容強度越大,他們的壽命越長。其實影響壽命的因素有很多,尤其對於職業運動員。所以研究人員排除了一些可以考察的因素,比如出生年份,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職業生涯長度,婚姻狀況,大學入學等,得到的結果是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醫學統計中用來考察與生存有關的因素對壽命的影響的模型)的笑容強度效應仍非常顯著,也就是說確實可以通過笑容強度來預測壽命

  會不會是因為這些人的笑容比較有吸引力,所以他們得分更高,人生也更順利呢?為了排除照片中面孔吸引力的影響,實驗人員又進行了後續研究。他們重新評定了照片的吸引力得分,但是發現吸引力得分並不能預測壽命。照片上的笑容為何可以預測未來?

  從兩項實驗的結果來看,照片里笑容越多的人,離婚的可能性越小,壽命越長。反過來,笑容越少的人,離婚的可能性越大,壽命越短,因為照片里的笑容能反映穩定的人格特質和潛在的情緒狀態。

  也有研究者從基因與環境交互作用理論解釋了這個現象。人的一生都在尋找與基因相適應的環境。有積極情緒基因的人可能會找到有利於愉快婚姻的環境,甚至是找到本來就具有積極情緒的伴侶。

  如果從情緒的社會功能解釋,基本的情緒狀態,比如開心和傷心,會產生不同的自動反應模式,這會影響到我們的行為、生理和認知加工,並最終影響到人生中重大的生活事件,比如婚姻和壽命。

  表情是具有符號價值的。笑容能夠傳達友好的信息。照片里愛笑的人,現實生活中可能更愛笑,那麼笑容里傳達的友好信息有助於維護穩定的親密關係。

  情緒是可以傳染的。看照片里的人在笑,人也會無意識的發出笑的動作。那麼經常看伴侶笑的照片,不知不覺的跟著笑,和伴侶的關係自然會得到提高。

  看來照片里的笑容意義重大!照相的時候別再耍酷了,露出你「婚姻幸福,健康長壽」的笑容吧!

  編輯的話積極心理學還是心理學上一個新興領域。這樣一個相關研究也許還不足以給出特別令人信服的結論,但是無論如何,多年以後看到自己畢業照上年輕、燦爛的笑容,那張老臉上也會泛起傻笑吧。

  參考文獻

  [1] Matthew J. Hertenstein, Carrie A. Hansel, Alissa M. Butts, Sarah N. Hile (2009). Smile intensity in photographs predicts divorce later in life. Motivation and Emotion, 33,99-105.

  [2] Ernest L. Abel, Michael L. Kruger (2010). Smile Intensity in Photographs Predicts Longevit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4),542-544.

  [3] Bandura, A. (2008). An agentic perspective on positive psychology.In S. J. Lopez (Ed.), Positive psychology: Exploring the best in people (Vol. 1, pp. 167–196). Westport, CT: Greenwood Publishing Company.

  [4] Izard, C. E., & Ackerman, B. P. (2000). Motivational, organizational, and regulatory functions of discrete emotions. In M. Lewis & J. Haviland-Jones (Eds.), Handbook of emotions (2nd ed., pp. 253–264).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5] Fridlund, A. (1994). Human facial expression. An evolutionary view.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6] Dimberg, U., Thunberg, M., & Elmehed, K. (2000). Unconscious facial reactions to emotional facial expression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1, 86–89.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3: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