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楊振寧不忠不孝不仁不義!(轉)

[複製鏈接]

2503

主題

3368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65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法道濟 發表於 2015-6-22 11: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中國住中國納稅人付出的1000多萬人民幣的帶電梯的二層別墅,在美國他的房子也只有100萬美元(600多萬人民幣)。每年中國納稅人還要為他的高級消費付出幾百萬人民幣。遊山玩水,到處宣揚他的不倫戀。

「楊振寧對美國的貢獻遠遠大於中國。這位美籍人,效忠於美,服務於美,帶著諾貝爾的榮耀,晚年回到中國,吃住行盡享在美國不曾有的待遇,回贈中國人的,是一針針的麻醉劑」。

夫人去世不到半年楊振寧醜態畢露和同樣不堪的翁帆搞起不倫戀。

楊 振寧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很幸運地在每一個選擇的關頭作了對自己人生最有利的選擇。他這樣一語蔽之,掩蓋了其言下之意,沒有像鄧稼先、錢學森等人冒死回國, 是自己的幸運,因為這樣才不會在國內艱苦的環境中早早過世,為祖國付出畢生精力而無法享受國家的富強所提供的優越條件和上帝最後的禮物。

關 於楊振寧為什麼不回國,楊先生的回答是:在我之前的中國人赴海外求學,都是學成即回國。可是當我拿到博士學位之時,韓戰爆發,美國不允許理工科博士回國, 因此滯留在美國。而為什麼加入美國國籍?楊振寧的回答是因為他所持的中華民國護照在出國旅遊簽證時非常不方便,所以加入美國國籍。

(一)楊振寧謊話連篇

楊振寧說:「在我以前的一些中國留學生,絕大部分都回來了的,所以我到美國去的時候,當時就想是去那兒學成歸國。可是我在做博士后的時候,杜魯門總統就下了一道命令,說是中國血統的人在美國得了理工的博士學位,不可以回中國。所以我留在美國了。」

在這裡,我想說出心裡覺得很不舒服的幾句話:很多當時出國留學的傑出學者,拿的都是博士學位,他們也知道美國不允許他們回來,可是,國家正遭遇苦難,八年 抗戰、三年內戰之後中國人民並不能完完全全地站立在世界的東方,有一個國家作為世界的唯一霸主,不肯放棄在亞洲的勢力存在,所以,當擺脫八國聯軍、擺脫帝 國主義鐵蹄侵略的中華民族正有機會一統中華板塊,而日本作為戰敗國在亞洲已奄奄一息無法實現在亞洲的實力制衡之時,巧妙插手朝鮮戰爭,試圖在與中國東北接 壤的地方建立一個傀儡國,同時牽制中國與日本,也牽制了中國統一台灣的步伐。

也許此時,作為掌握世界先進物理科學技術的頂尖科學家,留在世界上最強的國家是一種「幸運」有一整套科研環境讓其攀登世界科學高峰,也有優越的環境,在楊 振寧七八年後獲得諾貝爾獎即可拿到普林斯頓50萬美元的年薪,可是楊振寧有沒有想到,為什麼美國在六十年代給他媲美國際巨星的待遇?為什麼有同時赴美留學 的錢學森與美國抗爭一年零六個月,歷經美國的軟禁折磨直到周恩來用朝鮮戰爭的十名美國戰俘把他換回國?為什麼同樣博士學位的鄧稼先不顧當時禁止理工科博士 回國的禁令一定要回國為國家完成原子彈研究的事業?沒有這些掌握國際先進科研技術的學者回來為國家打下國防科技、核工業的基礎,中國現在有楊振寧得以享受 的環境嗎?

楊振寧迴避並忽略了之前同一批出國留學人員的貢獻,大大炫耀吹噓自己在美的成就,並鼓勵下一代科研人員走這種「有利於自己人生的選擇」。對於祖國的認同因 為國家的護照出國旅遊不方便就拋棄了,他還有什麼資格在這裡宣揚自己的成就,更細緻入微的比較和自己合作過的科學家在自己的科研成果中的投入,影射李政道 是那種作出30%的貢獻,一定要說自己有70%功勞的那種人。


(二)楊振寧貪婪無恥

80年代、90年代初,國內還很窮的時候,他不回國,21世紀中國大學都變富了,待遇提高了,他也老得不行了,他才想起來自己很「愛國」,自己血液里「流的是中國人的血」,簡直天大的笑話!

為了抬高自己規範場的地位,把和自己合作的米爾斯教授說成是所在的俄亥俄大學五十年來所有科學上的論文、無論、生物、數學、化學、還是其它物理學成就,都沒有米爾斯教授和自己發表的這篇論文重要。

以 此類推,從來沒有培育過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清華大學,這一百多年來所有科研方面的成就,恐怕也沒有楊振寧任何一篇小文章的貢獻,所以,他選擇80幾歲后回國 養老,讓科研落後的中國見識一下國際級大師,也就怪不得頂著國人這麼大的質疑,迎娶一位離婚在職研究生,因為以他所作出的貢獻和人生抉擇的成功判斷,在任 何時候都要作出有利於自己的選擇,老年回國養老的楊振寧,不選擇一位年輕女人,還能作出什麼體現其人生精明的判斷和價值的呢?

