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靈] 捨棄欲妄,放下萬緣

[複製鏈接]

720

主題

736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盧台長白話佛法(廣播講座)《二十六》

因為生活在人間,我們必須把佛法用在人間。就像有些現實生活中,如果對現實沒有太多的益處和用處,很多人就不會去學。我們學佛,就是要學怎樣用佛菩薩的智慧來解除人間的煩惱和痛苦。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能夠免除疾病和死亡的苦難。很多人都怕生病,有些人很怕死,但是生病和死亡不是我們怕就能夠解決的問題。如果這些事情,你怕了,就能夠解決,那麼大家都不會對它們產生恐懼感。而唯有防止它,當它來臨的時候,你知道它,理解它,那你才能駕馭它。活在人間,生老病死,誰也逃不脫。一個人生出來就很苦,老了,更苦,想吃的,牙不好,咬不動了;想去玩,腿腳又不好,走不動了;生病時很苦,死亡也是非常令人恐懼的事情,因為他不知道他會往哪兒去。我們學佛,就是要放下萬緣。就是找到了現實生活中解決問題的寶物。

    台長經常跟大家講,想一想吧,要放下萬緣。什麼叫放下萬緣?就是把你所有的善緣和惡緣都要放下來,如果你不放下來,你就不能解決問題。只有當你把這些緣分放下來之後,你才會一心一意地求佛。尤如你的身體長期不好,會引起你心理恐懼和驚慌。所以,我們一定要經常念經、修心,在人間就學著菩薩的樣子,我們才能做得像菩薩。如果你心中沒有佛,你對死亡、對身體疾病就會有很大的恐懼感。不管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好,不管超脫六道輪迴到四聖道也好,實際上都是要一心求佛、念經。我們的念頭只有好好地修心,我們不可以有一絲一毫其它的雜念。猶如我們生病之後,我們希望病好,就不能去工作,就不能傷心憂愁。醫生經常跟病人講,你要好好休息,不要多想,你要好好地療養,先不要去想工作,道理是一樣的。我們想以後修成佛,現在就不要去想太多人間的雜事。我們要放下萬緣。

    實際上,緣分猶如一個個吹起的肥皂泡沫。我們小的時候,看到一個個的氣泡,像圓球,在太陽底下,閃著五顏六色的光,但是眨眼的功夫就可以破滅。當新泡泡出來的時候,舊泡泡就磨滅了。人在上中學時,小學時的記憶、不開心的事情隨之磨滅。當你上大學的時候,小學時、中學時的那些記憶,又像你吹出來的泡沫一樣,一個一個破滅。人實際上就是像在玩泡沫一樣。有一個成語叫「玩世不恭」,就是對世界上的所有事情存在玩一玩的想法,我們不要去玩世不恭,我們要學著珍惜時間,借假修真。正因為我們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會像玩玩一樣地過去,讓你拿不到、得不到,我們更要懂得,在人間要用一種什麼樣的心情、什麼樣的想法來做什麼樣的事情,從而使你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不要浪費。所以我們一定要念頭一致,就是要求菩薩保佑,我們要想到觀世音菩薩,我們要想到佛菩薩會給我們加倍的力量。

    我們在人間就猶如一個脫了線的風箏一樣,隨著天地輪迴,生死輪迴,萬物輪迴。天地在輪迴大家都知道,生死輪迴也知道,什麼叫萬物輪迴呢?大家看看,一個喝水的飲料罐子,被人喝空后扔掉,然後被回收到工廠里,清洗、重新加工成另外一個罐子。汽車也是被壓成廢銅爛鐵之後,再製造成另外一輛汽車。所有的東西都有輪迴,只有一樣東西是不能夠輪迴的,那就是你唯有一心一意地相信菩薩,你就可以脫離六道輪迴。如果你肯放下一切,一心一意地學佛念經,只要你的陽壽未盡,你很多的病痛就會很快好,你的運程都會轉好,這是因為你已經有了菩薩給你的加持力。所以我們一定要放下一切,放下一切就是放下萬緣。

    什麼是放下萬緣?就是把你身邊發生的不好的事情、好的事情、開心的事情、傷心的事情、放不下的事情、讓你感覺到很悲傷、很痛苦、任何在人間對你有影響的事情,你都要把它放下。這就叫放下一切,一心求佛。這樣的話,你的病就會好得快,工作就會好得快。很多聽眾問台長,「放下一切,那麼我們求菩薩還是沒放下?」其實放下一切的目的,就是讓你達到另外一個目的。就像我們現在手中已經拎著很多的雜物了,你到一個商店去買東西,當你把很多東西都拿在手上的時候,你的手是不能夠拿另外的東西的。只有把你手上現有的東西放下來,兩手空空,你這兩隻手才能夠做其它的事情。因為你手上現有的貨物對於人間是暫時性的,開悟后,當你再拿起來的貨物是靈性,是境界,是永生,是永遠得到超生了死的方法。當你放下人間臨時的東西,而拿起非常好的東西,這已經讓你得到了另外一種你所得不到的東西。這個東西實際上就是你永遠的心靈。心靈,那是我們唯一要求的東西。