楊 振寧這種迴避重點的說法,在主持人挖掘71年回國聽到鄧稼先說原子彈是完全靠中國人自己研究做出來的成果時,楊振寧為什麼落淚的原因,是否因為自己的祖國 能作出這樣自豪的成就,而作為搞這一行、物理研究的頂尖科學家,沒有為國家盡一份力的遺憾?或是這項研究居然由自己的朋友、童年一起成長一起留學的鄧稼先 完成,而感到懊悔呢?楊振寧的回答是很多種感情參雜在一起,不是僅僅因為一種原因才止不住落淚。



對於楊振寧這種和李政道爭執了半個世紀的頂尖科學家,他怎麼會不在意國家關鍵性的科研成就有沒有自己的參與呢?可是作為因為旅遊簽證不方便就把自己的國籍 放棄的一位所謂美籍華人,他來講愛國,恐怕台獨分子都要恥笑,試問台灣兩千四百萬同胞有多少人因為世界上只有二十個國家承諾中華民國,而與世界上很多國家 出現簽證麻煩而放棄自己的中華民國國籍?楊振寧現在還用這個理由出來講,是不是提醒國外留學人員,當你的中國護照不好用,趕快換一本美國的吧,管他愛國不 愛國「有利於自己」才是優先考量。



清華在中國的歷史上,雖然沒有培養出獲得諾貝獎的國際性科研專家,可是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紮實而不受政治風氣影響的奉獻。無論在國家科學、工業、等各 方面建設領域,都展現著一種勤勤懇懇、實事求是、中流砥柱的作用。也許中國一路走來的國力,還沒有條件作出世界頂尖水平的科學研究,可是國家各方面發展特 別是工科類的基礎和成就,清華培養出來的人代表一種風氣、一種作風,這種風氣和作風,是能夠在各種政治風波和潮流中,依然把握國家建設的實際工作,哪怕在 文革的環境中依然沒有讓國家的國防科研、基礎研究停滯或放棄,為中國社會民生的發展,做出符合事理的種種實幹與基本原則。



可是在今天清華園的這次訪問中,我覺得很多東西扭曲了。通過曖昧與一臉微笑的王志,他所想講又不敢直接講的那些提問,通過楊振寧得意與自我炫耀的種種做 法,通過一旁滿足與欣喜地參與錄影的翁帆,我只能說,中國改革開放的社會觀念衝擊真的太大了,大到半個世紀前不顧一切回國奉獻的老一輩科學家的犧牲都得重 新定義與思考了。也許通過這次的提問,楊振寧會回憶起當年他所做出的選擇,當年聽到老朋友原子彈是中國人自己研究出來的事實那種震撼。可是今天他的選擇、 清華的選擇、翁小姐的選擇、都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更確切的定義是:這是一位80多歲還回國養老享受國家特殊照顧的偉大美籍華人科學家,他身邊是他晚年上帝所賜與的最後一個禮物,而這個禮物現在也屬於美 國。他在中國住的是超過一千萬人民幣的別墅,每年還要消費中國納稅人的錢幾百萬。清華所做出的巨大投入是為這一對美籍華人在中國的價值宣揚作全面背書。楊 振寧對中國最大的價值體現是其一生在任何時候都做出對的選擇——當然是對他自己。這個道理也同樣適用於翁帆,一位28歲嫁給82歲美籍華人的年輕女子。這 恐怕是中國社會本年度最有社會價值判斷的。。選擇了。而今晚,楊振寧為這一價值認定,作最完美的解釋。


(三)楊振寧厚顏無恥!

一個人要想在這樣一個清濁混雜的社會裡乾乾淨淨地走完自己的一生,很不容易,若還能奉獻全身心於自己的事業,且能取得偉大的成果,則更難。

中國兩彈元勛鄧稼先就是乾乾淨淨地走完了自己一生的人,他因此受到人們的喜愛;他又是一個將整個身心奉獻於自己的事業的人,因此贏得人們的崇敬;他更是一個成就豐功偉績的人,因此使人們由衷地欽佩和敬仰。

楊振寧和鄧稼先是同鄉,初中同學,西南聯大同學,一起坐船去美國留學。後來兩人有著完全不通的價值取向,走上了完全不通的道路!楊振寧留在美國繁華世界,靠獲得諾貝兒獎,出盡風頭,晚年還不甘寂寞!鄧 稼先當年毅然回國,為中華民族的兩彈一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可惜的是由於當年的科研試驗條件有限,人身防護條件簡陋,鄧稼先由於核輻射過多,身患癌症,英 年早逝,實為國家民族之大殤!但歷史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從歷史和國家角度來說,鄧稼先必將千古流芳,永垂不朽!是他,永遠的奠定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戰 略安全和民族地位!不管過多少年,所有炎黃子孫都將崇敬他!