    聽眾朋友們,我們如果壽終正寢,那就是無病而亡。當一個人真正要走的時候,他不會有很多的痛苦。當一個人陽壽已盡,他不會受到人間的折磨,他不會有痛苦,這才叫超生了死。當一個人知道他要往哪裡去的時候,他才會在心裡得到安詳。當一個人心裡不安詳的時候,這個人就是沒有目標。就像我們做人一樣,當你知道你今後的結局,你在心裡會踏實很多。當你不知道何時、何地、何處會發生何種事情,你就會產生恐懼感。舉個例子,一位醫生告訴你,你得了什麼病時,你心裡會有安慰,你會想到把這個病治好。當一位醫生不告訴你,你得的是什麼病時,這個時候你得到的是一種恐懼,這個時候你會想,你可能得了癌症。所以,大家要知道,我們不要去痴心妄想、靠修心來戰勝人生的恐懼,不要怕死。

    有些人痴心妄想,認為我只要怎樣怎樣,我就不會死了。實際上,你有了怕死的心,你走的時候就得不到往生。我們人活在世界上,我們怕的不是命,而是怕造孽。一個人不停地在世界上造孽,他不怕也會怕,你不造孽就不會怕死。怕死的人,就是想到他過去做過太多不好的事情,造孽太多。當一個人苦不堪言的時候,關在監牢里的時候,他想跳出來,他想只要有一個自在逍遙的家,他想只要有平平安安的生活,我為什麼要去貪、要去搶呢?我為什麼要去害人得到這些錢呢?這是因為他受了苦,他知道苦了,他才想到要有一個平安的生活。而我們人就是像在走路一樣,一個一個台階,當有了一樣東西,會想得到更好的東西。這就是人的本性,這就是人的慾望驅使著自己走向滅亡。

    就像一個人搞投資一樣,賺了一筆錢,他想賺第二筆錢,接著拿賺到的第一筆錢去投資,等到賺了第二筆錢,他也不會收手,而是想著用這賺到手的兩筆錢去做更大的投資。然而,金融風暴讓他徹底破產,這個時候他想到的就是他為什麼要那麼做,他為什麼當時有了這麼大的兩筆財產,還有貪多呢?人的毛病就是慾望,慾望就是毒啊。貪嗔痴,第一個字就是貪,就是你的慾望在作怪。當一個人有慾望的時候,他就永遠脫離不了苦,他的苦難就是他的慾望所造成的。因為一個人的慾望越多,他的苦難就越多;慾望越大,他的苦難就越深。慾望就是造成他招致災難的根源。所以大家要明白,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要知足常樂。我們要想到菩薩已經給了我們這麼多了,我們為什麼還要這個,還要那個呢?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要超凡入聖。聖人就是肯吃虧,聖人就是知足常樂。

    什麼是聖人?用簡單的白話講,聖人就是不斤斤計較的人,聖人就是能夠承受壓力的人,聖人就是能夠承受宿世惡業報怨的人。一個人只要想成為聖人的話,他前世所造的業來找他,他能夠承受這個苦。大家知道,很多偉大的母親,她們就是人間的聖人。在戰爭災難時期,為了把自己的孩子養好,她們承受了無盡的苦難。在有人為災難的時候,她們承受著人所不能承受的壓力,含辛茹苦地把自己的孩子養大。在晚年有病痛的時候,她們忘我地繼續照顧家庭,這些人就是人間的聖人。從佛法上講,一個人能夠承受別人的謾罵、誹謗,就是一種修為啊,這個人就是一個聖人。我們在人間有哪一個人不被人家罵?有哪一個人不被人家講?有哪一個人會沒有煩惱?世劫藏著快樂啊。劫數多,想開了,越過一個劫,越過這個劫數,你就得到了快樂。這就是中國人說的幾句話,劫後餘生,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所以我們要能夠吃苦。台長經常跟大家講,吃苦就是在還債,吃苦就是在消孽障。台長希望大家在人間好自為之,好好修行,珍惜生命。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

**目前,全世界超過七百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4: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