(四)楊振寧為中國作了什麼貢獻?

楊振寧自己也總結說,想來想去,自己對於中國的貢獻,頂多也就是自己和李政道是華人第一次得諾貝爾獎,從而改變了中國人認為自己不如人的心理。大家看看,這就是楊振寧對他很「愛」的祖國的最大貢獻!

在一次爆炸失敗后,幾個單位在推卸責任。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須有人到那顆原子彈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鄧稼先說:「誰也別去,我進去 吧。你們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個人走進了那片地區,那片意味著死亡之地。他很快找到了核彈頭,用手捧著,走了出來。最後證明是 降落傘的問題。就是這一次,伏下了他死於射線之下的死因。

鄧稼先有一次開會在西湖,他拉著同仁在「精忠報國」那四個古意盎然的字前照了一張相片。許鹿希說,鄧不愛照相,但這張照片是他自己要照的。當初隨鄧稼先一 起搞原子彈的科學家,有些中途而退了。因為「沒有科研成果,不能家庭團聚,不許親友通信」。作為知識分子和普通人的生活、樂趣、權益,是必須犧牲掉的了。

(五)楊振寧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不忠:楊振寧先生在祖國最困難的時候毅然加入美國籍,父親勸說也無效,不肯歸國效力。拿到諾獎的志得意滿的楊因為買不到長島的房子耿耿於懷(最後還是屈居在教授區買了房子)。

不孝:加入美國籍,為此事楊的父親到死也沒有原諒他,視為不孝。

不仁:在祖國富強時,又在與某名牌大學的互相吹捧炒作中,回國頤養天年,自從回國以來,東走走、西逛逛,忙著走穴炒作,不願踏踏實實做工作。

不義:竊李政道的研究成果,得諾貝爾獎,還倚老賣老在李政道之前去領獎,並出書醜化李政道;杜夫人剛剛過世,大一的基礎物理剛開課不到半個學期,就一心想著上帝的最後一個禮物...

想想學位畢業7天,不顧美國阻撓毅然回國的鄧稼先,為中國的國防核工業嘔心瀝血,年僅52雖因放射性影響身患癌症去世。

想想同道的李政道先生早年毅然回國,從70年代起,李政道教授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和科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為了在中國發展高能物理和建立高能加速 器,後來成為建立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北京譜儀和進行高能物理實驗的骨幹;1982年當我國高能物理事業舉棋不定的關鍵時刻,他幫助我國選擇 了一個既先進又符合國情的BEPC方案,並成為當今世界上在c-τ物理研究能區唯一的高亮度電子對撞機,並做出了重要的物理結果。

想想剛剛過世的陳省身先生,生活儉樸、出錢出力、培養弟子、嘔心瀝血,一心祖國科學事業,真泰山北斗。身為科學家,應當規範言行,樹學人之楷模;從 一些以往的傳記回憶中,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楊在人品上不及李政道,也不及大多數解放初回國的科學家。理由:從年齡上看,李比楊年輕而同時獲獎,可以推 知李更有創造力,而楊此後卻經常糾纏於論文署名的事情,從中國社會傳統可以知道,大概楊年長處於領導地位,而具體的事情大部分由李來完成(很難想象李不幹 什麼事卻去搶年長又干許多事的楊的功勞),奧本海默也調和不了。
那個虎山寨主多管閑事,嫌我罵趙婷了。你終於跳出來了!你標榜小人物,自稱不過問政治,可是一有人罵貪官,你就不高興!我罵趙玉吉,我樂意,礙你蛋疼了?她是你乾媽?還是你干爺爺?狗拿耗子!多管閑事!你沒事做你的窩窩頭,管這麼多幹嘛?

866

主題

1218

帖子

5967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967
沙發
海外逸士 發表於 2015-6-24 03:28 | 只看該作者
真是個卑鄙無恥的小人。應該受到正直之士的共同聲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03

主題

3368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6552
3
 樓主| 法道濟 發表於 2015-6-24 03:30 | 只看該作者
海外逸士 發表於 2015-6-23 14:28
真是個卑鄙無恥的小人。應該受到正直之士的共同聲討。

好像他的諾貝爾也是李政道的功勞,但他用特殊手段迷惑李,算成兩個人的
那個虎山寨主多管閑事,嫌我罵趙婷了。你終於跳出來了!你標榜小人物,自稱不過問政治,可是一有人罵貪官,你就不高興!我罵趙玉吉,我樂意,礙你蛋疼了?她是你乾媽?還是你干爺爺?狗拿耗子!多管閑事!你沒事做你的窩窩頭,管這麼多幹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20: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